“填坑”人生

来源: 老寿星 2019-01-24 07:31:0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7190 bytes)

前几天广西出差,除了日常参会,更多的乐趣就是吃吃喝喝。每到一处地方,最能了解当地风土人情的,就是食物。吃什么,怎么做,多大的餐具端上来,吃喝时候切小块还是大口嚼......于细微末节处体会那些与日常环境的不同。

这次外出参会和报道,带了一个今年新来的小编辑,90年生人,小姑娘,7月份刚刚硕士毕业。越来越多的90后开始进入职场,比如我们编辑部,80后都算是“长辈”一级的了。和他们在一起的好处在于,你能老得慢一些,因为每天都会接触大量新鲜事物,包括他们的爱豆。

但工作则是另外一回事了,毕竟有些时候,经验的支撑还是挺重要。不过小姑娘很给力,会场临时安排采访一位东盟某组织的主席,是个老外。我在自己去还是让姑娘去之间犹豫了一下,询问了姑娘英语口语是否还行之后,她很痛快地应承下来。其实她答应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有些打鼓,毕竟是第一次带她出来开会。但后来,采访很顺利,她的表现着实让我刮目相看了一把。

有一点点这个年龄没有的沉着、轻松。禁不住问她,在面对这些工作时候,是什么感觉?她说,姐,我刚到这个单位,和大家一样,肯定都希望表现的好一点儿,能被大家认可。

广西起飞,飞机飞稳后拍的。那天的云层很厚,很梦幻。

上次到广西是7、8年前的事情,没有记错的话,是5月份。那时候还是一个傻乎乎的实习生,没见过世面、胆子小,是我对当时的自己所做的客观评价。以前家里条件不好,自己又懒又宅,几乎没出过什么远门。所以当部门leader问我可不可以和他们一起到桂林开会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又惊又怕的。

约好了机场见面的地点,第一次坐飞机的我提前到了一个多小时,先在机场内徘徊了一番,避免上飞机后太过丢人。带我开会的姐姐后来在飞机上一直照顾我,她给面包抹好黄油递到我手里的情景,到现在都还能记得。是啊,有什么比雪中送炭更让人记忆深刻的呢,那些帮你轻轻掩饰掉尴尬的人,那些不遗余力帮你渡过难关的人,不管今后你是发达还是落魄,请永远感恩。

几年之后,保持着下半年一月一飞的我,已然习惯了这样的节奏。去年底带一个实习生去云南昭通做地震一周年专刊的采访时,实习生也是那样青涩,行李里面带了一大瓶洗面奶,安检时被查出来,暂存在一边。我也像实习时带过我的姐姐那样,帮他存洗面奶,叮嘱他留好存放收据,用一种“这很平常”的态度,化解掉他心里那一点点尴尬。

前几天妹妹问我,因为工作关系要被调到一个新部门,有些忐忑,怕做不好别人会笑话,怎么办?我回忆了一下自己的过往,年轻的时候总是把自己看得太重要,总觉得哪怕喝口水、走段路都会有人盯着,工作上更是不敢大意,一个小失误会让自己难过好几天。而现在,就像闺蜜说的,我都这把年纪了,我的工作习惯、价值观已经改不掉了,我只能尽力,但不可能为了某个人再重塑自己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坎坎坷坷这几年,也终于明白,每个人都自顾不暇,除非你得罪到他,否则,真没人盯着你看。

快到北京已是傍晚,后来看朋友圈,有朋友说北京当天的晚霞很美。我从飞机上看出去,云如烟。

可我还是怀念那青涩的感觉,比现在的枯燥要来的真实、有血有肉。其实前几天,我一直把这篇文章计划为一篇励志鸡汤,比如说,我已经不青涩了,你早晚也会不青涩的。但还没下笔,偏偏又经历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让我知道,人永远成为不了自己想要的完美模样,人生大概就是一个不断填坑、走路、跌倒、再填坑的过程。

就像现在,虽然习惯了出差,但并没有学会如何很好滴平衡家庭——尤其是孩子——和工作的关系。去年5、6月份集中出差,平均每次10天,回来以后,肉圆儿君晚上睡觉只要奶奶或者姥姥,不再找我,只是白天还很粘我。而这趟差回来之后,长大一些的肉圆儿君,竟然有了一丝丝生疏的不好意思和我说话的感觉。我很想哭。

这也是职场妈妈的无奈,不管是为了事业、为了梦想,还是最最基本的生活费,这就是一条无法回头的舍弃之路。

但是,还好,无青涩,不成长,总有修复的办法,也总有勇气去面对明天,就像工作很忙,回到家,肉圆儿君叫一声“妈妈”,觉得都值了。尽力为他争取更好的生活、更好的物质、更好的教育,何尝不是一种付出与满足。

夜幕下的北京,真心觉得好大好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