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与子

来源: 拂弦听雨 2019-01-05 17:06:28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6217 bytes)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关于教育儿子的心得,心得谈不上,我认为每个好妈妈都有自己的育儿体会。间断地写了些关于儿子的点滴,愿与做父母的朋友们互相交流。

1)潜移默化的熏陶与言传身教的影响

周末,和儿子一块去BARNES& NOBLES看书。看累了,我们坐在书店的咖啡区一起喝下午茶。儿子要了一小块蛋糕和一杯果汁,我点了一杯CUPPICNIO和一个PIZZA。三月的阳光跳跃在玻璃窗外是那样的明媚亮丽,让我的心情安宁而美好。回美已经五个多月了,有点想念中国。渴望这个季节能够置身江南水乡或是坐在南国某一处宁静的亭台楼榭,品一盏茶香,观一只青莲,感受一段云淡风轻的日子。正当我思绪飘飘的时候,“咣当!”一声,儿子碰翻了我的咖啡,瞬间,盘子里,桌面上,地板上,一片狼藉,,还险些把咖啡溅到了前面座位一个女人的衣服上。儿子惹了祸,不知所措怯怯的看了我一眼,急忙用纸巾胡乱擦着,结果越擦越乱。我深吸了口气,平静地对儿子说,“你别动,我来收拾。”几分钟后,我把一切整理妥当回到座位上,见到儿子仍怯怯的一动不动。我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没关系,你又不是故意的,还想喝什么,妈妈帮你点。”他如释重负出了口气放松下来。
很多朋友说我的脾气太好,太宠孩子。我并不觉得我对孩子有多溺爱。回中国的时候经常遇到很多家长在公园或小区公寓等公共场所对孩子的怒斥,“你看你怎么不小心,又摔了,摔疼没?”本来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结果却把那句最关切的话放在了最后面,让孩子理解为妈妈骂我笨,走路都走不好,以至于下次即使摔疼摔伤了都不敢跟父母说。我记得我也曾对儿子提高过音量。好像是儿子两三岁时候的事,一天,他用小手把我刚买给姐姐的眼影膏全部抠出来抹到地板上衣服上到处都是,我看到当时大声“哎呀 ”了一声,然后一下从他手里夺了过来。儿子伸着满是蓝紫色的小手儿,无辜委屈地看着我。可能是我的动作太快,象是从他手里抢过来一样,儿子吓的要哭,我一下子就后悔了。他哪懂得那是什么。没把东西放好,这不是孩子的错。后来还有过几次孩子不小心打碎东西等事情,我都没有一点责怪他,我在心里给自己和儿子制定了一条规定,只要他不是故意犯的错误,我都不会去怪他。但如果是故意犯错,无论轻重是一定要批评他的。比如欺负比他小的孩子,没有和客人打招呼等等。

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发育非常关键。我经常想,为什么中国到现在还有随地吐痰的现象,怎样才能彻底杜绝呢。我看到的是一代人对一代人的影响。如果一个母亲从孩子很小就告诉他不能说脏话,不能随地吐痰,并且自己在孩子的面前举止礼仪做出典范,我想没有一个小宝宝从娘胎里生出来就有随地吐痰和说脏话的倾向的。如果从小的家教让他礼貌得体,长大他自然就是懂得礼仪的人,将来他对自己的孩子也会一样的言传身教。有本书叫“发现母亲”,内容主要写一个母亲对于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及重要性。父母本身诚实守信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能做到,孩子将来才能成为一个守信的人。如果我们自身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孝顺尊敬,孩子也会尊敬我们。没有什么比言传身教更好的教育。

2)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儿子很聪明,学习上,我基本上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在中国时,他学了乒乓,围棋,都是出于自己的爱好和喜欢。他更喜欢画画,但我送他去美术课,他只去了十几天就不想去了。理由是一节课时间太长,他感到累。那时他刚四岁,连续坐一个多小时的确对那么小的孩子是很累的约束。我也不勉强他。不会因为教了学费而强迫他多上几堂课。正是顺着他的天性,他反而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学画的兴趣,每天自己在家画。在中国时,我家客厅里不是木地板,是地面砖。他用彩笔在地上画,客厅里的地面每天让他涂得满满的。他画的海底世界,恐龙等越来越好。我觉得这远比强迫他去学习美术课要好的多。兴趣是最关键的。等他再大一些了,如果仍喜欢画画,再去选择一些适合他的课程去学。但如果兴趣被抹杀了,那是很可怕的。我记得陪他去北京参加一个大型晚会的排练时,一个导演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是“解放天性”。年轻的导演把孩子两两分组,面对面站着,一个做动作,另一个象一面镜子一样模仿第一个小朋友做的各种动作,孩子们做的都非常投入,动作也越来越滑稽丰富。玩的也非常开心,比让他们排练节目做各种舞台动作时积极多了。 因为导演激发出了他们发自于心的模仿兴趣,和表演动作的强烈欲望。无疑,这个导演的那堂课是非常成功的,也正因为他,儿子才愿意参加了那个晚会的排练。

3)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天性

儿子四岁半的时候参加了一个声乐比赛,一首中英文的《粉刷匠》获得了全市少儿声乐组的第一名。之后选送去了北京参加全国的比赛,又得了一等奖,上了央视的晚会节目。当时他稚嫩的童声,和可爱的穿着,一个小背带牛仔裤,红格子衬衫,一顶歪戴着的牛仔帽,一手拿着装有刷子的小水桶,一手拿着麦克,在台上边唱边跳的情景,被几位评委和导演看中,之后想选送他参加某部影片的拍摄。在全家为他开心骄傲的时候,他却在试镜时怎么也不演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们都是骗人的。因为一个大型晚会里有他四个节目,其中有一个是红星闪闪的歌曲,设计的场景是四个小朋友穿着红军装扛着枪随着乐曲边唱边走上舞台,当时导演排练,我儿子问,真的给枪吗?导演笑了笑,“肯定给你们发,但是是玩具枪。”儿子听了也开心极了。为此他一直盼到最后一天彩排发服装,道具。但是,那天唯独他们节目的道具枪没到位,临时改成扛着小拳头出场的。儿子盼了很多天,没盼到枪非常失望。演出结束后任凭导演在走廊怎么哄他,让他参加某部影片的试镜,说试镜完带你去外面钓鱼,儿子再不信了。就这样,我们放弃了一部电影的参演。从北京回到家,儿子说,妈妈你喜欢看我,为啥一定要在电视里看呢,我不就在你跟前吗?我笑笑接受了儿子自己的决定。尽管他才四岁,但是在我的家里,他的“青春”他做主。
在中国有一小部分“早熟”的孩子在舞台上以小大人儿的姿态成功的表演背后,我看到家长们用严厉,强迫,哄骗的方式把孩子推向各种才艺展示的舞台,在他们以孩子的小有名气而沾沾自喜和骄傲时,我却为那些被逼迫的孩子们感到难过和叹惋。家长的希望,长大后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名演员,歌唱家,医生等等,给孩子过早的扣上一个大人们认为优秀的角色,如果不适合孩子本身的性情和爱好,对长大后的孩子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影响的,我是这么认为的。

4)学习的方法与效率学习
我的几个好朋友的家长经常说,他们的孩子做功课磨磨蹭蹭,两个小时才写完。我说我儿子只要十分钟。她们就问我怎么做到的,我说你的孩子到家多久写作业?她说回家我让他先写,写完再玩。我说这就难怪了。不同年龄的孩子不同对待。这么小的孩子尤其男孩,正是好动好玩的年龄,他们刚从学校回来,上了一天的课,回到家,他肯定是做不进去作业的,所以才磨蹭。与其这样,你不如先让他玩。我家孩子到家经常是洗完手先吃水果,然后他自己玩玩具或是想看电视或玩IPAD游戏随他,但如果玩电脑游戏,我会限制他时间,为了保护他的眼睛,每次十五分钟,他有时玩的正尽兴,时间到了,我就允许他把这一关结束,他会很感激。有时家长要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英文里叫移情或换位思考,如果换做大人正看一部电视剧的关键时刻,这集结束了,我们的心情也会很郁闷,孩子更是一样的。我让他多玩三两分钟,把这一局打完,他觉得妈妈讲道理,那么你再让他写作业,他也会乖乖听话。事实上,我心理的底线就是让他玩二十分钟一次,一天可以玩两次。但我会以15分钟来做明确限制,另5分钟是弹性的,这样他会很乖很配合。作业只要写完就可以去玩。所以他写作业从不磨蹭,他知道他的玩具们在等着他。当然,我也会每天让他学些汉字和数学,都是一样的方式。比如每天十个字,十道题,学完就可以玩。所以,该做题的时候他都很快的做完,大部分时间就都去玩了。

记得我在出国留学前在新东方强化英语,校长俞敏洪曾让我们背一本GRE单词书。并告诉我们一个方法,假如一天背50个单词,那么这50个单词必须在第二天至第9天每天复习一遍,才能在第10天完全成为你永远记住的单词。也就是每天新学的单词必须重复九天的记忆。 我亲自试过,也正是因为用这种方式在半年多背下了一整本单词书才考了TOEFL的高分出国留学的。
现在,我每天用同样的方法在家教儿子学习汉字。 我从中国带了些卡片和两套不错的DVD教材。 当然,这也要结合孩子的兴趣。每天千篇一律的让他认字认字,用不了一个星期他就会腻歪了。保持兴趣才是主动学习的关键。
我经常变换学汉字的方式。多数情况下,是在游戏中帮他学习和复习了这些汉字。比如,他喜欢植物大战僵尸的游戏。 他有一本所有僵尸和植物的书。所有植物的图片和名字。我会挡住图片,让他猜汉字。或是把各种植物名字写在纸条上藏在不同的地方让他找,等他找到了,让他猜写的是什么,还要做出各种动作和声音来模仿这株植物。  再或者,我故意把大嘴花,写成大嘴巴,让他去读。他看一眼会把它当作大嘴花来模仿,但我说那不是大嘴花,然后告诉他那个字念什么。自己再模仿个大嘴巴的滑稽表情,他会一起和我笑翻到沙发里,就这样,玩着玩着他就记住了很多字了。 如果你对一个刚六岁的小孩说,“过来,该学习了” 然后把各种学科,英语,汉字,数学的功课强加给他,那么就等于把孩子推的远离了知识。他早晚有一天会恨透了学习。

5)夸奖是最好的鼓励

我从孩子出生开始起就每天都夸奖他。家里的舅妈大姨每个人都夸他聪明。他真的比别的小孩子聪明很多吗?如果是,聪明也是夸出来的。 现在的小孩子都聪明。我在纽约经常参加儿子班级举行的各种PARTY. 老师只有在某些小孩子故意调皮,不听话的时候,才表情严肃起来。做手工的时候,无论小朋友们做成什么样子,老师都故意夸张的表情,“哇!好漂亮!”小孩子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非常开心,会高高兴兴的做完。
我每天都夸儿子,你真棒,你真聪明。 不是对他的宠溺,而是对他的鼓励和认可。 当他第一次把一本十多页的小故事用英文读给我听的时候,我故意夸张了惊奇的表情,问他什么时候偷偷把英语学的这么棒,从此,他每天放学,夹子里有了新发的英语诗歌,他都立刻读给我听,然后期待我夸张的表情,来满足他内心的一份喜悦和得意。而我每天问他在学校中午吃了什么的时候,他一周后就不愿意讲给我了,也正是因为我在最开始听了后没什么大的反应所致。夸奖能给孩子带来巨大的能量。


6)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记得读过一篇文章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作者呼吁呵护孩子的童年童趣,不要让家长过早的拔苗助长害了孩子。我觉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一个人的童年在他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即使人到中年的我做梦时大部分都是回到童年时代,因为我的父母给了我一个非常快乐幸福的童年,这对我的一生影响都很大。让我懂得珍惜亲情,懂得感恩。现在的孩子,不再能像我们小时候那样亲近大自然,在泥土与田野的清新里,在蛙鸣与虫草间奔跑嬉戏留下一片笑声。图书馆,博物馆,科学宫之外,我们应该让孩子多些在阳光下奔跑追逐的时光。高楼大厦,互不往来的隔绝环境,更应该尽量的多给孩子一些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公园等自然场合一起玩耍的时间。作为父母,不要让自己的一颗要强心夺取孩子的天真和快乐,把孩子过早的推向各种补习班,剥夺孩子玩的乐趣等于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

7)让孩子看到你对父母的孝顺

美国的很多教育方式虽然很可取,孩子的性情也很独立,但唯有一点是我不太认同的,就是如何对待年老的长辈。尽管美国老人有来自政府的一定的退休经济保障,但和来自儿女的关怀和赡养是不同的。弟子规开头便是“圣人训,守孝悌”。孝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觉得也是做人应该有的品质与责任。在国内时,我每周都会开车给父母买很多菜,每次也都带着儿子,尽管很不方便带着孩子去菜市场,但我希望他能看到我对我的父母所做的事情,他也会耳濡目染的懂得感恩。当他玩IPAD建一个大房子的时候,我总是鼓励他,“你盖的房子好漂亮,是给妈妈住的吗?”他高兴的说是的。我就开心的对他说,“哇,你比我做的还好,我给我妈妈买的房子都没有你建的房子这么多鲜花,妈妈最喜欢鲜花了。你对妈妈真好。”受到鼓励的他会很有成就感。《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里写道刘亦婷小的时候,家里尽管经济条件不是很好,只有一只苹果,她的妈妈也狠狠心故意把苹果分成两半,让她懂得与家人一起分享,懂得对父母的孝顺。

想写的还很多,概括地讲,我认为爱孩子,就要给孩子一个广阔的空间让他(她)自由地成长。现在不少家庭夫妻之间因种种原因,观点和感情不和,与其冷战或彼此恶言相向吵闹不休而为了孩子依然维护一个貌合神离的家庭其实对孩子弱小而敏感的心理不见得好多少,如果夫妻间实在无法调节协和,与其从小让孩子看到大人之间彼此的冷漠和薄情倒不如分开,至少让孩子感觉到人生还是有快乐幸福温暖关爱可以追求,前提是分开双方对孩子的爱不减。单亲的无奈也好,双亲的庆幸也好,作为家长的我们爱孩子,请蹲下来,用与孩子保持齐平的视线看风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以孩子般的童心看世界,你会发现你懂他们更多。他们也会爱你更多。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