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书(小说)19

来源: 尘凡无忧 2017-11-02 06:14: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381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尘凡无忧 ] 在 2017-11-02 06:31:55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19,

 

我没有想到,女友在那次长谈后不久就提出分手。理由荒谬至极:她的父母不接受一个来自非正常家庭的女婿。

我们是再正常不过的家庭。我反驳。我不介意结束这段感情,虽然从中抽离出来必然会经过痛苦的煎熬。我只是不能接受这个理由。

也许年少时候,在对父亲的怨气达到鼎盛的时候我会觉得父亲像个怪物,觉得我的家庭像个怪胎,后来当我因为职业关系看过越来越多家庭的真相之后,才知道我的家庭不过是千千万万普通人家中的一个,而因为母亲的存在,我的家庭几乎是幸福的。

情绪是会遗传的。自杀也是。这是女友最后的话。听起来像一句诅咒。

那是我生命里另一段极度黑暗的时光。一向可以作为我的精神支柱的母亲失踪,父亲失智,我自己的前途渺茫…..而内心里对我仅仅是母亲的责任这种真相也难以接受。我寻不到活着的意义和方向。

也是那段时间,我写下了有生之年第二封遗书。不过这封遗书很快被我撕掉了。

因为理智回归的时候,我发现,我根本死不起。

你是长子。长兄如父。有一天爸爸妈妈不在了,你要照顾好弟弟们。母亲的话回荡在我荒漠的心田。

我的确死不起。

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需要安置好失智的父亲,需要帮助两个弟弟解决他们生活和学习的问题,我还想继续等待母亲出现,我想问一问她,我是不是真的只是她承担多年的一个负担。

应当说,关于母亲对我们的情感究竟是出于爱还是责任,这个问题困扰了我很久,它极大地动摇了我对爱的惯常认知。

生活就那样在责任发出的提醒中日复一日继续下去。

直到有一天我遇到一个病人,一个十四岁自杀未遂的少年。面对着他因为年少无知而采取的轻率的生活态度,我想起了十四岁那年的自己。

那时,我还是一个懵懂少年的时候,上帝对我多么恩慈。除去父亲偶尔的发脾气。没错,父亲只是偶尔发脾气。但是在回忆里,不快乐的时刻总是容易被无限放大,像一滴墨汁滴入一盆清水中那样氤氲着洇开,仿佛那是一盆墨汁。而事实是,那是一盆清水。

以如今的眼光看,那时我的生活多么轻松愉快:我有爱我的母亲,有健康的父亲,有一个为我遮风挡雨的温暖的家…..

那时,我怎么竟然会为了父亲偶尔的坏脾气就想自杀呢。真正的生活严酷的绝境远未到来。大概那就是母亲口中常说的,少年不识愁滋味。

正是如同看到了自己,我以前所未有的耐心和热情对待那个十四岁的少年。像母亲当年那样拉开我和他之间的对话:你知道吗?我在十四岁的时候,也想过自杀……

像一面治愈的镜子,在诊治那个少年的过程中,我也给自己彻底诊治了一遍。

我确信了一点,那就是,母亲是爱我的,母亲是爱我们的,她爱我们超过她自己的生命。为了给我们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她用难以想象的意志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接纳了命运给她的一切不公。

即便或许,母亲同时是一个患有隐形抑郁症的病人,是爱,是源自内心的爱支撑着她那些年踽踽独行的灵魂,而不仅仅是责任。

这是一个让我痛哭流涕的领悟。

所有跟帖: 

这集写的已经积极正面了,继续努力! -WXCTEATIME- 给 WXCTEATIME 发送悄悄话 WXCTEATIME 的博客首页 (534 bytes) () 11/02/2017 postreply 07:29:37

谢谢小茶鼓励。你的感觉是对的,这篇结尾会揭示,他的情绪其实并未完全平静。。。不过你说的有道理,有些词的使用还是需要控制,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80 bytes) () 11/02/2017 postreply 07:36:12

希望你还是按照自己的初衷写。不要为正面而正面。这篇的转折大了些 -GoGym- 给 GoGym 发送悄悄话 (614 bytes) () 11/02/2017 postreply 08:19:42

谢谢你。老实说,我写文字不是为了取悦谁,所以我自认不是一个容易被左右的作者。:)这一章节是早就设计好了的。。。 -尘凡无忧- 给 尘凡无忧 发送悄悄话 尘凡无忧 的博客首页 (670 bytes) () 11/02/2017 postreply 09:03:51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