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鹞鹰》(30)救助

来源: 伽马波 2017-05-11 08:55:1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026 bytes)

第三十章:救助

徐峰的担心是多余的,有惊无险而已。第二天上午,肖雅和梁娇嫣一起离开肖雅的家,准时八点到达肖雅和梁娇嫣第一次见面的那个餐馆一起吃早餐。她们两个人快快乐乐的聊到十点,梁娇嫣说还有事需要处理,就告别离开了。

接下来,徐峰他们回到俄亥俄州,有一段平平静静的日子。

马上就是2009年中国新年——春节。感恩节和圣诞节就是美国人的春节,那时候,美国家庭一个个的准备着购买礼物,和家人团圆。不过,在美国人们似乎没有中国春节那么充足的长达好几个星期的相聚时光。一个在十一月底,一个在十二月底,双节日配合,倒是对分散交通的拥挤有点帮助。

黑色星期五是感恩节之后的那个星期五,是一年中商家给予最慷慨折价的日子。而且,多数大的商家,特别是那些大的连锁店,都会提供几件超级特价商品,也就是折价特别大的商品,来吸引那些很早就去抢购的顾客。

十多年之前,徐峰记得,有一次他陪着老婆,早上五点多就起床去赶早场,出门时路上还黑咕隆冬的,结果,也没有发现有什么特别好的收获。超级特价销售的物品,很多时候并不是自己所想要的,而且,这样的商品一家店通常还只有几件,很多人更早就在那里等待。有了那次“得不偿失”的经验之后,他们对这样的超级特价也就再也没有产生过兴趣。最重要的,他自然也明白:在经济条件变好之后,很少还会有人费那么大劲去捡那么小的便宜的。徐峰琢磨出来的结论是:基于这样的吊胃口,很难诱惑来有良好购买力的消费者。

2009年的中国春节,整个世界都过的灰暗压抑,除了中国国内的实权人物和与这些人物有关系的商人。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似乎是开始停止运转。在美国,无数的家庭已经开始含泪搬出自己喜爱的住房,有些人还因此不得不露宿街头。他们家里挣钱买面包的人,不少已经丢失工作好几个月,而新的工作机会却渺茫。对于不少曾经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来说,未来一片黑暗!

徐峰斜对面的邻居就是一个例子。他们在三年前开始搬来。随后,一直以来看到的,多数时候只是女主人劳拉带着两个孩子上学、放学。家里的男主人好像一天到晚都在忙着工作养家。大概是从去年年中开始,劳拉也开始找了个临时工工作,感觉上似乎是其家庭经济压力变大。到了年底,劳拉卖掉了房子,她说是离婚了,决定搬到临近的一个市里买了一栋价值一半的房子,还很自豪的一次性付清。资金来源当然是离婚之后的财产分割属于自己的部分,离婚补偿。

在美国,在金融危机之后,更多的家庭妇女走进了劳工市场搞自力更生。妇女的就业参与率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统计数据表明,2012年时美国25岁到64岁的成年妇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比例是1970年时的三倍。美国就业妇女相对男性的收入,也已经从1979年时的62%上升到81%。到2012年时,家里孩子小于三岁的母亲的就业参与率为60.7%,六岁以下的为64.7%, 六到十七岁的为76%。

在这之后,劳拉带着孩子,住在一栋没有房贷的房子里(国内称的别墅),找了一份临时工,同时每月还有一笔来自前老公的养孩子的补偿金,日子依然过的不错。只是,这个被离婚的男人就此会有什么?在美国,很多男人就是因为类似的变故,被折腾的精疲力竭,甚至是流落街头。这和国内现在不少人所看到和所抱怨的“为什么离婚之后穷的都是女人”的现实,很不同。

徐峰不用担心这些,他是美国政府的雇员,美国经济再差,美国政府还是照样可以大笔的向中国借钱来让他们这些人享受生活。至于由此可能带来的后果,到底对于中国和美国意味着什么,似乎两个国家的领导者都没有兴趣去深思。严格来说,是美国佬在享受来自中国人的福利,而暗自高兴。

这是梁娇嫣第一次在美国过春节,徐峰原本还合计,带着她去购物和逍遥,怎么样才能让这个春节过的有特色。而且,金融危机的到来,很多商店都面临不得不关门的结局,于是就有大量的杀价物品可买,顾客就此也可以享受真正的物美价廉。金融危机对于有钱人,日子会过的更为惬意。而对于没有收入和存款的人,则会过的很苦。

可是,那天早上睁开眼的结果,却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离春节也就几天的时间,一天早上,徐峰睁开眼,打算和梁娇嫣商量未来几天的时光消遣。他看见,她正站在窗前,似乎是在凝视着白雪皑皑的窗外发呆。

“这么早就起来了。还在想劳拉的事?”徐峰问。昨天,他还和她谈论过劳拉的故事。劳拉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上高中,儿子上初中。如果在国内,这样的状况,多数人家会选择将就过下去,等到孩子上大学再说。可是,在这里人们对于孩子是不是上大学,要不要因为为了孩子上大学而牺牲自己的生活,好像都不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国内看到的孩子上大学时大量父母离婚的状况,在美国是看不到的。徐峰觉得,心地善良最近又有点多愁善感的她,估计是因为劳拉的处境在那里发呆和思考。最近,徐峰和梁娇嫣在住的附近,看到的卖房子的牌子明显多了很多,并且很多房子的要价都低于几年前的市场价不少,即使如此,能够卖出的好像也为数寥寥。很多人已经成为“负翁”。

梁娇嫣没有回答徐峰的问话。徐峰起床,走到她的背后轻轻的抱着她。他伸出去的手感觉湿润,意识到她在哭,泪水已经打湿了衣裳。他将她的身子转动到面对自己,见到的,似乎是已经被泪水打湿一个晚上的眼睛,看到的是红肿。

“怎么哪?哪里不舒服?”徐峰有点慌神,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哇”,她压抑许久的眼泪终于快畅地流了出来,随后是一阵嚎啕大哭,哭的是那么的伤心和无助。并且用双手轻轻的拍打着正抱着自己的徐峰,似乎是想将胸中的压抑打出来。

徐峰从来没有见识过这种架势:似乎世界末日已经到来!

他紧紧的抱着她。她依偎在他怀里,将头靠在他的肩膀上,继续她那刻骨铭心的哭泣。就这样没完没了的哭了十几分钟。他知道,这种时候语言的安慰是非常的苍白无力。他觉得,还是让她好好的哭个够再说。

哭着哭着,徐峰可以感觉到她的身体在颤抖、痉挛。他感觉不对劲。梁娇嫣脸色开始变的苍白,哭声慢慢的变弱,昏迷过去。“不好”,徐峰心里一惊。马上将她抱到床上躺起来,她的呼吸已经越来越急促,微弱。他随即拿起手机打了911。

头天晚上下了一晚上的雪,外面车道路面的积雪估计有一尺多深,草地上几天下来则累积了一米多深。铲雪车还没有出动,外面除了野鹿留下的看不见底的脚印,似乎什么活物活动的痕迹都没有。刺骨的寒风还在呼呼的发着怪叫声拍打着窗户上的玻璃。窗户玻璃是用双层再在中间充上惰性气体随后密封制作的,保温性能不错。室内的温度被调到开氏七十多度,感觉就像在夏天。在这样的路面条件下,徐峰的越野车根本就开不去出。如果不扫雪连出车库门都难,路上即使步行都会是步履维艰。

才几分钟时间过去,庞大的救火车就鸣叫着开来,停在屋外。他们进屋之后先是进行必须的急救,随后徐峰就陪着他们将梁娇嫣抬上车一起去了医院。做完所有这些,前后也就是十多分钟。事后医生说,幸亏及时,如果再晚那么几十分钟,她很可能就有性命之忧。

梁娇嫣很快就醒过来,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救救孩子”!

徐峰听的莫名其妙。医生说,梁娇嫣的病是由她的胃病引起的,最好是尽可能快的做手术治疗。病因,还是长期疲劳和历史上长期的营养不良,外加可能的心理负担太重带来的压抑。除了手术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慢慢的调养,保持良好的心情。说话的是曾经毕业于国内最好的那所军医大学的华裔医生,出国前曾经在一所重要的部队医院做主治医师,做过无数的手术治疗,不仅临床经验丰富,而且,对于中国人的病因有独特的理解。所以,他给出的建议之中,加了很多中医医生特有的词汇。

正在合计做手术的徐峰,被梁娇嫣关于救孩子的请求给弄糊涂。

躺在病床上的梁娇嫣,有气无力,却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在告诉徐峰:她在中国有个五岁多的小女孩,孩子在中国病的厉害,孩子心脏有点先天性的问题需要动大手术。孩子一直由她的爷爷奶奶带着,可是,面对这么大和突然的事,爷爷奶奶不知该怎么办。孩子现在正在医院,她是昨天晚上才获知的消息。

“你的?孩子?为什么不早告诉我?”听完梁娇嫣有点语无伦次的话,徐峰带有惊奇的口吻中有点埋怨。“那你的手术?要不我去国内看孩子?”徐峰意识到自己的埋怨有点不妥,接着说。

“现在最紧要的是孩子的手术!她会不会死呀?我死不死的无所谓。” 梁娇嫣此时已经被急糊涂。很可能这就是多数人的弱点,在最应清醒和理智时反倒失去了理智的判断。对于她,自己首先是母亲,孩子的生命更重要。

“别死不死的,没有那么严重。由我来处理,告诉我医院的地址和联络方式,我来托人想办法。办法总会有的。”徐峰倒是语气沉着,信心满满,无形之中给了梁娇嫣巨大的精神上的安慰。她一直担心,一个带着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的女人,自己还会时不时生病的躯体,在国内面对徐峰这样档次的男人时,结果可想而知。她不想失去徐峰,也不想失去孩子。

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徐峰的埋怨只是在她不该拖了这么久才说。如果早说,他会很早就想办法将孩子弄到美国来,这里的条件会好很多,也便于她照看。孩子这么小,就得离开母亲和自己的爷爷奶奶生活,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事。可是,站在梁娇嫣的角度看,为了一份尊严和可能的好日子,她实际上没有太多的选择!

想到这里,徐峰感觉到自己心里一酸,眼泪快涌到眼眶,冒出来。但是他还是忍住了:他知道,在今天的中国,梁娇嫣这样的状况并不少见!

梁娇嫣很快也安静了下来,先理了理自己的思路,想想该先干什么。他们一起合计、计划好之后,她先行和国内自己的爷爷奶奶联系,告诉对方自己的计划和需要他们什么样的配合。同时徐峰和医院取得联系,打听到底是怎么回事。

“电话里很多事情也说不清,你们得亲自到医院来”。徐峰将电话打到对方的医院,医院具体负责的医生这样回答他。医生的言下之意徐峰听的明明白白:无非是索贿,先给钱再谈别的。哪怕是人在手术台上,没有钱你就看着人死吧!

面对这样的中国国情,中国医院特有的潜规则,他无语。看着梁娇嫣眼里无助的眼神,他觉得自己必须坚强也必须拿出办法,不能让梁娇嫣觉得无助、无靠。他想了想,很快就振作起来并有了注意:“找宋剑雄!这家伙有关系,通天。”他当然知道,在今天的中国,任何人通天的不是关系,而是关系打点时那厚厚的一沓沓钞票。在美国生活的时间久了,徐峰早已经习惯凡事自己处理不求人,但是,一遇到中国国内的事情,他就不得不走关系。他很快拨通了宋剑雄的电话。这时也只有他可以帮得上忙。

“老兄,这次可真的得麻烦你,救命的事。”徐峰口吻中的急切,对方很快就听出来,这时的徐峰已经没有在梁娇嫣面前表现出的那种镇静。他也开始担心起孩子的性命来。再者,和宋剑雄他也没必要拐弯抹角和伪装镇静。

“别急,我来搞掂!想不到你也有沉不住气的时候。”宋剑雄在任何时候都很冷静和沉着,即使是天塌下来。在这点上他比徐峰厉害。他的逻辑很简单:事情都是做出来不是急出来的。越是急的时候,你越是需要冷静和智慧。

“你现在在哪?”徐峰问。

“你不用担心我在哪。将有关的信息发过来,只要是人力能做的,我保证为你做到。如果可能的话,我会将孩子接到北京,那里的条件会好很多。你就放心吧。几天后再见。孩子不会有事。从现在开始我就当是自己的孩子来处理。”

 “能够找个安全的地方安顿孩子自然是最好。现在是梁娇嫣的爷爷奶奶在照看,他们的身体也不好,力不从心。先谢谢了。”“不用客气。就这样,我马上处理,随时会告知进展。顺便说一句,这样的事情你为什么不早点安排。你不是一直未雨绸缪很到位的吗?她的父母亲呢?”“一言难尽,很多事情···,再说吧。”徐峰欲言又止。

说这话的时候,宋剑雄正在欧洲处理公司事务。他将所有的日程做了调整,立即飞回北京,专程处理孩子这件事。

至于娇嫣自己的手术,则只好等她回来之后了。短期内,她的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只是因为她太着急,心急上火外加还有慢性病。第二天就出院回家了。

不到四十八个小时,剑雄那边就传来好消息:孩子有先天性的心脏问题,这个年龄刚好做手术,也不是很大的毛病。他让对方的医院先稳定病情,随后将孩子接来北京。现在孩子已经在北京的301医院,她有了最好的医生和医护条件。

为了安全和快捷,他托人动用了军方的直升机,确保万无一失!

至此,梁娇嫣才放下心。为了安全起见,也考虑到爷爷奶奶的身体状况,她让他们就别跟到北京,让他们放心,北京的朋友会处理好。随后,她着手准备回国,并且想办法将孩子接来美国,如果可能的话。忙乎完这些之后,在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就是忙着办回国的手续。

孩子刚开始时住的那家医院漫天要价,也不一定有把握将孩子治好,但是,高达十万元的要价和五万元的首付,却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对方明显的是在欺负两个无背景和后台的老人。

“剑雄对咱们这么好,我拿什么来回报人家?回报你?”第二天早上一起吃早饭的时候,梁娇嫣有点很不好意思的对徐峰说:如果没有剑雄和你,孩子还能活下来吗?

“不要再这么见外。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他的,他的也是我的,这就是我们之间的关系。今后,我多帮他赚钱就是。其它的他好像也不需要我的帮忙。他通天,有的是钱。”徐峰轻描淡写,不想增加梁娇嫣的心理负担。实际上,他也不觉得是什么大恩大德,更不是施舍。孩子是她的,自然就是自己的,所以,这一切都是作为一个父亲该尽的义务。

“你们因为什么这么哥们?今天的人际关系,即使是亲兄弟也很少有如此亲的。” 梁娇嫣有点好奇。

徐峰说,他们两个男人之间的关系有点与众不同。一方面是哥们,在学校时经常一起玩一起疯狂,那时候的徐峰,虽然站在讲台上是认认真真讲课的老师,而且课还讲的特别好,在学术上也做的很出色,不然也没有后来轻而易举的用自己的论文,获得美国一所不错大学的全额奖学金。

但是,在课堂和图书馆之外,他也和剑雄一样是个野孩子。夏天,有时候,即使是大雨倾盆,也时不时可以看到他们和其他一些人在球场上踢球的身影,一身泥水,还踢地兴高采烈。春天时,一起外出,骑着他们那估计只有铃铛不响其它都响的破车,骑遍历北京和周边地区。有一次,甚至是骑车骑到了北戴河。

宋剑雄一直觉得自己欠徐峰的。当初在读研究生的时候,由于他在做生意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业耽搁的非常严重。有时候因为要按时发货,他还不得不熬夜印刷,而在熬夜印刷之前还要熬夜编材料、校对。那时候印刷还是管制很严的行业,不仅得求人,还得偷偷摸摸的干,就像是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

人手有限,忙得自己天地倒置,日月混淆。短期这么折腾,靠他那帮同宿舍的哥们掩护黑勉勉强强的能够过得去。但是,躲过了初一,甚至是十五,还是很难躲过二十,二十五的。最终,他被逼的没有办法,一边是必须花时间完成学业的最起码要求必须满足,一边是已经收取的顾客买书的书费,不能再拖必须发货。人家学生需要这些复习资料,那里也是一寸光阴一寸金。

就在学校即将做出开除他学业的前夕,是他徐峰使出了浑身的魔力,让他化险为夷。不然,他连在北京继续呆下去的可能性都没有了,除非当北漂一员。就凭这一点,他说他就欠他徐峰的一大把票子。

可是,徐峰不要票子,什么也不要。至于他最终到底是以什么样的代价挽救了他,徐峰一直没有说,一直以小事来应付。他知道,这不可能是小事,类似的先例不是没有,开除,没有丝毫的商量余地!

“到底是使了什么法子?不可能是靠钱买通的关系吧?那时候应该不兴这个的。” 梁娇嫣好奇的问。“这样说吧,如果在现在,估计我自己也被开除了,更别说保他了。现在想来是有点后怕,当时没有想那么多。”徐峰没有后悔的脸色。

不仅如此,后来为了他剑雄获得硕士学位,做论文和通过一关,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徐峰的“指导”。说是指导,实际上就是他徐峰在代替他做。徐峰对他说:反正你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学者。帮你做一次假,对于学术界似乎也没有太大的损害。有一天,如果你真的能够赚大钱,多想点为他人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就是徐峰要的交换。当时,徐峰也没有想到,他会有今天,是这么的有钱。也更不会想到,今天为了搞个学位玩假的官僚们,已经是塞满了整个中国的边边角角。今天的肆无忌惮和当初他徐峰为剑雄做的,也只能是大巫见小巫了。

今天,他剑雄得给徐峰兑现当初没有承诺的承诺,就为了那份哥们义气。

宋剑雄欠徐峰的,他觉得,还有他讨老婆的事。当他第一眼在校园里见到这个女人邓睿慧时就被她迷住了,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那时候邓睿慧正失恋,一副小鸟怜悯的样子。走在校园里总是神不守舍的,孤苦伶仃。很可能,他剑雄在内心深处有股男子汉的担当,就是喜欢当救美的英雄。剑雄是个壮实的汉子,接近一米七的个头也不算矮,比徐峰的一米八也差不到哪里。邓睿慧只有一米六多一点点。两个人在一起,看上去也不是很般配,但是他就是着迷她。如果说缘分,可能就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电子反应和化学反应的结合吧。

关于剑雄妻子的故事,还得从当年那个咖啡茶室开始。那时候,他已经看上了她,但是苦于没有机会献殷勤,自己又忙的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当时她是徐峰教过的学生,就读国际金融专业,学校最好、最热门的专业。那个专业的女生很多,也是优秀女生的集结地,个个眼睛向上长,只看天上。当时的不少男生这么形容那帮女生的高傲和自负。

他让徐峰做媒,徐峰很为难:自己是老师,如果这小子不善待人家,最终他是需要负责的,至少要负良心上的责任。最后,徐峰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当年,她们一起的有三个女孩特别要好,经常在一起,被当时的一些学生称之为“三邓女怪人”。另外两位是邓愈敏和邓智弦。

另外两位长相更标志些,而且还是官二代,可他却唯独看上了邓睿慧,让她最终成为自己的妻子。邓睿慧是知识分子的后代,她的父亲在社科院做研究,母亲在一家医院做医生。于是,徐峰想办法让这三位都成为剑雄最早的招待员,于是就有后面剑雄和邓睿慧的故事。十多年下来,他们一直恩爱如初。

徐峰不同,他不觉得萧欠他一分一文,他当年提的要求,也不是要他为自己做什么,是为社会。这样一来,就与他徐峰没有利益上的关联了。相反,老宋对他的众多关照却让他一直唠唠叨叨、念念不忘。“我欠他的!”他老是这么说。至此,徐峰觉得,这家伙有今天,或许就是这种谦卑和感恩心的结果!人活的还是心态!

有了老宋的帮助,后面的事情也就顺理成章,办的很顺畅。孩子没有太大的问题,开刀之后,住院一个多月就基本上康复了。就在这个时候,由于有紧急事务,徐峰临时无法陪梁娇嫣回国,她只好一个人回去呆了一段时间。离别的时候,剑雄觉得还是将孩子留在北京由他来照顾比较好。

邓睿慧有个儿子,已经上高中了。她一直想要个女儿,却没有如愿。再后来,她在香港去躲着生了第二胎,还是一个儿子。她见到梁娇嫣的女儿,第一眼就爱上了。于是,她就自告奋勇担当孩子的代理妈妈。

梁娇嫣回国和孩子在一起呆了几个月,等一切都安稳之后,又返回美国做她该做的事情。为了生存,将这么小的孩子放在一边,梁娇嫣和徐峰都有点不忍心。

但是,能够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原创,版权所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這一篇,人情味滿滿的。 -wxcforever- 给 wxcforever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1/2017 postreply 20:10:39

写的就是人情世故,人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善良 -伽马波- 给 伽马波 发送悄悄话 伽马波 的博客首页 (130 bytes) () 05/12/2017 postreply 05:53:05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