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理解作者的自我去解读他们的作品,这也做不到。这就是为什么对同一个作品会有万千的解说。而文字解读的着重点放在作品本身上也足够。。。
这大概是她对关注她作品的读者的自然反应。没有一个读者需要
所有跟帖:
•
呵呵,俺是问,你怎么感到需要“她的作品能跳出自我生活的个人恩怨,爱恨情仇和网络的迷茫”的?。。。:)
-席隶-
♀
(0 bytes)
()
03/24/2017 postreply
12:44:37
•
这里有一个上下文和时间差,说的是当时读《秀》后的反应。是我
-草之书-
♀
(397 bytes)
()
03/24/2017 postreply
14:02:41
•
呵呵呵呵,俺以为尘mm就一个平庸的家庭煮妇。真别再忽悠。。。:)
-席隶-
♀
(158 bytes)
()
03/24/2017 postreply
19:2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