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与亨利也一样,全能专家型暖男。放着这么一个几近十全十美的男人,有几个女人说我非不要他,我结婚就是想找苦吃的。涂小米就敢拍胸脯说,我找这个男人,是一点都无所图的?至少她图了亨利会办事,在诸如租房合约之类的生活琐事上有处理经验,和这个经验带给她的安逸感--她能少吃亏,少走弯路。她也不怎么深爱亨利。
"我married 就是为了能呆家里当全职家庭主妇。"有什么错?
朱太和涂小米的区别仅在于她们的志向不同。朱太的志向就是当全职家庭主妇。她不缺乏安全感,恰恰相反,她安全感太大了,以至于看不到潜在的危机。家庭主妇从我们父母那一辈起,变成一个带贬义色彩的词了,致使很多很多就想当家庭主妇不想工作的女人羞于启齿,已经没有几个女人敢理直气壮的说,我就想让男人挣钱,我呆家里每天做做家务,让家里窗明几亮,老公回来有热气腾腾的可口饭菜,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健康成长。这个志向你能说她就是INVALID,或者"胸无大志"的?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愿望,然而这个愿望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要实现,必须靠另一个人。因为全职家庭主妇就是没收入,这是客观事实。然而你不能因为从事这项工作不挣钱,就判断从事它的人没价值。它同时又是一项能给从事人带来极大价值感成就感的工作。只因为在家里,就总被人说懒,不上进,寄生虫,这是全职家庭妇女所面临的最大的压力。因为说这个的,往往是自己最亲密的人。实际上老朱就是这么说的。致使朱太越发抵制出去工作--我就要呆家里,谁让你看不见我的价值,你自己苦恼去。
中国有很长一段时期消灭了全职家庭妇女,但从世界范围看日韩欧美这些地区存在大量的家庭主妇,有很多结婚后从不工作,客观上她们就是靠在丈夫身上的。她们的安全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中国由于妇女就业率普遍高于别的国家,所以很多中国人尤其我们上一代人,理解不了那些国家的妇女,就认为她们是没有实力全靠老公,一定就怎么怎么着,地位低下等等。实际上女人把自己赚钱能力看得特别重要,本身是一种心理缺陷,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朱太就是太倒霉了,否则她比山口百惠幸福美满。山口百惠就属于特别想当家庭妇女的女人,这个是她的成长经历造成的,她十分渴望那种家庭气氛,有个丈夫可以照顾,生一大堆孩子围在她身边。她刚结婚时什么家务活都不会,现请的各种家政服务员教她,怎么做饭怎么烫衣服,她学得可高兴了。有很多女人就喜欢干这个,也是值得肯定的志向。假如中风的是三浦友和,我猜肯定有很多中国人说山口百惠谁叫你不自立靠男人,这下靠不住了吧。
老朱这一对的问题其实不在女人不自立,而是感情没到那个份上。你是不是愿意为了缓解配偶的忧虑,或者满足他的愿望,去做你原本很不愿做的事,哪怕他那个担忧,在任何人眼里,都是杞人忧天,毫无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