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晚妆你不是用一部作品表达了这样的困惑吗?对比某部作品。。。

来源: 2016-10-11 20:17:15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其实,你所说的现象,不是“高于生活”啊。基本是一种意淫,一种精神上的“科幻”,“fantasy”;一种对生活的PS,美颜。 那些玛丽苏,汤姆苏,琼瑶,现在充斥的穿越剧,偶像剧,等等。。。把现实中残酷的,肮脏的,见不得人的,都藏起来,只给你一个假装的,完美的世界。一种成人童话。

我所说的“高于生活”,其实是一种萃取生活精髓的一个过程。比如:每个人都吃苹果,但一副好的艺术作品,它可以抽象化苹果,艺术化苹果,甚至变形化苹果,以达到一个表达的意境和思想。这个画里的苹果,就已经不再是生活里的苹果了。

再比如:如果作者致力于刻画何欢这样一个人物,会抽取几个关键的片段,去展现人物的内心,矛盾,恐惧,愤怒,挣扎。。。或是通过这个人物与其他角色的对手戏,来反射,折射何欢的心理,变化,成长,或堕落,麻木。。。不一定要励志,不一定要花好月圆。但要有层次,有对比,人物鲜活,有血有肉,让读者幸福着她的幸福,悲伤着她的悲伤,为她的命运所牵挂,引起共鸣,同感。 结果其实并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这个人物,是如何到达她的宿命,她的结果。 在这个刻画和塑造的过程中,写手可以设计情节,可以特写,可以夸张,甚至可以使用无厘头,非逻辑的方式,去制造去强化,某种特别的效果。

如果说,一个故事是一个解题的过程,那么答案并不重要,解题的思路和过程更重要。而生活这道题,是多解的;一个男人加一个女人,可以幻化出无穷的结果。符合大家已知的规律,那令人舒畅;而反其道而行之,会引发读者强烈的情绪。但生活本身,充满了规律和特例,任何理论都可以找到证据。而好的作品,就是表现生活这种博大,深刻,无序中的必然,和必然中的未知。

如果把生活比喻成华美的袍子,那么“高于生活”不意味着一袭无懈可击的完美的袍子,而有可能意味着,一枚放大了的虱子,一只虱子吸血的特写,慢动作,等等。。。

我个人比较欣赏,那种皱纹与憔悴中沧桑的美;现实残酷的垃圾堆里,一洼污水倒映出的无暇的月亮;世事风雨中,一瞬间的擦肩而过,回眸中的温暖与爱;绝望悲剧里,泪中带笑的幽默,泰然,和心里不灭的火光。。。它不假装,不美化,不造作。。。但它于生活悲哀无意义的琐碎缝隙中,升华出美与光亮,让人们不放弃,不堕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