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纪,出身,受到的教育,文化观念,思维模式。。。感觉寇不会做这个选择,理由如下:
1. 西方,尤其欧洲的整个文化背景,女性极其独立。不大会出现《甄嬛传》中那样靠子嗣上位的思路。
2. 从前面的描述来看,寇有其政治抱负。对比类似的女性角色,比如:《纸牌屋》中的克莱儿,或现实中现代的女性政治人物,几乎没有生育子女的。 这是一种个性与人生选择的package。
3. 时机的选择。寇应该是一个有着一定政治敏感与智慧的人。应该不会选择在这个敏感的时刻,使自己成为徐政治前途的一个包袱或绊脚石。除非她是徐的对手派来的。 就象那个开国大将的故事一样,一个私生子是板上钉钉的铁证,一个政治污点。
4. 以寇的抱负和心胸,大概不会是那种安于无名无份,隐姓埋名,做徐的外室。而此时违背徐的意愿,私自怀孕,又在徐的政治地位未稳固之时,恐怕上位的可能性很小。而在孩子出生之前,徐不能与小曦离婚,不能明媒正娶她,孩子与她就永远无法登堂入室。这和谷怀孕后上位还不大一样,谷的娘家有一定的政治资本,而薄当时的地位相对稳固。
如果拥抱哥是想把寇描写成仰慕政治人物的单纯小女人,那怀孕这个桥段是合理的;但如果想把寇描写成一个有心机和城府,有政治抱负与理想的女性角色,还是要谨慎考虑这个情节设计。
另外,前一段时间看到明宵去看小曦的演出,约她出来,而小曦最后爽约那章。。。有个想法没来得及说。
总的来说,这部作品的男性角色都塑造的很立体,有层次。而女性角色,比较弱,感情比较暧昧不明。明宵与靳曦之间,如果真的有所谓爱情的话,那必定要有一个echo。就是说,要有感情的回应,即便造化弄人,回应错落,但一定会有。所以,靳曦没有赴约是不合情理的。有挣扎,缺乏勇气是肯定的,但最后,应该还是要有感性的爆发,才比较真实。如果靳曦是爱着明宵的话,爱情是无法控制,无法隐瞒的。明宵苦等一夜,最后,终于离去。。。而小曦最终无法,克制感情,从纸篓里捡回了撕碎的地址条,拼凑出了地址,想方设法来到了约定的地点,然而人去楼空。。。无限怅然。。。这种错落的echo, 表达了两个人内心痛苦的挣扎,和现实沧桑下,爱情的存在。也会增加女主角角色的层次感和真情实感的感染力。个人拙见。随便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