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曦这个人物,说的更准确一点不是糊涂而是精神被操纵住了。
我觉得这是一个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症患者。他们和逆来顺受的弱者有个明显的区别就是会自动站在强者的立场上去替对方开脱,常见的开脱之词是“他对我还是有感情的。”。而逆来顺受的人,他们在陷入困境时虽然也放弃反抗,但他们不会在精神上认同强者。有机会逃离困境时会逃跑,那种向往自由的天性没有泯灭。我以前翻过不少心理医生公开的案例,小曦这样的人不少。她有一个逻辑经常出现,比如当她听到徐允许她重返舞台时的反应:“他原来还是在乎我的,他本来是可以不让我有追求的。”于是很感动。当她听到徐开出的条件的反应:“他原来还是爱我的。他本来是可以把明宵关一辈子的。但他没有,说明他对我有感情。”这种反应太典型了。遭受男人暴打的妻子,你劝她离婚,她的反应就是这个:“他还是爱我的。他本来是可以把我打死的呀,可他只把我打的角膜脱落,他对我手下留情,说明他对我有感情。”。遭受不公平待遇的老知识份子,平反后的反应:“多少人熬不到平反就被折磨死了。他们没有把我折磨死,还给我平反,说明他们对我是很仁慈的啊。母亲错打了孩子几下,孩子还有和母亲记仇的道理。”于是也很感动。正常人看到这种逻辑会觉得这人脑子出问题了,糊涂。其实是被控制住了。
再看徐也就是强者那端的反应,也是斯德哥尔摩关系中典型的强者反应。他们在面对弱者表现出反抗时会异常的痛苦和恐慌,往往让人误认为这是爱,感情。打老婆的男人在妻子表现出离婚时,反应几乎无一例外,痛哭流涕指天发誓甚至下跪恳求,软的不行来硬的,“你要是离婚我就把你怎么怎么样,”总之用尽一切手段要把人留住。因为他们在精神上是寄生在弱者身上的。这种关系叫“共生”。就是你死我也活不成。典型的例子比如食物链上的天敌,狼与兔子。狼看起来比兔子强大的多,但其实他是倚赖兔子而活的。兔子跑光了他马上就死了。所以他无论如何不能让兔子跑掉。徐为什么非要小曦,明知道不被爱还苦苦追求,以他这个条件找个比小曦更漂亮更顺从更爱他的,不难吧,说明他爱小曦?狼为什么非要兔子不要狐狸呢?狐狸比兔子更妩媚更温柔。有心理需求,和有爱,是两码事。
斯德哥尔摩症为什么会被定义为病态是因为陷入这种关系的双方都是悲剧下场。不了解的人会觉得外界干预比如警察社工是多管闲事,人家受害者自己都愿意维持婚姻你干吗拆散人家,不道德。其实维持这个病态纠缠关系强者那端更痛苦。他在付出了无时无刻不监视提防兔子跑掉的代价以后,最终还要面临兔子死掉他也活不成的局面。自由是双向的禁锢也是。不给囚犯自由意味着看守同样不能轻松。理想化的结局是看守有一天突然脑洞大开良心发现,我留的住你的人留不住你的心,得了我也累了你走吧。真实世界里这种高度共生关系自己是结不开的,只有被外界强行拆开,还有可能救的了一个。斯德哥尔摩症状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出现。只要条件满足,快的人到不了三天就出现了。文学作品里详细描写这个心理的还不多,这部作品挺难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