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历史小说 - 金指环 09

来源: crdd 2012-09-05 09:56:39 []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5101 bytes)
本文内容已被 [ crdd ] 在 2012-09-09 05:38:26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可恶,实在是可恶!他们眼里究竟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这一天元恪下朝后后刚刚走进御书房,就扯下冠冕扔在一旁,大声的咆哮起来。

自从郦道元将萧宝夤秘密护送至洛阳以后,皇帝和大臣之间关于如何对待这个流亡南齐皇族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元恪主张封萧宝夤为齐王,并且立即让他领兵以为南齐复国的旗号南征。元勰和元禧则认为萧宝夤虽然是一颗政治上极其重要的棋子,然而南边虽然经历改朝换代但并未呈现出太多的乱象,所以现在并非出兵的最佳时机。此时对于萧宝夤更应当是优待而非重用,可以加封王爵的虚衔,但是不可以授之实权, 以此来引诱更多的尚怀有二心的南齐旧臣来降。上策是静观其变,等待南朝新的一轮动荡,到那时再出兵则可事半功倍。

元恪的这个皇位位其实来得颇有一番周折。当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太子元恂因为难以忍受南方的暑热,被守旧贵族穆泰等利用企图私自逃回平城。孝文帝得知后大怒,派快马将他追了回来。先是把元恂一顿痛打,既而废去了他太子位,最终将他赐死。(1)于是元恪作为皇次子十四岁才被立为太子,两年后就登基。不管从政治的经验还是威望上看,他都有不少欠缺。他自己也深知这一点,所以对于朝中重臣尤其是元禧和元勰两位宗室重臣表面恭敬,其实内心深怀猜忌。另外他也急于建功立业开疆拓土,以增加自己在朝中的威望。但元恪毕竟尚未亲政,于军国大事不甚熟悉,每一句话都被两位叔父的诸多理由不软不硬的驳的哑口无言。一番雄心壮志却被浇了个透凉,元恪双颊胀得通红却一肚子火气也不便当场发作,只能是悻悻宣布退朝。

宦官宫女们都知道这一阵子皇帝心情不好,几乎每次下朝后都是拉长着脸。如果谁上去伺候的稍不如意,轻则被训斥,重则挨一顿板子也难说。见皇帝今天如此大发雷霆,这天在御书房当值的宦官小顺子吓得浑身发抖, 端着茶水在门外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这时刘腾走过来,看见他这副模样从鼻孔里哼了一声, 说:“小顺子,你下去吧,这里有我伺候着。”小顺子听了如获大赦,欢天喜地的谢过刘腾后一溜烟似的跑了。

刘腾端着茶水走进御书房只见屋内一片狼藉, 心想皇帝今天火气确实是不小。他低着头轻声碎步走过, 小心不去踩到满地的奏章书籍。他不敢抬头看皇帝,只听见他呼吸沉重气喘吁吁,双手捏得咯咯的作响, 显然还处在极度的震怒之中。

刘腾小心翼翼的倒上一杯凉茶给皇帝端上, 说:“陛下请用茶。” 他在皇帝身边服侍以久,深知皇帝脾气, 这时候切不可弄出半点杂音。他走路沏茶的过程中几乎毫无半点声响,以至于皇帝这时才察觉有人进来。元恪见是刘腾,皱着眉头问道:“怎么是你, 今天不是小顺子当值么?”

刘腾答道:“奴才是来给陛下送奏章的。正巧看见小顺子在门外,唯恐他伺候得不好所以就进来了。天气暑热难当,陛下请用杯凉茶,也好败败火。”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一道奏章,恭恭敬敬的呈上。

元恪接过奏章草草看过后,叹了口气说:“朕的这几个叔王里,也只有北海王最和朕贴心。”原来这是北海王元祥奏请追封皇帝的生母为文昭皇后,还举荐高肇为尚书左仆射。

刘腾装出几分悲伤地样子说:“奴才虽然不敢过问朝政之事,但也记得前一阵幽皇后(2)的事情。当时也只有他敢于在朝堂上和咸阳王据理力争,情急之时甚至于痛哭流涕。北海王的对皇上的这一片忠心, 奴才是实实在在看在眼里的。”

元恪叹了口气,说:“这些朕都知道。如今当朝掌权的是咸阳和彭城两位叔王,可这二人于朝政上却处处与朕制肘。朕欲继承献帝遗志,发兵南荡萧梁,他们却有一千条一万条反对出兵的理由。什么江南正值雨季不宜用兵,关中大旱急需钱粮赈济灾民,蠕蠕进犯云中要加强北疆的防务……”他这里正说得义愤填膺, 突然觉得在一个内侍如此慷慨激昂多少有些失态,只得又作出一副正经威严的样子对刘腾说:“你若没有别的事情,就退下吧。”

刘腾低头奏道:“奴才确实是还有别的事情要禀告。刚才北海王告诉奴才,明天是高太皇太妃(3)的五十寿诞。北海王母子生性节俭不好张扬,特备了家宴想请陛下过去喝一杯寿酒。”

元恪皱着眉头说:“高太皇太妃是朕的长辈,朕还不是太子之时就多有关爱,这礼数自然是不可缺的。只是现在朕虽贵为天子,反倒不比以前做太子时那般随心所欲。如果不是为了国事却跑到亲王大臣家去喝闲酒,传出去只怕不太好听。”

刘腾低头媚笑道:“这个不劳陛下操心。北海王早已买下了华林园西边的一座宅子作为王府别院,与御花园的后门直接相连。”(4)他用眼角瞅见元恪并未吃惊,便走近了低声接着说:“天子无家事,天子的家事便是国事。陛下到了北海王的府上若是要谈国事,他定会尽心为陛下分忧解难的。”

元恪何等聪明之人,还能听不出这句话里面的弦外之音?“如今二叔和六叔执掌朝政,七叔却落得个两手空空, 想来心中必是忿忿不平。只怕他这寿酒是假,要密谋夺权才是真。他平日里看上去与世无争,不料想还有这般心机,居然买通宫里的内侍替他说话,这可比二叔六叔的些跋扈更加可怕!若是以后他大权在握又和后宫内侍相勾结,只怕我连做傀儡皇帝都不可得!”想到这里他不禁额头一阵冷汗,看刘腾的目光也不知不觉增添了几分杀意。所幸刘腾还在低头等着皇帝回话,并未有所察觉。

元恪看着眼前毕恭毕敬的刘腾,转念一想:“他能利用刘腾这个奴才,我又如何不能利用他呢?如今二叔和六叔在朝中威望颇高,大臣对他们都是唯唯诺诺一味附和, 我实在是难有半点作为。若是换成七叔主政,他资历尚浅必定人心不服,我到时候再找个理由将他拿下亦非难事。我且去听听他有什么奇谋妙计,不管最后倒底是与虎谋皮,还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为了成大事也只有走这步险棋了。”

第二天傍晚时分元恪在刘腾的陪同下通过后花园的小门来到元详的别院, 十分恭敬的对高氏施以家人礼祝寿。(5)众人把酒言欢, 却只是说写家长里短的闲话,半句也不提朝政之事。正酣之际,只见一个下人走到元详的身边低声耳语了几句。元详听过微微一笑,对元恪拱手道:“陛下请安坐,恕臣失陪一会,有一位贵客到了。”

元恪心里一惊,转而一喜。惊的是没想到这寿宴还会有外客,喜的是来人想必是元详请来参与密谋的,便微笑道:“我本以为叔王今天是家宴,没想到还有外客。”

元详笑道:“臣怎敢欺君。这来客也不是外人,便是陛下皇后的伯父于烈和他的儿子于忠。”(6

(1)      基本是史实,见《魏书 列传第十 废太子恂传》。

顺便发点小评论:其实在我看来元恂的出逃不过是一个teenager青春期的一次叛逆行为,只可惜被卷进到了当时的政治风波中。在孝文帝的铁腕之下,任何可能阻碍他宏伟大计的障碍,都会被毫不留情的舍弃甚至扫除。所以说生在帝王家是不幸,生为伟人的儿子有时候更是悲哀。

(2)      指被赐死的冯后,死后谥号为幽皇后。

(3)      高太皇太妃指的是元详的母亲高氏,献文帝的嫔妃,算是宣武帝的祖母辈。

(4)      根据《魏书 列传第九上  北海王详传》的记载,宣武帝确实常常偷偷的去元祥府上喝酒。

“详常别住华林园之西隅,与都亭、宫馆密迩相接,亦通后门。世宗每潜幸其所,肆饮终日,其宠如此。”

(5)      还是《魏书 列传第九上  北海王详传》的记载, “世宗频幸南第,御其后堂,与高太妃相见,呼为阿母,伏而上酒,礼若家人。”

(6)      宣武帝的于皇后出身老牌鲜卑贵族家庭。根据《魏书  官氏志》的记载,“于”姓是在孝文帝汉化时期由“勿忸于”氏改来得,所以于烈于忠父子其实都是汉化(或者部分汉化)了的鲜卑人。

所有跟帖: 

支持 -riverside- 给 riverside 发送悄悄话 riverside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05/2012 postreply 10:12:12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