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故事大赛参赛作品(21)——修竹
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 – 王勃
少年名叫修竹,隐居在崇山之间,竹篁深处。修竹名如其人。身若竹姿挺拔修长;气若竹间清风,飘逸洒脱。修竹自幼与师傅在山间学画。青瓦屋旁,竟藏有一股瀑布,飞流直下,落地则流入一股清泉,蜿蜒而去。
这瀑布宛如修竹的知音。无论是每日静思,还是闲暇欢愉,常见他独坐于瀑布边,听水声淙淙,或悲, 或喜,直到太阳西沉,十数年不绝。修竹所画之物,多半也是山水景物,品格风流不落俗套,日见气候。师傅年迈体弱,修竹便每月出山一次, 一来到相熟的画店送画,二来买些日用所需作补给。每每出街,不论男女有见之者,无不赞其俊秀,修竹之意却总在山水之间。
一日,师傅病重,临终前从怀中取出美玉半块,书信一封,交于修竹手中。修竹原本姓齐,本是忠臣之后,父母遭奸臣所害托孤于高人隐藏至今。那另半块美玉,为山下名门邹家所有,邹家独女鸣琴,应是修竹之妻。如今,奸臣已死,誓言尤在。师傅命修竹遵守父母承诺,前去邹家提亲。如果邹家不应,则修竹可云游四方,再无牵挂。
师傅仙逝,修竹遵嘱,前去邹家叩门提亲。邹家二老迎看故人之子,长身玉立,宛如谪仙下凡。修竹孤身一人,邹家只有一女,平白多了一儿,心中甚喜,未过多时便让二人拜堂成亲。
洞房之夜,红烛高照,修竹见那光下的鸣琴,红扑扑的嫩脸,两只眼睛宛如梅花小鹿,灵秀非常。少年夫妻,如鱼得水。修竹日日在菱花镜前,为鸣琴梳理青丝,画眉描红。而修竹笔中之画,再不是那青山绿水,唯有美人身姿。
秋去春来,修竹望见窗边竹叶青翠,猛然想起离开多时的山间瀑布,青瓦小房,心中甚是想念。清明将至,修竹即刻携鸣琴坐一小轿至竹林旧舍,为师傅扫墓祭拜,以近为徒之孝。
谁想,那鸣琴枯坐轿中半日,早不耐烦。听得水声,便童心大起,索性脱下鞋袜 光脚立于瀑布石中。
“相公看我!”
修竹此时正在竹林静思,忽听娇妻呼唤,回转身时,已经太晚,鸣琴脚下一滑,人已随瀑布跌落山下清泉,蜿转不见。
活未见人,死未见尸。修竹丧妻之痛,痛在心中。坚辞岳父挽留,重回到竹林青瓦寒舍,孤灯一盏,日日静坐于瀑布边,一坐就是一天。一坐就是一年。
又是清明。夜黑无月。大雨瓢泼。修竹独自在屋中静坐。
“叩叩,有人吗?”
“是谁?”
“请大哥开门行个方便,小女在山中扫墓与家人失散。雨大无处可去,可否收留一晚?”
点灯,开门。
女子浑身湿透立于修竹眼前。面色苍白,湿发四散,一双明亮眼睛藏于乱发之间,像梅花小鹿,楚楚可怜。修竹心下一软。是人是鬼,又能怎样?
烧柴生火,修竹又拿出干净衣物给那女子洗洗换换。
“小女名叫兰溪,与先生倒是有缘。”那女子果然不是鸣琴,只是眼睛相似罢了。
修竹看她一头长发犹自滴着水,浑身瑟瑟发抖,心中又是一软,从怀中取出鸣琴的菱花小镜,让兰溪坐于镜前。
修竹为兰溪擦干头发,一下,一下,慢慢梳理。兰溪的头发软滑异常,修竹不觉之中,男根勃起,遂抱起兰溪直入帐中。
男根深入兰溪私处,湿滑紧致美不胜收,兰溪声声嘤咛于耳,好不胜情,如此往替,有如人间仙境。
修竹开始晨起画画,待兰溪起床后,亲自为她 绾青丝,理红妆。日日如此,从不间断。
那日,太阳未起,修竹朦胧间,见兰溪坐在床边,
“为何先我起来,你不等我给你梳妆?”
“你我的缘分已尽。我该走了,何不送我一程?”她穿着来时的衣裳。
修竹抹去眼角的湿泪,收拾妥当,跟在兰溪的后面,慢慢出了竹林。忽然山间升起了浓雾,兰溪停住脚步,
“回去吧,我也舍不得你,可惜,缘尽了。我走了。”
修竹未发一语,转回身在竹林间疾走徐行。露水和浓雾打湿了他单薄的青衫,风中竹叶在耳边不住地低鸣,一双芒鞋陷在厚重的泥里,越来越重,他索性也跟这鞋履倒别。
修竹赤着双脚走出竹林,走过青瓦房,直走那瀑布边坐下,听那哗哗的水声,他不喜,不悲,入定了一般直到深夜。。。。。。
也罢!也罢!
修竹回屋点起白烛,拔去头上发簪,乌发如瀑,一下,一下,对着那菱花小镜绾成一个堆云美髻。再用丹青之笔,细细画眉,慢慢描红,只见那镜中之人,皎若明霞,灼若芙蕖。一双秋水,犹如梅花小鹿,灵秀非常。
“叩叩,有人吗?”
“天哪!是小姐,是鸣琴小姐回来了,老爷,夫人,快来呀!”
喜讯从此遍传乡里。邹家独女鸣琴走失了一年多又自己回来了。只可惜,姑爷修竹却再也找不见踪影。
这世上的事,要是总能花好月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