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小说 【老张的一天】 (四)

来源: 2010-11-08 18:32:1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短篇小说 老张的一天 (四)

老张的家原来在南京路的一个中高档区。没想到那个地段突然被一个黑黑矮矮的香港人看中,要拿去造办公楼了。老张做了一年钉子户,听到消息:隔壁弄堂里有一对下岗夫妇因为动迁的事情自杀了。原因好像是老公原来是摆小书摊的,觉得去了郊区就没了活路。老张觉醒了,当钉子户末有好下场。老婆从美国寄来一张支票,给老张在郊区买了两套动迁房。老张对每个阿哥阿妹讲:奈是从天堂搬到了地狱。抗战不过八年,老张在那个地铁线到不了的窝里住了八年。他每天骂着香港的有钱人,还有签字卖那块地皮的某某。当他搬进青青买的商品房后,常常念起这片动迁房。在动迁房里过的日子更省,他反复计算过。比如剃头,剪脚趾甲,买豆浆,还有买汗衫等,都是动迁房附近便宜。还有,他在那个小区里蛮有名气的,逢年过节老是有人请他去唱杨四郎,完结了是还会送他几条高级毛巾。不过,车马费实在是“结棍”。而老张是要每天跑市区的,看看股票行情,票票京戏。

到了以前房子附近的剃头店门口,看见有个农村阿嫂在卖外面黑嚓嚓的烤红薯。他馋的实在熬不住,上去买了一个,拼命在兜里挖零钱给她。他心里想:还是这里吃东西实惠啊。现在的房子挤进了内环线,消费也提高了。吃点甜浆、咸浆、油条、糍饭团要走好几条马路。他捏着红薯,先把中断的皮扒掉,啃哧啃哧把桔黄色的肉吃了,接下来吃两头。老张自言自语道:“邪气(非常)好吃”。

“侬看看侬个啥吃相?一看就是穷人家出来的。” 老婆张氏以前常常骂他,现在没人骂了,想起她骂人的声音也是好听的。他的出身不算穷。但她的父亲是厅级干部,他们的条件自然不搭脉。但当初是她盯他的。她是刚刚分到剧团的小青衣,老张自觉自愿替她跑过几次龙套。她的扮相俊美,知名度上得很快。但她爸爸对老张是勿大满意的。后来红色革命开始了,她父亲被打翻在地。老张是个文武老生,本没有政治立场,很少得罪人。倒是被新来的上级看中了,让他演了革命京剧。他们结婚了。在她爸爸关牛棚的日子,她每天怕得心慌。在家里学做菜,连戏也不唱了。她说只喜欢梅兰芳的戏。什么李铁梅,张铁梅的段子她都不屑一顾。他的嗓音有点闷,不够英雄气概,只演过英雄人物的B角,但好歹是有戏演的。她跟他讲起父亲,他总是安慰他,不要怕的。你爸爸没有真正的冤家对头。现在的领导哪个没有关起来?过一腔会好的。张氏常常失眠,担心父亲会有不测。她父亲在牛棚里拒绝写检查,出现便秘,高血压,送过一次急症室。后来老丈人因为脑溢血被误诊为脑充血死了。

不久,老婆倒嗓了,也不再和他讲闲话了。她怪他当年没有去跟新领导求情,对老丈人手下留情。可是老张不敢向领导开口。她被安排管理剧团的服装。他安慰过她,她总是不搭腔,还提出要分床睡,他也答应了。她不像要离婚的样子。她开始学做饭。过一阵,他们试图做爱,但她老说自己痛得一趟糊涂,出血。但她坚持要生个孩子,后来到宁波乡下去看中医,一住就是四年。果然看好了。

时代变了,世界变得宽容。老张又可以唱《四郎探母》和《打金砖》了。不过青春不再,翻跟斗都是臀部先着地。老婆不再唱戏,拿着父亲的工资补贴和安抚费过日子。他们生下了青青。青青嗓子不错,小时候喜欢咿咿呀呀地乱喊。老张问她,青青长大了让不让她学戏,张氏说杀了头也不能让青青唱戏,要她读书,当女状元。老张依从了他。不过,老张万万没想到,张氏的一个去美国念书的弟弟没过几年就凭技术拿了绿卡,来信要担保青青出去念书。老张很不愿意,但没有能力阻拦。青青带着微笑走了,她说那个学校的宣传册上几个吃着冰激凌的女孩的笑容让她很向往。现在想来,老婆真辣手。青青年纪小,根本不晓得美国是哪能回事体,大概觉得不用参加高考是件好事。老婆过几年就在弟弟的帮助下,移民到了美国。他从此过着独居的日子。命啊!不过还算好,青青回来了。

剃头师傅换了年轻的,三记两记搞完了,秃顶完全没有遮住。老张想,反正过两天来吹风,那时候再考虑遮掩缺陷的问题。他朝镜子里看看,发现鼻毛从鼻孔里探了出来,于是请剃头师傅帮他剪。小师傅他们没有这个父母。老张气得不得了,好末事(东西)都一天天消失了,娘个起来。问起那个专门帮他除鼻毛的老师傅李春宝,说已经过世。老张闷脱。要命咧,算起来,李春宝还比他小一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