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这是为什么?》第二章 政治海啸排山倒海(八)梁先生虎胆咏“臭老九”
八、梁先生虎胆咏“臭老九”。
有一天,墙上贴出一张小字报,全文如下:
梁漱溟先生《咏“臭老九”》
九儒十丐古已有,而今又名臭老九。
古之老九犹如人,今之老九不如狗。
专政全凭知识无,反动皆因文化有,
假若马列生今世,也要揪出满街走。
这张小字报在机关引起掀然大波。文革小组成员及部分积极分子认为这是一首“反动诗”,诬蔑无产阶级专政是无知,把马列当作臭老九。而大部分知识分子却很欣赏这首诗,认为一箭中的,击中要害。
大家听见走廊里有辩论声,就纷纷来到走廊。
(一)诗不反动,批诗的人反动
门友昰说:“把知识分子称为‘臭老九’,列为专政对象,不仅仅是无知,而且还是错误的。马列是大知识分子,若生在今世,如果按这个逻辑,不是‘揪出满街走’的问题,结果会更糟。你们认为这首诗是反动的,恰恰证明你们自己反动,你们整知识分子的理论根据正是‘知识越多越反动’”。谌怀远眼睛一愣一愣地盯着门友昰。门友昰冲他反问一句:“难道不是吗?”
高如璊说:“是的,这句话是他说的,我可以证明,是他在批判马骉的大会上说的。”
谌怀远说︰“我是贯彻中央革小组和江青的指示精神。”
高如璊反驳道:“江青难道指示你说,马骉是反动学术权威吗?”
谌怀远争辫道:“我们是按中央社论的精神,深挖大大小小的‘三家村’,我们挖出了‘三家村’云南分店的喽啰。”
高如璊说︰“你也是大字生,为什么不抓你这个反动分子?”
谌怀远说:“我们按阎政委的指示,大抓牛鬼蛇神。”
宿大勇说:“你是大学毕业生,你的知识比我多,这就说明你比我更反动,嘿嘿!”
大家也一阵笑。
千折南说:“梁漱溟写了这首诗,署了名,而且广泛流传,他就不怕别人批他揪他。你们认为这是首反动诗,有本事你们就写大字报批他,到北京去揪他嘛!在这里充什么狠。”
(二)这首诗是谁贴出来的?
轷青萍没好声气地问:“是什么人把这首诗抄了贴在这里的?这是有意干扰当前斗争的大方向。”她知道纠缠梁漱溟是没有用的,她要揪抄这首诗的人,这是她权力范围之内的事。
门友昰不屑一顾地说:“是我抄来贴的。”
劳伟海指着门友昰的鼻子问:“你为什么要抄他的这首反动诗?”
门友昰说︰“我刚才说了,这首诗恰恰讽刺的是你们这些认为‘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人。”
邽庆满鼓着眼睛问:“你为什么还称梁漱溟为先生?”
老启昌批判道:“你抄这首诗贴出来,反映了自己的心态,你是借他的语言来发泄自己的怨恨。”
几个人围着门友昰辩论。
门友昰反问道:“你们知道梁漱溟是什么人吗?”
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是反动文人。”
门友昰正言道:“胡说八道!你们凭什么说梁漱溟先生是反动文人?你们一不读书二不看报,说你们是酒囊饭袋,不学无术,算是客气的。梁漱溟是著名民主人士,毛主席对他们都是以先生相称的,你们质问我的背后是在向毛主席挑战。梁漱溟先生和毛主席之间的交往,可以从1917年他们俩在北大共事时算起。1938年,梁先生以国民参政会的身份到延安访问。梁先生与毛主席长谈了7、8次,有多次是彻夜长谈,他们之间真有‘他乡遇故知’之感。这在民主人士之中是少见的。你们把梁漱溟先生称为反动文人,这直接伤害到毛主席。你们不是要批判吗?最好你们写成大字报贴出来。口说无凭,白纸落黑字,有凭有据。红卫兵正在搜集材料,可以带到北京,带到全国。”
晁达说︰“这是一个信号。”
老启昌质问道:“什么信号,你说清楚一点?”
晁达说:“是方向、路线的问题。”
邽庆满反问道:“难道保护几个臭知识分子就是正确路线?”
晁达说:“不那么简单。”
说罢,大家就离开了。以后也不见那几个人有什么动静。
在“文革小组”一再鼓动的情况下,有大字报揭批办公室主任鲜世奇。鲜主任长征途中负伤掉队,住在老乡家养病,有两年多的时间与党脱离关系。要他详细交待脱党这段时期的情况。
对盖广宇的大字报不多,因为他是“四清下台干部”,已经不是当权派。有几张大字报,也是“四清”中揭发批判过的问题。
对狄逸翔副厅长的大字报,是批判他有野心,把盖广宇整下台,他自己上了台。由于他在地下党活动期间有未说清楚的问题,杲建义来了以后,就让他靠边站了。工作上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大字报有不少。
对坚鸿全副厅长的大字报不多,因为他调来的时间不长。无非是些工作中的问题。
三个局长虽不属当权派,但挨了不少大字报。三局局长弓汉达被揪了来,成为当权派的替罪羊;说二局局长库尚义是历史反革命。
处长、科长写大字报的比较多,因为自己算不上当权派,乐得益地批当权派。最积极的是物资处的副处长——是仁;最不积极的是物资处的李养国处长。有大字报质问他,你是218号信箱资格最老的处长,了解情况最多,为什么不揭发批判牛鬼蛇神?你对文化大革命是什么态度?不管你怎么动员他、批评他、激发他,他就是不吭气。像北京“大前门”的大门,总是关着的。对这两个典型群众中也有所议论:各怀鬼胎。
东方泥不仅是看别人的大字报,更特别留心有没有揭批自己的。他担心的是,他是与“三家村”分店、苏联专家有关联的人,难免被挂上。找来找去,正经还没有。他平时就比较低调,兢兢业业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平平和和处事。这是从他的同学、同事的遭遇中总结出来的信条,让他度过了几次劫难。这次“文革”来势凶猛,涉及面更广,如何站队,大家都在观望摇摆中。他决定了:少发言、少插嘴、少乱说、少批人、少活动。俗话说,出头的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这是老百姓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警世恒言。五十年代初学习毛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该文对自由主义的表现列出十一条,都非常正确,对提高大家的思想觉悟,起到过很好的作用,批判了旧社会这些自私的、个人主义的所谓警世恒言。但是这种理论的贯彻,必须有制度的保证,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行。例如第三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有人通过学习知道这是自由主义,不对,立即改正,有啥说啥。结果惹了麻烦。还不是一般的麻烦,而是弄得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种例子太多了,于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恒言又警世了。警世恒言是从中国社会万象中总结出来的,适用中国社会乱象的格言,而不是无产阶级的完满思想,你可以批判它的落后,却无法否定它的劝诫。
东方泥只想学乌龟,把头缩进身子里,躲在墙角,让人们把他遗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