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爱了吗?

今年的天气预报很准,正好冬至的节气,第一场大雪纷扬而至,秋天还没有完全褪去颜色,但冬天开始粉墨上场,雪花与落叶一起飞扬。

这个购物广场周围有很多楼,据说是政府廉租房。早上我想逛逛商场买点东西,开车经过这些楼,正好停牌时,一对稚气尚存的情侣走过:男孩女孩一般的个子,女孩腆着个肚子,两人脸上有青涩的笑容,衣着简朴,脚上的鞋不是冬靴很是单薄。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字眼浮上了心头----愿你三冬暖,愿你衣食足?女孩温顺的脸上有不知愁的笑容,也许他们都成年了吧!?????????----这算是爱了吗?未来有想要的幸福吗?男孩瘦弱白净,像是还未完成发育,女孩的眼里有迷蒙,手扶着七八个月的肚子。

加中两国制度的对比。中国制度很简单----合法婚姻里的婚生孩子受法律保护,享受法律赋予的各项权益;非婚生孩子目前只有享受同样的遗产继承权。加拿大制度----只有依照法律登记的合法监护人才是监护孩子各项权益的保护人。从14岁到25岁,或者我们将年龄再放宽一点到30岁,对于加中两国的法律,哪一个更好理解?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旗帜。中国是人口大国,经历了从人口爆炸式生长到计划生育到生育成本过大的社会发展阶段,加拿大的社会福利制度不适用于14亿人口的中国,必定会出现两极分化的问题----极权阶层利用权力多生子女保持财富的传承与贫困阶层以多生子女保持生存????这也正是加拿大目前的社会状况----比如那个到处捐精的富豪已经有了14个生物学上的'“子女”,单亲妈妈越来越多。这些社会现象是不是说明人类的爱贬值了,逐渐失去了一个婚姻带来的道德感,与一个家庭的责任感?????

加拿大历史上的传奇50多的领袖与18岁的女性结婚,出于爱情还是繁衍?初衷不单纯,但结果是合法的,好歹老夫为仍在叛逆期的小妻子一再买单,算是遵守了游戏规则。昨天刷了国内一个短视频:一个男富豪为教育自己叛逆的未成年女儿,带她走了两个地方,一是医院流产的地方,二是灯红酒绿的酒吧。算是给恋爱脑的女孩们下了猛药。下猛药没有后遗症吗?----他的爱真诚吗?我们可以一辈子丁克吗?说好了不因没孩子不离不弃的?到底是失去了道德与责任的爱情是坟墓?还是婚姻以道德与责任为准线,才是家庭最后的守护?爱情里难道纯粹是女孩的责任吗?

曾经也与孩子讨论过“爱情”。当年,孩子的高中女同学谈恋爱,家长反对,孩子总是被女同学约出去当挡箭牌,同学的每一次约会,孩子都是妥妥的电灯泡。因为家长也是因为恋爱导致了学业延期好久,耽搁了前程,极力反对自己女儿早恋。我不喜欢给任何人贴上标签,只提醒孩子注意个人安全,因爱生恨的人比比皆是。同学的男友抱怨自己有颜色,家境不优渥,需要自己打工支持个人开销;同学很不理解自己的男友,虽然自己的父母算是优秀人士,但加拿大的高额税务,自己的父母也是不开心的。女同学受不了男友的絮叨,先提出了分手,男友不心甘,每天都等在上下学必经的路上,直到有了新的女友。孩子以为母亲对自己的同学有偏见,几年后才知道同学的男友曾经自残过,妈妈的叮嘱永远是经验之谈:一个零花钱还找父母要的人,能负担多大的生活开销?礼物又能有多大的价值,但那有时又是别人的所有;永远不要涉足别人的感情生活,实在躲不过去,在公共区域与朋友或同学见面,带着耳朵听不要发表任何意见,顶多----我理解你现在难受,给个拥抱,好吗?孩子问妈妈:“什么是爱情?”妈妈答:“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情?你多观察你身边的人,学校的同学老师,家里的叔叔阿姨,邻居们与熟人们,比比皆是爱情婚姻家庭的现实例子。比如群里的两个单身妈妈的阿姨,同样有高薪工作,同样都是有色族裔,同样因为宗教或信仰的原因不能打胎而有了孩子,同样父亲都玩失踪。但那个自己带大多个孩子的妈妈比较有责任心,孩子同学聚会的时候,都按点接送,绝不耽搁一分钟.那个有祖父母帮助照顾家庭的妈妈安全意识基本没有,总是天黑了,把自家的孩子接走留下孩子的同学一个人走在回家的路上.自家孩子的依赖性也太强,赖别人家里或玩乐场所,一点时间概念与安全意识都没有,也没界限,总是给女孩子们贴脸抱,肆无忌惮嘲笑男孩子,也许一个人的家庭,都太孤独了罢。往往受到其它家长们的抱怨,但也不愿学她妈妈一样:留任何一个孩子面对无人保护的时间与空间。”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社会与家庭同样赋予责任与义务。

以前与一位老医生对话过,她说:“人是生物。有的物种,一辈子就一胎,失去了这胎,如何治?都不会有二胎的出现。生命体有记忆有周期,到了周期就掉果子,这是流产给躯体带来的深刻记忆。”当孩子问及我如何看上她的父亲的?我回答:“干净,克制,健康。”如果一个男性不能从呵护女性生殖健康来考虑未来的话,大概率这未来的幸福度是在不断的测量中,只能归纳为动物本能。有人能把动物本能归纳为爱吗?法律赋予婚姻的严肃性,大概就是想把人与动物区分开吧????有感美国男人们讨论堕胎法案,居然没女性们参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