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沙朋友别太激动。这个小文主要是个人对当初肤浅看待杨翁事件的一个反省,离你所说的造神还远得很。

来源: 2025-10-20 22:00:5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这些见解算是一家之言,你认为要是这样就能造神的话,可能你对我的力量有些误会了。

关于你反对赞美杨的三个论述,我的回应如下:

“与他人合作共同获诺贝尔奖的, 很多很多。 但在做报告的讲台上, 大吵大闹, 攻击对方抬高自己, 杨和李是唯一的一对儿。”——将他们不再合作后对合作的内容看法分歧归结为攻击对方抬高自己,形容为“大吵大闹”,这个用词也有失偏颇带有个人主观色彩吧?

"文革时到访中国的科学家不是很多。 但回到美国,全面歌颂文革时的中国, 杨是唯一的一个。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演讲,和中国当时的“革委会”领导发言没什么区别。”——科学家出于政治表态的杨也不是唯一的,他接触到的信息是经过筛选的,后来他也对此有反思,以一时的出于浪漫的不成熟的政治观点来否定其对科技落后的中国关心与实际行动,这个也是苛求了一些。

“杨是一个很有成就的物理学家, 但远谈不上‘一个洞见....巨人’。由在一线做研究的全世界最主要的物理学家的历次评选的--最伟大的物理学家, 杨先生连100名都进不了。谁是物理学的'...巨人', 还真是得听物理学业内的。”——杨的贡献最大的应该是杨-米尔斯理论对后来的规范场的奠基性贡献。这部分贡献被成为“Yang–Mills theories have a central role in the Standard Model of particle physics.”(Gauge Theories in Physics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你要是有那个所谓物理学家历次评选的排名,我很乐意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