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言《君问归期未有期》第二十四章春山

《君问归期未有期》第二十四章春山

1728年的春天,雍和宫春花绽放,跃上枝头的玉兰花,配着红墙绿瓦的建筑,将雍和宫打扮的像人间的天堂。

雍和宫外停满了各种官轿,旌旗招展,很多藏式的旗幡,像彩虹一样在风中招展,穿着官服顶戴的官员落轿后,互相问好喜笑颜开的朝雍和宫大门走去。

最后来到的一顶皇家大轿子落下后,从轿子中走下了穿着黄色衣袍的弘历,在他身后是穿着桃粉色公主格格服饰的义萱。许多穿着红色喇嘛服饰的黄教徒,恭敬的迎上来。

今天义萱非常意外被雍正钦点了,随弘历要参加雍和宫黄教盛事,西藏班禅活佛代表西藏献给雍正帝的贡品,一座三米高的铜佛在大佛殿落成揭幕的仪式。

自那天晚上义萱陪着雍正帝,说出了自己的困顿,雍正帝允许她十五岁后再念佛经,但是现在让是道徒的她来参加佛教盛事,是什么情况?路上弘历介绍了是藏传佛教的盛事,义萱就更不懂了。

其实那天听到义萱的吐槽,雍正帝心中反而是喜悦,娄近垣真的是处处的迎合朕心。

作为道教在京城的法师,他不但没有排斥佛教,反而开始研习佛书,还让娄义萱也读经书。他明明知道,娄义萱是灵宝天尊的人间化身啊。

当义萱说记不住佛经,雍正帝内心不由的一笑,呵呵,他知道义萱的聪慧,脑中能记得住万年历的日晷和星神图,那些可比佛经难记多了。

于是他不动声色的允许义萱的请求,但是却让弘历带着义萱参加佛教的盛事,温水煮青蛙,熏陶一下这个小神仙。

弘历出席雍和宫的佛教盛事,根本没有料到父皇主动让他带着义萱,他也非常的高兴。难道是父皇变相的表扬自己,上次带着义萱去大觉寺给雍正帝出气。

雍王府在雍正继位后,前半部分成为黄教的上院,只有后院是雍正帝的行宫。

后来行宫被焚毁重修后,雍王府改称为雍和宫,上院的一部分改为雍正帝行宫,但是黄教的殿堂都没有变,从西藏来的活佛章嘉呼图克图的行宫,就在雍王宫。

表面上人们觉得,雍正帝开始宠黄教,冷落了汉地佛教,只有弘历知道,父皇是虔诚的汉传佛教徒。

虔诚礼拜华夏佛教的雍正帝,给予藏传佛教极高的礼遇,没有把个人信仰放在国家利益之上。

用与宗教情感的交织治理国家,是雍正帝给乾隆的以身示范教育。从去年开始,清朝设驻藏大臣,代表中央监督、管理西藏地方行政,雍正帝先后派遣驻藏大臣百余人。

他给予黄教的很高的尊重的同时,雍正皇帝两手抓,一面对寺院限定人数、限定寺院规模、限定活动。同时毫不手软的打击叛乱,去年塔尔寺数千名藏族僧人叛乱受到严惩。

按照年班制度,达赖、班禅两年一次轮流入贡,王公贵族与各大呼图克图,按地区分若干班次进京入贡,清宫佛堂堆满了世所罕见的藏传佛教珍品。

穿着黄色礼服的弘历,双手合十 ,由20岁的第三世章嘉活佛献上哈达后,被众人簇拥到大殿的佛像前。

一米七八高的章嘉活佛,头戴黄色桃尖型的尖顶黄帽,宽额丰颐,右面颊下长有一个小包,身披褐色毛呢肩帔。

他给弘历献完哈达后,看着弘历身后跟着的义萱,同时大殿内酥油灯和松香的烟味中,一股冷冽的沉香味冲击着他的黄庭。

他看到义萱的异瞳后,身体微微一怔,再看义萱腰上挂着的香囊,一眼认出那是雍正帝的东西,慧眼识珠的他不动声色,将手中拿着哈达给义萱戴上。

“欢迎远方的来客,欢迎春山姑娘。”

弘历嘴角上扬的看着义萱,也没有解释,春山,这个章嘉活佛太会说话了。

隆重的藏教仪式开始,鼓号声响彻云霄,弘历是大殿佛像揭幕的主角。作为观客和异教徒,道徒的义萱聪慧的默默闪到人群的角落后面,最后她走出了大殿,只有一个太监跟着。

雍王宫她是第二次来,上次是给各个皇子的亡灵祭奠,义萱万万没有想到,这里居然是黄教的上院,还有活佛居住在此。

站在雍和宫的院内,义萱发觉不到一年,雍和宫好像新建了很多的建筑,曾经的那个与皇后相遇的小径被截断,一道红墙拦住了去路。

“这里不是通往皇后宫的路吗?”

“三世章嘉活佛领旨对雍和宫大殿改造。”跟着的太监回答。

“他什么时候住这里的?”

“是陛下登基的二年奉旨进京。”

“那个时候他就住这里了?”

“对,他是弘历贝勒爷的伴读,行宫就安排在雍王府的黄教院。”

义萱听到,感觉到雍正帝的用心真良苦,现在真人府的扩建也已经开始,原来他对待每一个宗教都很看重。

义萱随意的在雍和宫浏览,那些各宫殿值班的守卫,看着义萱身后跟着的是雍正帝跟前的太监,就没有阻拦。

义萱来到雍和宫西边,看到这里居然有一座关帝庙,供奉有武圣人关羽。义萱内心百感交集,给关帝烧香祭拜。

“他们藏传佛教寺院,也供奉儒家推崇的武圣人关羽?”走出大殿后,义萱问跟着的太监。

“对,藏传佛教尊关羽为护法神。”太监回答。

娄义萱眼见为实的看到,雍正帝的领导下,儒释教和各教派民族文化,在大清帝国的交融现象。

黄教主持的大殿的铜佛揭幕仪式结束后,众官员都道别弘历离开,弘历则来到自家的行宫别院和章嘉活佛喝茶。

看到四处无人后,弘历以为章嘉是被义萱的异瞳眼给震慑了,于是故意问章嘉活佛,“你说的春山之意可是,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哪里想到章嘉摇摇头一笑说,“不是。”

“那你的春山是什么?

“女冠子·春山夜静,一诗想到的,呵呵。”

“呵呵,你果然好眼力。”

弘历知道,这首诗词作者是五代女道士李珣,这个章嘉果然聪慧了得,一个藏传活佛,居然熟读了道家的诗书,用一个春山隐喻道出了义萱的身份。

“你没有不高兴吧?我带个道士来这个典礼。”

“没有,我非常敬佩陛下的治国治教方式,大统天下,百花齐放。只是好奇,她怎么没有穿道袍?”

“父皇允许的,平时不在道观,出入宫廷就穿格格的衣服。”

“这么小就被陛下和您看重,一定是有什么奇才,佛教她精通吗?”

“呵呵,她就是一个精灵子,要不是你考考她?”

不一会,弘历派人将义萱找来,正在观赏玉兰树的义萱被一个太监找到,来到茶室,她给弘立和活佛见礼后,立在了一旁。

“坐吧!”

一个太监端来一个矮凳,放在距离弘历黄花梨椅子十米远处,义萱行礼后,缓缓坐下。

义萱手里拿着几片粉白的玉兰花瓣,不停的放到鼻下轻轻的嗅着,顾不上接过太监递过来的茶盏。

看着义萱的小脸就和玉兰花一样,弘历调皮的问,“章嘉活佛喊你春山姑娘,你怎么想的?”

“春日春风春景媚,春山春谷流春水,春草春花开满地,乘春势,百禽弄古争春意。”

熟背道教诗篇的义萱,信手吟出全真教老祖丘处机诗歌,暗喻现今黄教为陛下看重,春意圣意正浓,而且今天在雍和宫,黄教敬献铜佛揭幕大典就是乘春势争春。

章嘉活佛听后,这个小孩子,看着人不大,又是女孩子,没有想到,竟然将今天自己的所做所为,用一首道教诗歌就说白了。

看着义萱才十一岁,又是道姑,佛经不一定熟悉,更不要说藏传的黄教了。章嘉活佛照顾义萱的年龄和门派,也给未来的天子显示自己,对于别的教派也有涉猎。

于是章嘉活佛就吟诵一首儒释道三教总,赠程洁庵的道教诗歌,来表明他们黄教被陛下看重,不是有意争春,而是他们黄教倡导,严守戒律戒规,注重持戒修行的结果。

“艮兑交重山泽损,戒人惩忿绝嗔痴。损之又损无惩窒,绝学无为入圣基。”

听到章嘉活佛引用道教的诗歌,不想和不同教派打嘴仗的义萱,异瞳的眼微微看向弘历求救,希望他说一句话结束斗诗和斗法。

那里想到,弘历手中端着茶也顾不上喝,眼神直溜溜的望着义萱,希望她回嘴,一副旁观看热闹不嫌事多的态度。

义萱深呼一口气,靠别人不如靠自己,自己代表道教,不能被黄教给比下去。她抬头看着章嘉戴着黄色的桃尖帽子,心中灵机一动,于是就借道教诗歌调侃。

“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义萱不卑不亢的直叙。

“呵呵,好,春山姑娘真是奇才。”

章嘉活佛主动鼓掌停止了对诗,没有想到才十一岁的道姑,对于黄教的发展这么熟悉。直叙黄教的兴盛,也是从其他教派的延伸出来的。

在历史上,黄教的格鲁派被葛举派的白教打压,甚至不允许四世达赖喇嘛的转世。直到一百多年前,黄教才在西藏发展壮大起来,那个黑暗艰难的岁月,是刻在黄教徒血液里的耻辱。

现在雍正帝治国是儒释道并行,虽然道教式微,不复从前朝代是皇家最尊宠的地位,但是以前在华夏的朝廷,道教是国教,是一家独大的局面。

章嘉活佛看到义萱这么小,就能夺得雍正帝和弘历的喜欢,看得出道教复兴的力量在博弈。他不想在弘历面前显出黄教与道教的有意识流的冲突,赶忙喝彩转移风云瞬间起的苗头。

在一旁看热闹的弘历,也是对义萱刮目相看,作为大清太子的他,被国师教育后才理清了,藏传佛教的历史和诸多的分支,可是义萱一句诗歌,就把黄教发展史说清楚了。

回到紫禁城的弘历,在御书房内,雍正的在批写御折,弘历请安后,汇报了雍和宫的大典情况,并且感谢父皇让义萱也去。

看着雍正质疑的眼神,弘历将义萱和章嘉斗诗讲给雍正听。雍正帝也是暗暗吃惊,义萱说读不进去佛经,没有想到她能和章嘉活佛对阵也不输。

“这个义萱果然有趣,那个章嘉已经二十岁,从小也是天才儿童,藏区的智者都说,他和元朝帝师八思巴有一拼。”

“所以父皇招他来京给我伴读,希望我在智力上不输给他。”

“天下聪明人多了,让他来京,就是想你能全面的掌握他,有时候,感情牌比战争有效。”雍正放下手中的笔,慈爱的看着立在御案前的弘历。

“谢谢,父皇教导。”

不久后,义萱给雍正帝守夜,雍正帝忙完后,喝着义萱敬献的茶水,装作无意的问义萱。

“雍和宫的大典有趣吗?”

“嗯,人多,花多,还有好多穿喇嘛教服的法师。”

“知道为什么让你去?”

“知道,”

“说来听听,”

“儒释道和谐共存发展。”

“呵呵,好,想读佛经了?”

“没有。”

“那你怎么和章嘉活佛斗诗,知道黄教发展之前,藏区是白教为大?”

“不知道。”

“不知道?那你还吟诗,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

“我看见他头上戴个黄帽子,就像桃子尖,就想到这句,夸赞活佛的才华拍马屁。”

“哈哈哈哈,你真是我的开心果。”

雍正帝一口茶笑的都要喷出来,章嘉活佛真是身在黄教中,太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了。没有想到义萱的诗,是看到他头上的黄帽子才即兴拍马屁所吟诵。

黄庭出自写经换鹅典故,此句借用王羲之的故事来写贺知章,盛赞贺知章书法的高超绝妙,赞叹他的性格特点和才华。

他们这场对诗,简直是牛头不对马嘴的妙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沙发 -mayoda- 给 mayoda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6:07:55

谢谢你的热心支持捧场!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7:34:17

哈这一集好有机锋。我这诗词和脑筋功夫跟不上的,感觉有点吃力。山阴道士是谁? -小乐即安- 给 小乐即安 发送悄悄话 小乐即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6:10:18

这篇确实是构思了一阵,不过还算自圆其说:)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7:33:59

我也吃力啊! -芊公- 给 芊公 发送悄悄话 芊公 的博客首页 (189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17:36:47

去搜索了一下春山夜静。 -小乐即安- 给 小乐即安 发送悄悄话 小乐即安 的博客首页 (1989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6:17:25

谢谢小乐,勤学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7:33:24

义萱至少是站对队了,让人松一口气:)娄近垣跟上一世的行医义父同样智慧啊!这集好多 -FionaRawson- 给 FionaRawson 发送悄悄话 FionaRawson 的博客首页 (224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6:51:49

呵呵,这个就言情,你知道我习惯上最后的主旋律的,谢谢高妹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7:32:55

这个义宣,机敏过人啊,当然也是机缘巧合,机锋不断。 -FrankTruce1- 给 FrankTruce1 发送悄悄话 FrankTruce1 的博客首页 (198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6:59:30

高见,谢谢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07:32:07

哎呀,没有了,我觉得能给义宣想出这么多机锋来才需要功夫呢:) -FrankTruce1- 给 FrankTruce1 发送悄悄话 FrankTruce1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10:13:06

谢谢你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10:30:00

这集边看边学习了,原来藏传佛教还有这些典故,很有意思,儒释道这个感觉儒不解决生死,只规范现世,跟那两个还是很有区别的 -浮云驰- 给 浮云驰 发送悄悄话 浮云驰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15:26:06

谢谢你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16:10:29

同意云儿,儒不是宗教。这一点似乎有区别。 -小乐即安- 给 小乐即安 发送悄悄话 小乐即安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16:57:38

我是先看望沙的这篇才去看小乐的文的,但是我没有评,是因为不敢妄评。 -吉明日- 给 吉明日 发送悄悄话 吉明日 的博客首页 (222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18:27:28

呵呵,谢谢,写雍正道教一段小繁荣前后的故事,感情线还是他儿子和义萱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18:56:43

你不是说雍正才是男主吗? -吉明日- 给 吉明日 发送悄悄话 吉明日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9/30/2025 postreply 19:06:31

以雍正炼丹故事为主 -望沙- 给 望沙 发送悄悄话 望沙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10/01/2025 postreply 02:06:44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