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ex Y. Grey
小说《婷婷:爱在哥本哈根》连载;上一节
艾米喜欢歌剧院的格局。舞台布景也新颖别致,是几个平台由楼梯相连,人物根据情况在某个平台或者楼梯上活动,不用改换场景。剧中的服饰显然费了心思,让人领略了莫扎特时代的风俗,包括贵妇臃肿的裙子是怎么在女仆的努力下穿上去的。艾米也喜欢某些讽刺的剧情处理,比如村姑们向伯爵献花,感谢他废止初夜权那段,献花人当中混有两个抱婴儿的妙龄女子,伯爵避开她们怨恨的目光。艾米和杰瑞坐在她从没体验过的靠前位置,台上人物的服饰细节、台下指挥的手势都历历在目。初进场艾米还想,杰瑞订这么贵的票,必是夫妻的特殊日子,不料婷婷不能来,由她代替,有点受宠若惊。不足的是演唱本身。上半场有两处偏离乐谱,出品人擅自增加了花腔,在近处看演员扯着嗓子,展示并非莫扎特本意的情绪,很别扭。到了下半场,又有几处类似的、听着刺耳的改动。到了第四幕,像挖掉了宫殿一角的基石,他们干脆删了芭芭瑞纳的著名咏叹调。演出结束,艾米忍不住提起这些异常。杰瑞说有几处稍感别扭,不记得是哪些,也不知有删节。不过,总体很带劲,很多唱段他都喜欢。他还有个小意外。后半场苏珊娜和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夜风颂”,他看一个好莱坞老电影时听过,很惊艳,心想哪位音乐家为这个讲越狱的电影写了如此动人的插曲。“我太无知了!”出了歌剧院,迎风走在砖石路上,杰瑞搓着手说。艾米略感失望,这回是对杰瑞这个人。本以为他博学多才,谁知连《费加罗的婚礼》也没听过。杰瑞觉察了她的情绪变化。两人在歌剧院附近一家餐馆吃晚饭,对坐桌前,他有点羞愧地说,对歌剧了解太少。“但我有个好处,像剧里的费加罗,不确定的事就不刻意反对。所以,尽管接触晚了,不至于终生错过。”晚餐无甚特别,艾米有印象的,是话题不知怎么转到了同性恋人。杰瑞又提起那两位穿露肩连衣裙的女士。先说他不是对两位金发美女有浪漫情怀(虽然这不干我事,艾米想),也不是对她们的隐私有不正常的兴趣,而是拿她们做假设。“即使两人都有萨福倾向,而且相识多年,深爱着对方,如果有一方被世俗约束,抑制了天性,也难成为情侣。”“所以要开明,”艾米说,“不确定的事,就不刻意反对?”“正是。”“如果有男人追求你,”艾米忐忑地问,“你会考虑,而不是断然拒绝?”“是的。”杰瑞犹豫了一下说。
吃完饭,杰瑞送艾米回旅馆。艾米想请他进套间,听那段被删掉的咏叹调。手机上网就能找到,但外面吵,套间安静。只是怕他误会,以为要兑现“明天我是你的”这句诺言。其实艾米累了,杰瑞也比早上少了魅力。即使进了套间,她也不会忘情。“那么,明天见?”她对杰瑞说。“嗯。”他答应着。“你有话想问我?”“是的。”杰瑞说,“请别介意。白天忘了提。你跟男朋友之间,如果有金钱瓜葛,请保护自己。”“金钱瓜葛?”艾米笑了,“哪有钱!我跟朋友拼凑创业(他没参与)。他比我还差,背着学生贷款,勉强交房租。谢天谢地,我和他没瓜葛了!”她想想又说,“你就想提这个?其实你是好奇,我不像有钱人,怎么住这么豪华的酒店。”“不懂的事,”杰瑞说,“不敢乱猜,你也不必告诉我。”“没什么秘密,”艾米说,“忘了说而已。”原来她参加一个综艺活动,有奖竞答,得了奖:哥本哈根十日游,包双人的机票住宿。“厉害!”杰瑞恭维说。他问是否像电视上的,主持人念完题目,几个选手疯狂按键,其中一位抢到了资格,喘着气答完了,主持人刻意等几秒钟,观众都不耐烦了,他才大声说:“答对了!”“没那么夸张,”艾米说,“就是社区的小活动,有赞助,所以设了奖。电视台本想录一录,也许不够刺激,放弃了。”“那么我不能目睹你答题的风采了?可惜!”杰瑞说,“但你还是很厉害。”“运气。几道难题涉及文学、音乐等,我相对熟悉,如果是体育、政治、流行歌曲,就不行了。”艾米叹口气,又说,“得奖那天,高高兴兴找德明,想给他一个惊喜,结果碰上他和黛丝在床上。后来还想,偏偏是黛丝,若是别的女人,我肯定拉上黛丝,不至于一个人。黛丝最向往豪华的旅行了。”“活该她享受不到,”杰瑞说,“也失去了在旅行中爱上你,在无拘束的环境里向你表白的机会。你知道,有这种可能:黛丝一直倾慕你,但不自知;她有种渴望,你拥有的,她也想要。”“包括我的男友?”艾米笑笑。“包括他。”杰瑞也笑笑,说,“纯属想象,你别介意。”“不,你说的有道理。若她跟我表白,我肯定不知怎么办。”“你是说,不排除喜欢上她的可能,在假设的前提下?”“是啊。幸亏是假设。我跟黛丝也翻篇了,太好了!感谢你的开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