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风光3:阴,下午小雨
早晨出了点状况,不小心把腰闪了,以为要做滑杆下山了。在床上趴了20分钟,又被胡乱按摩了一通,吃了两粒Aleve,勉强缓了过来。现在出门Aleve 是必备药品。
今天是在黄山的最后一天,我们要翻过光明顶,从前山下山,走到迎客松,九公里的路程。最后在玉屏索道乘缆车到山下。黄山前山以雄伟壮丽著称。沿途山势险峻,奇峰突兀,谷壑深邃。著名的天都峰、莲花峰与迎客松都位于前山,是黄山的标志性景观。
从狮林大酒店出发登光明顶,路程虽不算太长,大约半个小时,但一路石阶陡峭,走起来仍颇为吃力。
黄山的云雾变幻莫测,随时随景。或轻纱般飘散,若隐若现;或如潮水般翻涌,气势磅礴。
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 1,860 米,是黄山第二高峰,仅次于莲花峰。因山顶宽阔平坦,日照时间长,故得名“光明顶”。光明顶之巅,耸立着黄山气象台,圆形大球里面是气象雷达,如今成为游客眼中的地标景观。而在我心中,却承载着一段久远的记忆,44年前曾在气象台的招待所住过一晚,那时条件简陋,睡的是大通铺,却别有一番滋味。
听见两个游客的对话:"在光明顶上看见了啥?","看见个球”????。这话没毛病。
远眺莲花峰:莲花峰在云海间巍然耸立。峰体层层叠叠,宛如莲瓣舒展,高低错落间尽显雄姿。
远眺鳌鱼峰:鳌鱼峰宛若巨鳌昂首,雄健有力。峰顶奇石形似鳌鱼驮着一只金龟,随巨鳌负重而行。
远眺天都峰:峰体陡峭挺拔,石壁如削,气势凌厉,仿佛天地间的一柄巨剑。
途中小憩:在山风拂面的凉意中,拿一支造型别致的文创冰棍,慢慢品尝。清甜的滋味透着清凉,不仅解了爬山的疲惫,也为旅途增添了几分轻松与新鲜的乐趣。
前山风光:从光明顶开始一路沿着石阶下行,视野逐渐由开阔转为雄奇,山势渐趋险峻,前山的雄伟气象扑面而来。
前山的路:前山的山路多为石阶,陡峭而蜿蜒。不过,想来黄山的朋友不必望而生畏—每迈出一步,便有奇松怪石、云海美景相伴,山势雄伟、气象恢宏,让人感受到无与伦比的壮观与震撼。
烟雨迎客松: 到达迎客松时,已经开始下雨。黄山的迎客松,历经风雨而屹立在前山的险峰之巅。烟雨蒙蒙时,松枝被细雾缠绕,若隐若现,仿佛仙客来访,轻轻拂过山谷。古老的松干盘旋挺拔,枝叶舒展向外,似在迎接远道而来的游人。烟雨与奇松交相辉映,让人感受到黄山的灵秀与柔美,也赋予迎客松几分仙气般的神秘魅力。
告别黄山:山虽远,意犹存,告别黄山,却仿佛留下了心中永恒的风景。
这次未能攀登天都峰,因为要等天气暖和一些才开放—唉,想法未免有些保守。黄山,是一生至少要来一次的地方,而我已经来了两次,算是超额完成了任务。只是相比之下,44年前第一次登黄山的经历,给我的印象更深、更为惊艳,多种原因造成的吧。
晚上在一家徽菜馆庆祝黄山之行顺利结束
点了两瓶黄山特色啤酒。可惜口感淡而无味,让人忍不住感叹:安徽人似乎并不擅长酿造啤酒。不过,倒也无妨,山中的壮丽风光与登山的疲惫消散,更胜千杯美酒。
今日挥手告山行,
心随群峰入云情。
无限风光虽暂别,
黄山壮丽永长青。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