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的冬至

来源: 2025-01-13 15:31:29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下雪的冬至
今天是冬至,纽约迎來了今年第一场雪。早上起床,只见窗外面白茫茫一片,雪花还在飘,没有风,任凭他们在天地间轻盈起舞,没有一絲声响,累了,就优雅地睡落在地上,歇息在草木上。
人们喜欢白雪公主,把对她美丽善良的赞美移殖到了对雪的喜爱。有雪的地方都不缺浪漫。在影视作品里不乏热恋中的男女在雪地里留下两行深深的脚印,欢乐的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打闹,四脚朝天make an angel。
雪也激发了诗人创作灵感。看大诗人李白是如何描写雪的: “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宋朝张元把雪比做玉龙与天神大战时落下的鱗片“战死玉龙三百万,敗鳞风捲滿天飞”。 
雪洁白一尘不染,常用它象征公平公正。有出老戏叫“窦娥冤,”也叫“六月雪”,受到冤屈的窦娥申诉无门,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发出“天问”,“老天爷要是相信我是冤枉的,能不能下一场雪证明我的清白。”  那天是仲夏六月天,突然烏云密怖,下起了鹅毛大雪。而且“雨雪三日不霁。” 时至今日,还有人相信不该下雪的时候,下雪一定有了冤情。
雪是白色的,在汉语里“雪”还有洗刷、洗白的意思。文革后我们常说“平反昭雪“,”昭雪“就是纠正错误,洗刷不实之词给受害人恢复名誉的意思。还有“雪耻”,“雪恨”一类的成语。岳飞的“滿江红”中有一句 “靖康耻,犹末雪,臣子恨何时灭。” “雪耻”就是洗刷耻辱。有一个成语改错的节目说不少人把“报仇雪恨”写成报仇血恨”,它听起來更狠一点,但失去了原来的意思。
雪说到底竟是一种自然現象,它来自於水,最终化为水,溶入大地。在农事諺语里有“瑞雪兆丰年”一说,雪能带來丰收。讲英语的人也能接受 “A good snowfall promises a bumper harvest”的说法。但在他们的语意中snow" 雪”並没有多少隐喻。頂多形容一个人的皮肤像雪一样白。“snow white”, 他们有时用snow比喻美好的东西蒼白脆弱,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就像太阳一出,雪就退去一样令人惋惜。美国人不在乎“雪”与农业收成有什么关係,他们己经不靠天吃饭了,冬天里他们最期望的是有一个white Christmas.  圣誕节那天能下一场大雪。
今天是“冬至”,意外的巧合,下了一场雪。至於白色的圣誕节几天后是否会到來,只有气象官员知道。
此时雪仃了,太阳從云层后探出头來,西边露出一大片兰天,慢慢扩展开來,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难道美好的东西真的像雪一样难以持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