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见闻10 巴林印象(下)
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
离开巴林堡,我们直奔麦纳麦著名的宗教建筑艾哈迈德•阿勒•法塔赫大清真寺(Ahmed Al Fateh Grand Mosque)。
在网上看过她的相片,背靠棕榈树和一片大海,肃穆庄严的白色建筑物,与湛蓝无际的大海交相辉映,显得纯洁又宁静。
麦纳麦大清真寺神职人员非常热情,真诚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非穆斯林游客入寺参观,在他们看来这是传播伊斯兰教的好时机。
进大清真寺,着装要得体。上衣要盖住肩膀手臂,裤子必遮住膝盖和小腿,不能穿透明衣服。女性要裹住头。若发现游客衣着不合要求,清真寺神职人员会为游人免费发放带帽的阿拉伯长袍。
换上一身黑色长袍,黑帽包住头部,脱掉鞋子,从头到脚一副阿拉伯人打扮,看来看去自己还是不像真正的穆斯林。
一行人进入寺内,一神职人员已在礼拜殿大厅等候。来着不同旅游团的客人有不同专职人员接待。
据神职人员介绍,麦纳麦大清真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玻璃纤维圆顶。清真寺的建筑材料精益求精。祈祷大厅的大理石石柱和地面瓷砖来自意大利,铺在瓷砖上的巨大手工地毯源自印度。清真寺内没有奢华雕塑和绘画装饰,注重的是优质建筑材料营造的简单纯静的氛围。
礼拜大厅后墙正中处的木形拱门,在阿拉伯语中叫米哈拉布,英译为“壁龛”。她代表伊斯兰圣地麦加所在的方向。寺内的抽象图案,每一圈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圣地麦加。清真寺领拜人,率众穆斯林祈祷时,必面向米哈拉布,即面向伊斯兰圣城麦加。
一行游人席地而坐,听神职人员布道伊斯兰教。安拉,阿拉伯文Allah的音译,又译为“阿拉”,伊斯兰教至高无上的神。真主安拉是属灵的存在,人不可凭肉眼看见。信徒们通过礼拜祈祷形式与安拉产生心灵沟通。自我标榜是伊斯兰教徒的人,若不恪守《古兰经》就不算真正信徒,去世后一样下火域。唯虔诚遵守《古兰经》、真心信仰真主的人,才称得上名符其实的伊斯兰教徒。
神职人员一脸严肃,我却走神了。中东的恐怖分子有没有读过《古兰经》?他们算不算真正的伊斯兰教徒呢?他们的归宿是火域吗?
虔诚的伊斯兰信徒根据太阳位置决定祈祷时间,每天祷告五次。日复一日。净身静心向安拉祈祷,伊斯兰信徒不可缺少的信仰仪式。
“Assalamualaikum”我鹦鹉学舌般跟神职人员学了一句阿拉伯语,阿拉伯人见面时的问候语“你好!”。如果咬文嚼字直译,此句应译为“和平降临于你”。阿拉伯语夹杂太多宗教元素,似乎比中文更难学,问候语还夹杂着深奥的和平寓意。寻常一句问候似乎也从另个侧面说明,和平在阿拉伯人眼里举足轻重。和平氛围和平和心,乃是虔诚伊斯兰教徒发自内心的向往和追求。
出得祈祷大厅,欢送我们的是清真寺事先准备好的宣传伊斯兰教小册子。有阿拉伯文和英文的,还有中文的。伊斯兰教潜移默化的渗透力无孔不入。
巴林最后一站,麦纳麦传统市场(Bab el-Bahrain Souk)。
从飘渺神秘的神之世界转换到世俗烟火的人之现实,氛围截然不同。麦纳麦传统市集熙熙攘攘人气旺盛。
或许曾是欧洲和波斯人的殖民地,集市物品明显可见波斯文化艺术的影响。别具一格的玻璃器皿、铜制品、和玉石制品,色彩鲜艳做工别致,每件都是很有特色的艺术品。巴林的阿拉伯服装艳丽多彩,与简单的阿拉伯大袍有天壤之别。到处是各种果仁,阿拉伯椰枣,香料,还有藏红花等。当地人特别热情,一定要塞一块桂皮给我尝一下。阿拉伯桂皮很香,还带一丝丝甜味。当然价格都不便宜哦。
集市里黄金饰品店特别多。阿拉伯人钟爱黄金,黄金在他们眼里象征着富贵高雅和幸福。
在黄金店里大开眼界,金链金戒指金手镯金吊坠金耳环金片,各种常用饰品应有尽有。还见识了黄金头饰和黄金腰带。大号的金项链,估计至少有一二斤重吧。黄金饰品的式样五花八门,或镂花或镶钻镶珠或彩釉。豪华淡雅简约,各种风格都有。金光闪闪一大片,看得我眼花缭乱。
没想到巴林人这么富有。黄金店里顾客人来人往,生意兴隆。价格肯定不菲。囊中羞涩,不好意思问价钱,有意思的是买金饰品还可以讨价还价。
逛了一大圈,先生不见了。他不想陪我东走西逛费脚力。约好在大门见。人呢?导游马丹悠哉悠哉在餐馆独享美食,“你去集市门口警察局看看,如果走丢了,一定会在那里找到。”
警察局办公室里,几个警察在说说笑笑,“你先生在市场呢,不用找,一会儿他就出现了。”警察果然神机妙算。
傍晚时分回到船上,泡一把暖暖的按摩浴。在甲板上回望巴林时。麦纳麦已淹没在晚霞云烟里。
又是一顿餐馆大餐,鸭子,煎鱼块,和虾面。吃饱喝足后,戏院欣赏现代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