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56. 远“嫁”加国)

来源: SUDreamers 2024-02-10 17:50:40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15337 bytes)

话说罗玉洁一直想嫁出国。现在网络上都在说“润”,那时候何尝不是如此?罗想,别人要么有财力办投资移民,要么有专长办技术移民,要么有七大姑八大姨能帮着办个什么团聚,而一个女人,但凡还有些姿色和青春的尾巴,赤手空拳也可以把自己办出去啊!她还有些英语基础,至少能看得懂简单邮件,于是网上、报纸上瞄准了好几个在京老外。先后聊了几个没成,又聊了一个澳大利亚德国后裔瓦尔特,这个是最有戏的。后来怎么样,就没听罗玉洁说起,她是电话也不接,短信也不回,电子邮件更是杳无音信——估计多半是嫁走了。又过了大半年,我和几个朋友有一次在三里屯的一个酒吧外面坐着喝饮料、聊天,正好有一个也认识罗玉洁的朋友捅了捅我的胳膊,示意我往旁边看去。一看不得不了,世界真小,那不就是罗玉洁吗?她身边还坐着一个老外。估计那就是瓦尔特?

我们知道此时的罗玉洁已经功德圆满,因此多半不肯再和知道这些底细的老朋友联络,因此没有主动跟她打招呼。

又过了许久,罗玉洁终于又和王闹联系上了,他们是闺蜜,断不了的。不知怎的,罗玉洁的确跟瓦尔特去了一趟澳大利亚,但是很快又回来了。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她还是不罢休,最后忍无可忍只好走了那一条让她放血的路——先跟老公离婚,再花28万人民币跟王闹办了假结婚,出镜前先付20万,落地后再补缴余额八万。她心疼得很,老说贵,但是王闹说这是“一托俩”,连她母子甚至前老公一起都办了,为了儿子的前途,当然很值。因为是假的,所以二人的“婚礼”和“蜜月”办得有模有样,比真的还真,一起去苏州杭州旅游一趟,照了很多像;又办了十桌宴席,请了很多亲友;还找一个朋友家的卧室照了搂搂抱抱的情人照,那王闹虽有一百个不情愿,但看在钱的份上也要强壮笑容,俗话说:生活不易,全靠演技。这些照片都是拿给加拿大大使馆移民官看的。因为筹备细致,那加拿大移民部的葫芦官倒是拒了不少真结婚的,而这假的却一眼不眨地就批准了。

等罗玉洁到了加拿大温哥华以后,那八万余额迟迟不给王闹。王闹是个好面子的人,不好意思总催,而罗又是个很赖皮又会哭穷卖嗲的女人,总说自己已经倾家荡产,且孤儿寡母,以后打工挣了钱慢慢还。于是,久而久之,王闹也就放弃了。罗等于花了20万人民币办了个母子全家移民。

这些内情罗曾嘱咐王闹一定要烂到肚子里,不要跟任何人说。可是那王闹的嘴能把助门吗?早就一五一十全跟我说了。因此我在温哥华再见到罗时候,从来都闭口不谈,从不打听她怎么来到的温哥华。她愿意分享的只有她来到温哥华以后的故事——

罗虽然是国内名牌大学出身,但有个优点就是能屈能伸,因为她毕竟是农村苦孩子出身。人在加拿大,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也谈不上什么天之骄子,满大街都是UBC、SFU毕业的,有什么可以嘚瑟的?她没有奢望,凭什么国内名牌大学毕业出国就一定要做白领?老公去世后,儿子也上了多伦多大学,她自由了,情场上没少折腾,但她绝对不含糊,亏肯定不能吃,便宜一定要占。先是网约几个年轻的老外,一见面凡是约她去星巴克的,她喝了咖啡以后就不再约见;而带她去餐馆点的都是便宜菜的,她也不会再见面。这些人花钱如此小心,不是拮据就是小气,女人嘛,要么图钱,要么图性,要么图感情,如果一条都不沾,的确是浪费时间浪费感情。后来又约了一个大十岁的老头儿,那人自称是UBC大学资深文学教授,她网上一搜,还确有其人,网上甚至连此人年薪都发布出来了,17万加元。老头儿其貌不扬,她没感觉,因此毫不含糊,初次见面就把老头儿约到大温哥华地区本拿比的铁道镇商城,买了两双鞋,结账时候让老头儿走前面。老头儿不好意思不埋单,乖乖地掏出信用卡。那人也不是省油的灯,既然他当了冤大头,就要赚回来,当晚就要拉罗上她家过夜。罗婉拒说儿子从多伦多大学刚回来,不合适,因此拎着两双新鞋乘天车自己回家了。后来也没再和那老头儿见面。出来一趟,硕果累累,一点便宜没让老头儿占,却赚得两双新鞋回家。

后来她又通过教会的引荐去养老院和临终关怀医院做义工,认识了前面提到过的英国人安德鲁。话说安德鲁本已被医生宣布“死刑”,谁知可能因为和罗玉洁堕入爱河的缘故,癌细胞竟然奇迹般地消失,经医生同意,宣布可以出院回家了。

很快安德鲁就跟罗玉洁办了结婚手续。安德鲁给罗玉洁投了小小一笔投资,使得罗能去上职业培训学校学了按摩技术,后又去香港人开的按摩院打工。没多久自己又跟一个姐们儿合伙开了自己的按摩院,一个月能有五六千的收入,但是还要交房租。她说,打工有打工的好,就是甭管刮风下雨、有客无客,老板要保证基本收入,有客人再提成,所以风险是老板的,不好处就是毕竟人家是老板,总要有受气的时候,而且不能做些“歪门邪道”的额外事情便于多捞些小费;自己干有自己干的好,生意是自己的,但是总要担惊受怕,客人多的时候接不过来,但是一逢刮风下雨,一天都没一个客人,自己又干着急。而且,跟人合作,自己卖命干,还要跟人分钱,赚的时候还是心疼。没多久,那个姐们儿主动退出,自己单干去了,租了理查兹大街的一座高级公寓里的套间,再多细节,对罗守口如瓶。

罗很有心计,合伙人没了,却多了一个竞争对手,所以一直揣摩那姐们儿生意如何,是否单飞以后更红火了,看她租的地点是理查兹街的高级公寓,寸土寸金的住宅区,房租肯定不低。她在报纸上看到了那姐们儿的广告,于是让老公安德鲁冒充客人打电话,特意问除了正规按摩外,还有没有什么额外的服务,有没有“happy ending”(快乐结局,暗指打飞机)。谁知电话那头连忙答应:当然会有“快乐结局”,保证客人绝对满意。至于罗自己是否提供“快乐结局”,她从来笑而不谈。

说起老公安德鲁,罗逢人总有说不完的话。我还电话里问过罗,安德鲁和她能过得来吗?罗回答:“其他都好,就是他总要kiss(吻),我受不了。你看,你进家他要kiss,你出门他也要kiss,你起床了他要kiss,你上床了他也要kiss。俺以前那个死老公可不这样,就是拉拉手都不多。嘿嘿。”我又问他,他比你大那么多,是哪一点让你最喜欢他?罗回答:“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那张脸!”

她这么一说,我在王闹家十几个人聚餐时见到安德鲁才注意查看,这老先生确实棱角分明,有斯巴达克斯一般的侧面,虽然年过七十,但不显老态,且文质彬彬、谈吐优雅,一副英国绅士作派,都盖过了王闹的加拿大“干爹”。罗英语还达不到深刻交流地步,但是不妨碍二人对视时那种情意绵绵。十几个人聚会,他俩还看不够对方,罗时不时趴安德鲁大腿上腻味,说什么让安德鲁改遗嘱之类的话;那安德鲁目不转睛对着罗,一脸真诚。起初不知他二人说什么改遗嘱的话,后才听罗解释说,因为她和安德鲁女儿不合,经罗的软缠硬磨,安德鲁下狠心和女儿断绝了往来,并修改遗嘱,将罗列为他唯一的财产继承人。我们心想,这么有心计的女人,焉能搞不定一个英国老头?

罗知道,国内人一部分亲友以为她在国外很风光,另一部分则相信她一路靠男人,知道她底细的还会传些闲话,把她说得很惨,说她在加拿大已经沦落为按摩女郎了,而国内的老同学都是211、985大学教授、系主任、什么“学科带头人“了。不过她现在不管这些。她来微信电话说道:

 

“我现在不在乎这些了。如果你在乎,一切都重要。如果你不在乎,一切都不重要。我来加拿大干嘛呀?不就是为了活得自在吗?我现在有老公疼我就够了,我还有自己的一套小公寓没贷款,出租了,现在住的老公的公寓将来也是我的,他女儿一分捞不着。我又不需要活给别人看,国内那些人怎么说随她们去!我相信,她们活得还不如我呢?光我知道的就有三个老同学还在向人借钱。你说她妈的,这些人不是分裂人格是什么?一边到处吹牛X说自己几套房子,多么成功,一边还在借钱。都60的人了,还活得那么惨。

“你看我现在信主。我知道自己不完美,但我跟你们接触我至少不装X。你们说我真信主也罢,假信主也罢,我一个女人孤儿寡母也不容易,都是生存逼的,反正我也没害过人,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而且那些去教会的大多都是有毛病有罪的!正常人谁去教会?我告诉你,我在加拿大遇到的最奇葩的人全是在教会认识的!别以为去教会就怎么了,我觉得好笑,有的牧师连自己祖孙三代基督徒都成了炫耀的资本。其实这世上有多少真好人?好人只是在你没威胁到他的利益时才好!社会越上层,越是男盗女娼,尤其在中国!你有没有看《沈冰自述》?我建议你看看。你看看央视里的那些人,几乎没一个好人!那些女主播,占尽了社会最好的资源,不还是一门心思嫁豪门、攀附权贵吗?你说,那站街卖淫的女人叫妓女,而那央视那些女主播还有那么多女戏子争当中南海情妇又叫什么呢?

“我是个来到世间就一无所有的女人。你也会说你一无所有,但是我家在农村,本身就比你们城里的起点低很多,所以才指望高考改变命运。但是即便高考成绩,还叫人冒名顶替了。你说这他妈的什么世道?这世界哪里有公平?我至今得到的一切,没有一个是天上凭空给我掉下来的。你看那沈冰,从小到大上帝这么垂青,一路保送不说,进了央视又进了政法委当厅级干部,天上掉下来的太多了,所以老天爷就要全收走!我就这点资源全是自己辛辛苦苦挣的,所以目前看来我晚年应该不错。养老的钱够了,而且我去养老院、临终关怀医院做过志愿者,感触颇深,觉得养老福利方面,加拿大政府还是指得上的!

“我知道你能写。我既然跟你说了这么多,就不怕你写出去。只要求你把我名字换换,老家换换,上过的大学换换。”

听罗这么一说,我找了《沈冰自述》看了。 早就听闻此书,但一直以为是香港街头小报之类的噱头之作,因此一直没有关注。经罗推荐,一口气看完,觉得此书来头不小,书中暴露的中国官场和权贵阶层、央视和名利圈内幕,决非圈外人可以想像。平头百姓的身份,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敢情那影壁的背后,竟全是男盗女娼的丑事。领教了这部旷世奇书,总体感觉是庆幸离开了那个黑暗、堕落之地——虽说哪里都有真善美假丑恶,但是我敢说地球上的文明法治国家,估计没有几个比那里更甚了。  

人在海外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民风淳朴的小镇,享受岁月静好的生活,确实明白了为何那个社会中的权贵人士、精英人士即使捞够了钱也要不遗余力将家属都移民海外,因为他们都深知:那捞金之地终究不是安身之地!两千年封建社会中“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今天的中国又何尝不依旧如此?书中除了沈冰自己和一拨央视闺蜜,还有那号称央视的芮才子,还有一干各级官员,以为抱对了大腿,顺风顺水,私心膨胀,不知见好就收,最后登高跌重、身败名裂。正如《四世同堂》中冠晓荷所说的,“我看明白了,如今这世道除了当官和做戏子,干其他什么都发不了!”今天的中国和民国时期相比,何尝不依旧如此?有人说,老天爷有眼,让习上了台。铲除异己也罢、政治清洗也罢,反正让一批男盗女娼者全进了大狱,那些年打虎拍蝇,颇得人心。但是,守着茅坑打苍蝇,永远打不干净啊!你越打,于是越有人认同应该捞够了就“润”的道理。

做临时的好人容易,做一霎那的坏人更容易,但是在不公平的社会中,在无数次挫败和委屈中也能保持善良和纯真,而没有反社会的心理,却是比较难的——但是在加拿大容易一些,因为这里没有你的中国老同学,没有亲朋好友,没有人向你借钱,没有人给你发婚帖和满月帖,没有人打听你境况,没有聚会时候打车、泊车时候微妙的攀比;有的只是交往起来蜻蜓点水般的其他族裔的邻居或同事。罗能倾诉她的人生,其实也希望幻化成我的文字给世上留下点痕迹,让人知道有这么一个农村姑娘的一路打拼;她不知道,我和我周围熟悉的朋友,其实也没有谁比她更顺。那些顺丰顺水的人,比如正在辉煌期的芮才子、沈冰之类,自然不屑于和我们来往,我们自然也不肯和他们有交集。人都是这样,都愿意交一些同是天涯沦落人。    

预知后事,请看下回。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