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还是多伦多:久居温哥华重返短登城市多伦多,观众生相感慨万千

来源: SUDreamers 2023-07-26 13:20:16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6380 bytes)

那年杏花微雨,我在家中、三里屯某酒吧和首都机场分三拨告别了北京的亲朋好友,拎着两个箱子飞到了温哥华。一下机场一股一生未闻到过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给我极大的震撼。

在温哥华有老朋友接待,在他温哥华市中心英吉利海湾的公寓中住了十天。他们倒是希望我能落脚温哥华,但是有很多朋友劝我也去多伦多考察考察,他们看我北京的朋友众多,猜想我一定会喜欢热闹非凡的多伦多。

初到多伦多感觉不是很好,尤其有了温哥华的世外桃源般的经历——一是到处是毫无美感的斯大林式的建筑;二是除了湖边一带,整座城市明显没有规划;三是居民住宅独立屋或半独立屋太多的砖瓦老房,论造型和美感没法和温哥华的木头建筑无法相比。

但是我在多伦多的一个月,却结识了一批新的朋友,临别时还有些依依不舍。

后来又有两次重返多伦多,故地重游、睹物思人,还有些美好的回忆。

这次重返多伦多,感觉人更多了,人种更杂了,如今的多伦多成了世界上最多元化的城市,几乎世界上所有人种这里都有,整座城市49%的人口出生在加拿大以外。整体感觉貌似比纽约还多元化。

有几个观察值得思考和研究——

一是市中心满大街熙熙攘攘、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却极少听见一声按喇叭的。有一天一整天我只听到一声按喇叭声,而且很短促;其他几天一声未听到,也未见路怒现象,更不见追尾、抢道。全世界这么多文化背景的移民来到这里聚居,却融入得这么和谐,不得不赞叹城市的管理水平。

二是这么多外来移民,可谓三教九流、鱼龙混杂,但是大街上跟各等人种擦肩而过,各行其道,不见摩擦和冲突。网上得知,多伦多的治安居然排在全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丹麦荷兰。这是不是很耐人寻味呢?



广场上下国际象棋的年轻人。


阿拉伯族裔的文化节。


偶见警车,但不见美国那种司空见惯的警笛齐鸣、警匪交火的场面,处处一派和谐。


发达的公共交通,地铁、轻轨、公交车能把你带到任何一个目的地,基本不需要开私家车。



书店里带狗看书,没人撵你走。你完全可以把书店当作图书馆。


街头流浪汉,与狗相依为命,还不忘记日记的好习惯。


多伦多的“时报广场”——央街和当达斯街广场。


送餐的小哥。


地铁上织毛衣的妇女。


地铁上阅读的妇女,一看便知是阿拉伯文。


地铁上又一位织毛衣的妇女。


川菜小吃店的印度顾客。


川菜小吃店的又一对印度顾客。敢情印度人爱吃辣。


街道边摆玩肯尼娃娃的女子。


行乞的流浪汉,只要二元,却无人携带现金。


商场里席地而坐读书的少年。



傍晚还在收集落叶的年少环卫工人。



公园边躺着的一个人,蒙着毛巾被,不知是死是活。一个人要是孤苦伶仃、无一亲友,这就是最后的结局?



唐人街华人男、黑人老婆和他们的女儿。异国鸳鸯在多伦多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地标建筑的标语,可见城市的包容度。只要不犯法,你做什么都没人干涉。



皇后街一到下班以后便满是户外餐饮的男男女女,好不热闹。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