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游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拖延了几周,我终于成行再次游览了纽约现代艺术馆。
moma还是一如印象中那么宽敞明静。 我从五楼开始浏览它的重要馆藏。大约从1920年它开始建馆, 最初收藏的就是毕加索,马蒂斯,塞尚和梵高等四位, 后又陆续收藏莫奈等其他现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我很欣喜地一幅幅看那些大画名画,仿佛再次造访老友似的。 人说经典永流传。那些画在moma收藏了近百年了, 我在纽约十年,也只是第二三次看它们。它们还是那么美那么震撼。
我上回是跟美术老师跟同学集体来参观的,差不多五六年前。 时间过得快。那会儿,很多当代的艺术品不懂,依赖老师讲说。 我看见马蒂斯等的画觉得我是唯一熟悉理解的东西。因为是古典派, 或者说在二十至四十年代印象派和立体派曾是新事物。 到2015年它是经典。到2023年它还是经典。 而我已经接触了更多当代艺术,特别是美国装置艺术, 其他多种艺术形式了,不会觉得moma的很多当代展品突兀。 我会在想,它有什么新的思考,新的表现形式。我们作为现代人, 不能老吃祖宗留存。当今多媒体世界这么发达, 当代人的脑袋肯定能想出创作出新的艺术品, 能更古长存的跨越时代的好作品。
结果,我就被上了一课。 它是由列侬的爱人小野洋子创作的视频作品。 它是拍的一位男士的裸臀后部及大腿段后部。它在不停的颤动, 仿佛是性交时着意拍下的瞬间,过了一分钟肌肉群松弛了, 你能看到睾丸的一部分。我看了一会儿觉得有些难受退出观影间。 但过了几秒,我似乎领悟小野洋子要说什么了。 她在记录生命的原动力,在讲荷尔蒙的释放是一种美,生命力的美。 我有点理解列侬为何会跟她在一起。他们彼此猩猩相吸, 理解彼此对美的各种表现形式的表达。
moma还有很多视频类艺术表达。毕竟现在是三维四维的时代, 应该鼓励年轻艺术家的各种艺术表达形式。 我见到许多学艺术的学生, 有的甚至是手持塞尚的艺术专册或莫奈的画册一边看一边读, 若有所思,很好的方式。我因为不喜欢下载app客户端, 基本是静观观众。我若听博物馆的录音英文画作介绍, 有些字句会听不懂。 即是要学习艺术品知识又是学英文里跟绘画艺术相关的词汇。 双重工作,有点累。我就是读墙上的画作介绍。
博物馆有一个展室特别有纽约旧影像站。很多宝贵视频。 我看到110年前曼岛环岛游就有蒸汽轮船载客游览。 又看到从罗斯福岛通到曼岛猪肉加工区的在空中轨道运行的旅客吊车 。它沿路是我熟悉的曼岛街景。如延QUEENS BORO BRIDGE大桥的现为桥边出租套房的旧三四层联排房屋居然100年前就伫立 在那里了。熨斗大厦100前就伫立在那里了, 那时它周围还没有很多摩天大楼,人们在附近广场上慢慢走着, 男士西装女士撑裙小伞,路边多的是游走的商贩,如擦皮鞋的人, 或担着竹篮在兜售的小贩。 100年前的纽约街头可能和100年前的北京胡同见到的商贩相似 。
我很欣喜moma在记录当代的东西,我身边纽约的发展变化, 也记录多族裔并居环境中,其他族裔的艺术表达, 如墨西哥艺术家作品,非裔艺术家作品。 有同性恋变装女王的视频表现。那有些是反抗是呐喊来着。 够开放够包容。
我其实特别留意美国当代装置艺术展品。 我过去在北京看过一个美国当代艺术展,当时约十五年前, 觉得真是奇怪。但现居于纽约,观察到现代社会当中, 浪费有限资源的诸多方面, 也会思考艺术品到底应该从何而来去向哪里。现代装置艺术品, 很多用很多不锈钢混凝土等材料, 一旦被遗弃时就是另一种废弃材料,污染环境。比如我听闻, 湖北荆州曾塑立了一个63米高,巨型体量的关公塑像, 近日政府因为觉得破坏环境整体景观,被勒令移除。 那艺术品结局是什么。能想来。 故美国当代装置艺术家从废物垃圾中选原料进行新创作, 是很环保很新颖的思路。我等观者也得跟上, 不能停留在老艺术品的思维局限当中。
一切都有可能是艺术。
仅此此记。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