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日我看微信,
我母亲今年八十三岁了。她坐轮椅住老院已一年了。 那照片上的母亲还可慢慢走路还能自理生活已是很大的幸运和福气了 。但我忽然意识到我们俩个是多莫幸福。还有高寿的母亲健在, 还享有了那么多年的母爱。我还有大学同学早就没有母亲了。 我比较了解的是一个同是西安生人的女同学。 她母亲在她上初中时就过世了。 她一下子从一个在小学穿戴得像个骄傲小公主的小女生, 变成一个穿戴朴素,说话淋漓刻薄的女生。 我比较了解她境遇的转变,是因为我家属跟她小学初中高中同学, 我跟她大学同学。西安是这样飞蛾,号称城区260万人口, 辖区七区六县600万人口。 但我们西安生源的同学大多是城墙内几个中学的, 所以很容易碰到小学中学大学同学过,或工作单位又撞到一起, 所谓知根知底,但其实是圈子不大。她上大学跟我同专业, 住对面宿舍,那时就感觉她比较寒素, 如她喜爱地一件棕黄色格子衬衣,洗了穿穿了洗,因为喜爱, 因为新衣不多。据她同宿舍的说,她被褥也较薄, 因为是姑姑啥给做的。话说她那会儿曾几年跟父亲闹别扭, 整学期不回家。因为她母亲去世后,不太久,父亲就开始交女朋友。 父亲是有副局职位的。但她死活不能接受那女友女下属住她家。。 于是不回家 。。。她后来谈了恋爱, 是同班一个会跳柔姿舞长得比较帅气的男生。毕业后两人结婚, 各自在不同国企生产型企业。三十年,女生一直在一个国企。 男生换了几家公司,最后于十几年前落脚在一个全外资生产企业, 他们的日子开始好转。我于二十年前去过他们住的工厂母子楼, 全黑的穿葫芦套间。那会儿她在休产假, 电炉子上用铁笼搭着烤尿布。十几年前我也去过她父亲留给她的位于城中的一个小两室公寓, 冬日没暖气,她在家穿得很厚,很爱惜这个家, 厨房地上都是铺的抹布,随时清洁,也较少住。
我意思是我同学因为没有母亲相对其他本市生源学生境况较差。 她父亲在她大学毕业几年后查出癌症时,后妈就走了。她请了一年年假全职照顾父亲。办丧事时国企同事帮了忙, 她感觉国企人情味重,就一直呆在那里,转了几个部门, 最后呆质量部一直至今。 我的男同学相似履历的有可能干到总工或生产厂长。
我想起她的单薄家事。更想起其他同学。那些农村出身的寒门学子。 有个女同学(家在离西安120公里外地方。 她刚到我们大学报到上学, 就听说她同地区更偏僻区域考出来上学的一个女孩, 到西安下火车后,因为人生地不熟, 上了骗子假称是学校接新生的车,就再也没找回来了) 是更是很早就没有母亲,父亲再婚,因为没有帮手养三四个孩子。 她从小就懂事。身体略有残疾。 如她的高中大学寒暑假都是早上早起,给弟妹打毛衣, 夏日是五点钟起床,打到九十点钟天太热打不成为止, 以此帮家里或帮做农活儿帮助家里。她上大学参加工作后, 找的对象也是同一间工厂里各方面次于她的大专生。 结婚就住男方家在市区平房小屋。她婚后我去看她, 发现居然床上不是席梦思,是毡片铺就的硬板床。 后来生孩子休产假期间,她全力备考,考上电子类专业的研究生, 就离开国企工厂。后来就应聘到很好的民营科技大企业, 那时已到千禧年多点, 她是我们同学中女生中仅有的靠自己改变命运的强人。 人还很低调nice。
我另一同学也是出身差一些。她家的情况是父亲是民办教师, 她上大学她弟弟出生。父亲因为想要男孩超生被取消公职。 我记得她讲过家里基建盖房子,家里女孩拉沙子水泥等重活都干, 为了省一点人工费。而且,他那超生的弟弟, 先天不良不能走路还是咋的,只活了十六七年, 是家中最受宠爱的孩子。
我意思比起那些家在农村,更小失去母亲或只是家境贫寒的寒门子弟,那些更多遭受生活磨难的同学,我第一个提到的女同学还算好的。
由此我推想那些家境不好的,有妈没妈成长过来的孩子, 在中国有多少,在世界上有多少。就真的是感叹自己是多幸运, 人到中年还有母亲替我盘算出主意。
人生啊,都是多么难得的运气能拥有健在的母亲。 我想着我同学们年迈的母亲们的状况, 也能预期我们再过三十年也是她们那样。回归孩子般, 能自己走路就好,能自己吃饭就好,能睡着觉就好。
愿天下母亲平安健康,佑护着下一代,佑护着一代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