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e情缘
我这人基本上没穿过Robe(晨衣罩袍),
我拥有过的一件是本白近浅棕色长款睡袍。 是十几年前我在国内某商场用积分换的,还是减价时买的。 它穿起来是舒适的,可是那时纯工薪, 早上起来要给孩子做饭赶着出门上班啥的,根本没时间穿。 我偶尔穿过它,发现洗它在洗衣机特别占地儿。。。总之, 它常常被束之高阁。。。直至衣柜里也嫌他它占地方,被丢弃。。。
过去少时在中国,偶尔看电影中,如(上海的早晨) 旧时资本家或阔太着华丽真丝晨袍或丝织夹层睡袍在华贵客厅活动, 使我觉得那晨袍是种“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后来少年时我在看在一个东北某研究所主题的电视剧中, 见到中年男主即使孤军奋战在八十年代初一片陈腐的未改革前的单位 里他心境很煎熬很痛苦,唯有一中年女同事敬重爱慕他。 他唯一一件亮目的个人用品是一件浅棕色长晨袍。 它屡次被爱慕他的中年女同事洗涤并怀念之。。。
近十年前我到美国纽约后,曾打过家庭护理工, 曾到家服务过几十个当地美国病人们。他们多是职业退休人士。 有些喜欢穿晨袍。甚至其衣柜里还有不少晨袍礼物, 因款式大小不合收在柜里。。。
我有位姐妹,嫁了当地美国人水工。某次我没预约去找她, 人家两口子穿着同色同款晨袍来开门 我才发现不约不妥,急急说了事儿就离开了。。。
去年我女儿送了我一件毛巾式短晨袍,白地棕红大格子,挺可爱 但我一直挂在衣架上。最近天凉了,我偶尔穿一下, 感觉很温暖舒适,。当家里温度较高,人穿它不冷时,很舒服。。。 特别是早上不着急出门,不着急做事, 我混着梦境完成自己的一篇写作作品时,我的写作思路是连贯的, 身体感觉是舒适的,人也变得柔和了(好难得好少有的时刻, 这跟我从来的信念,“一日之际在于晨”,“早期的鸟儿有食吃” 等不容人赖家懒惰等的思维习惯势不相容)( 那么绵软柔和的晨袍触感,让人真想一天都不换衣出门应对别人). ..
于是我的感觉知觉觉悟起来, 改天即很有兴趣地看杂志上介绍的秋日产品。 如我偶尔翻到一本美国杂志,叫Mangolia (广玉兰).它最近一期在介绍秋日用品:如家用毯子, 不同质地的触感用途等。各种花色与客厅卧室之匹配。再如, 介绍秋季适合的烘培品, 像秋叶般斑斓绚烂的厨房毛巾及垫子及装饰玉米及南瓜等物, 令人欣赏沉醉。。。我慨叹,这得多有心才能和着季节布置厨房, 花样翻新做着应和秋色的点心。。。 这不会又是挣小钱的小编在教有大钱的主妇怎样花钱怎样设生活的杂 志吧?但等等,我怎么这么喜欢并憧憬这种状态呢? 哪怕没时间没金钱这么搞我的厨房。 但我看到了美好精致的生活不是么?
再如,最近我国内两个小富婆女同学,在晒她们闺蜜会的照片, 四个中年女士们生日聚餐吃炸鸡翅和薯条餐, 或几位参加工作室室的烘焙学习会,一起做贝果儿和可颂面包, 温馨祥和的感觉。我心说这不是美国生活的日常吗? 隔了一万公里的距离,这日常成了国内小资时尚了!也罢。距离远, 物以稀为贵。知足吧!一万公里内外的国人。
闲归正传,我感知到的晨袍的舒适及慵懒, 以及秋日厨房色及秋日点心的美好,其实都是生活的另一面, 是人有闲暇时犒劳自己的小享受。若人不滑向物质化的话, 有一些这样的小美好能让生活多些色彩,人生多些维度,多些质量。 。。所以,朋友们,千万不要拒绝尝试小美好的东西。 人不是钢铁侠,不用时刻战斗,偶尔享受不是坏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