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岁月----工农兵学员生活回忆---(164)

本文内容已被 [ 清衣江 ] 在 2021-12-05 19:21:50 编辑过。如有问题,请报告版主或论坛管理删除.

一只泪流满面的母猪(164)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Years ---- The Reminiscences of My Workers-Peasants-Soldiers -Students’ Life from Autumn 1973 to Spring 1977 (164)

 

照片为西南师院校园及北碚城区的照片   摄影:清衣江      

此文为原创。

现在我们来谈一谈当前最常见的文学作品-----散文式小说的翻译。对于译者来说,这类文学作品的翻译既不像翻译法律文件那样受到限制,也不像翻译诗歌那样,与原诗的意境合拍的,则事半功倍。与原诗的意境不合拍的,则功败垂成。汉语诗的意境表达是很难用英语表达出来的。诗歌表达感情太强烈或者情绪延长了的时候,用英语就很难表达出来这种汉语诗强烈的感情了。

 

当用一种语言翻译另一种语言的诗歌的时候,言语的表达感觉着不够,便要添加一些解释的话来说明,这对诗的意境或对诗里寄托的诗人心里面掀起的感情就很难表达得清楚。

 

而翻译文学作品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这麽说,好的译者就是要脱出死板的翻译范围,而转入灵活的翻译范围。就是争取做到译者的隐形。也就是译者应该让读者觉得他们读到的不是译文,而是用英语写成的中国文学作品。想做到这一点,译者在翻译之前,尽可能的去研究原文,其采取的真实而认真的态度,与文学写作是相同的。

 

写作有时也要凭籍想象的,英译时,译者要充分发挥英语是自己母语的优势,因为将原文中运用娴熟的中文译成英语的时候,势必会因英语很难准确翻译出汉语的极新鲜活泼的语言,极单纯生动的文字,要求英译文恰恰和自己所要表现的汉语内容相合拍。其实这点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为对原文中运用的娴熟的中文很难用英语准确地表达出来,这样就会造成理解原文的很多损失。

 

只有充分发挥英语的优势才能挽回一部分损失。因而熟练运用英语中的时态,复合动词,动名词,节奏和结构,句子间,段落间以及页与页之间的行文就会使英译文读起来很流畅;如果只是把中文的优美结构,净美的词汇,把一切赋有生命的奔流净化的语言拙劣地,蹩脚地翻译到英语当中去,译文读起来就会不够流畅。这就会从无形中形成不地道的不忍卒读的英译文。

 

译者都应该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行文节奏和语言风格来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究文学上的翻译事业,从我最近归纳的一些资深的翻译家的经验来看,其实有时候,他们有必要对原文动一动手术,比如说删节或者增补。其中删节工作尤为重要,因为有些当代中国文学作品尽管语言优美,结构也合理,写作的手法也新颖,有很多出彩的地方,但却不适合出版英文全译本。

 

让我打一个浅近的譬喻吧。外在的修饰形容语言就好比是服装,而美的人却只须要朴素的服饰,甚至裸体都好。但假如很美的人配上很美的服饰,那不是更理想麽?故尔要说一篇文章套上多件累赘词语的衣裳,那就算是重复多余的语言了,这时候译者可能不得不做一些编辑分内的工作。脱掉文章身上套上的那多件累赘词语的衣裳,删掉这些重复多余的语言。

 

如果译者经常这样自作主张的删减原文,就应该加以说明,以免造成不良的后果。不过这种做法也存在风险,故要三思而行。接下来,我们谈一谈英译中国文学作品的“对话”问题。一个译者怎样用英语表达那些对话中的汉字的主要含义?当然,这里面有很多讲究的,例如,外在的文化特色词语是一类赋有专属性的语言文字,就好比外在的韵是使诗具有音乐性一样,认真说,这是附加于诗上的一种东西,诗的本身乃是情绪的潮流,它是有悠扬起伏,轻疾急徐,回旋反复的。

 

英译时,如果在某些场合。译者使用文化特色太强的词语和引语来翻译,这和原文的意思就不容易合拍,比如说,我们不能把上海人译成纽约人或者伦敦人。这就是说,对用来指代社会阶层或区分非正式和正式的程度的标记语,故尔要慎重使用之。

 

不过这两种标记语毕竟是两种不完全相同指代语。在社会背景不相同的情况下,英汉这两种不同的语言看似截然不同毫无关联的语言,然而实际上它们在互译时又能发现不少共通之处,无论是英译或汉译均有一定的翻译标准,这翻译标准说起来话就长了,但大致上说就是“信达雅”之类的翻译标准。

把两个毫无关联的社会背景国家的语言,将中国文学作品译成英语时,如果让英译文穿上了中式的铿锵的文化特色太强的词语和引语的衣裳就不能使英译文成其为地道的英译文了;反之,如果英译文与原文的意思十分合拍,即使它不穿上铿锵的文化特色的词语衣裳,而它依然是十分地道的英译文。

 

故英译要多靠审时度势,灵活处置原文的内容,而英译却不必拘束于一些文化特色太强的词语和引语的约束。不过它俩也不是完全的对敌,有时把它俩结合在一起会起有机化合的反应,那倒是很理想的一件事情。

 

当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为《中国文学》月刊杂志翻译老舍的杰作《我这一辈子》时,审时度势的灵活处置原文内容的翻译技巧是值得我们深思而学习的。他回忆道,当他英译老舍的这部作品遇到了许多困难,深感翻译中国文学作品实在是不容易,因为他想要保留一个老年警察说话效果,但又不能把他翻译成过分夸张的中国人形象,也不能把他弄得像个伦敦警察一样。

 

他回忆说,翻译这部作品的一些故事情节的关键在于淡化原文的色彩,而不是以错误的方式加以强化。比起花里胡哨的彩色画像来,一张好的黑白照片与本人的相似度要更高。

 

美的翻译总是要破坏原文,背叛原文,只有糟糕的原文才能被译得出色,这是掩饰不了的事实。只有对原文进行必要的删减和增补后,它才越能显示出译文的卓越本色。所以译者的目标只能是将损失降到最低,然后尽量发挥英语的语言优势去弥补。但是这个目标总是不太容易实现。

 

在结束本文的粗略的概述之前,我想说明一点的是,当前英语国家和中国出版发行的当代中国文学英译本中,有一些还是相当不错的;我之前文章中引用的译例不代表当前中国文学作品英译的普遍水平。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