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论卧草泥马

来源: 2009-03-10 08:46:02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2月23日,上海党报《解放日报》新论版显要位置刊登文章,解读网友自创的反讽新词“卧草泥马”,被访者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段凡在接受该报媒体人士采访时,结合金融危机下白领推迟跳槽计划,回答了关于“卧槽”与“卧槽泥马”的有关话题,指该词出自《战国策》。很快,消息传播在网上,立即掀起轩然大波,“卧槽泥马”实为中国“国骂”不雅之词的谐音,该博士不懂其中所含的网友恶搞和讥讽当前“和谐社会”的意义,正面给予解读,令网友一片哗然。陕西华商报3月5日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目前解放日报等官方主流网站已删除相关内容,无法搜索到正文。

3月9日,人民网、搜狐网、网易网等转载的评论文章《从网络语言“卧槽泥马”看学术失德》,也纷纷已被删除,该文镜像还能显示内容,作者认为:在动物园可以看到“卧槽泥马”,在淘宝上可以买到玩偶“卧槽泥马”,甚至在百度的相关词条里也能看到“卧槽泥马”的解释。如果您当真认为确有其马的话,就大错而特错了,这不过是网友们对国骂的一句恶搞。那个博士像模像样的以“卧槽泥马”来解释职场“卧槽”之意,并为了证明自己的论断是师出有名的,居然还引经据典的说“卧槽泥马”来源于《战国策》。要说不雷人,那是假的!这原本只需查查《战国策》原典就能戳破的胡说八道之语,居然就被博士引用并堂而皇之的登上了报纸。有人指出,博士被“卧槽泥马”忽悠事件,说明人们现在对网络的依赖特别是对搜索引擎的依赖越来越强了,一个新词就将一个博士独立思考的能力打出了原形。

目前,网络还可以搜索到讽刺和谐社会“河蟹”真相的恶搞视频《马勒戈壁上的草泥马》、《草泥马之歌》,该视频已经在网上广泛流传一段时间了。

中国搜索网站百度上目前保留着“卧槽泥马”的词语解释,指:出自《战国策》,形容虚有其表、窃居名位者,即使有相应的地位,其能力也不足以胜任,等同于烂泥扶不上墙。实际是以《战国策.楚策四》为名而杜撰的恶搞内容:以伯乐多良马,其有邻亚犁,曾与人言:‘我亦善识马,有一骏马,伯乐不及’。人皆疑,欲观之。亚犁恐,乃以草泥置一卧马于槽中。众人视之笑其蠢,皆曰:‘此何良驹,卧槽泥马尔’。”

有人认为:中共党报《解放日报》乃我国最大报之一,编辑、总编三审犯此低级、低俗错误,应当面壁反省,长跪负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