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请帮助中国重塑像对内和对外形象

中国的新闻开放呼声开始了十多年,饱受国内外的指责。中宣部首当

其冲,如何帮助中国政府在国际上和国内重SU政府形象,应该成为中

宣部现在应考虑的首要问题。

中宣部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常重要,偌大一个中国如果在一

夜间废除中宣部,实行新闻自由,这是不实际也不理智的想法。信息

洪流下,中宣部不能再以“堵”来解决所有问题。而要因势利导,采

用“通”的办法来扭转劣势,再SU政府形象。

中国政府目前QUEFA危机公关和形象SU造能力。看一下各级的党报,如

果放在报摊上卖,销量会如何?政治新闻为什么鲜有人读?在中宣部

及各下属宣传机构下的党政各级政府的政府形象如何?为什么领导出

现在媒体的形象都是西装领带,在一群领导的陪同下出现,或是坐在

房间里开会?为什么老百姓很少听到领导们的即兴讲话或与有领导对

话的机会?其实我们的领导从早到晚JINJIN业业做很多事,为什么媒

体不能把他们表现得更人性化,更亲民一点?反而是不停有网站上披

露出哪一地方的领导滥用私权或渎职,这类的文章不管其真WEI性,都

会被传播极快,并让人误以为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这样腐败。这是宣传

部门的失职。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各级政府的宣传部,手中要有可联络到的各国内和国外记者的通信

方式。一有事件发生,要立刻发出新闻发布会通知,和发表对该事件

的领导意见。不要明明做了很多工作,还要让人误认为政府无动于衷

。以这次广州遇大雪为例,组织和应急工作的确存在疏漏,但宣传的

失误也很明显。如果在一超过往年正常春运人数或雪情严重的时候,

就在火车站外每隔一天或两天,就举行新闻发布会,就不会让一些外

电有机可CHENG,谎报灾情,国内其它地方也可以对广州进行增援。

二。对外的新闻发言不仅是外交部的工作,也是中宣部的责任。无论

外交官多么机智YOU默,翻译英文水平多么高,现在中国政府在新闻方

面面临的诚信危机,让许多外电报道对中国政府的发言都有多少打折

。中宣部因帮助危机或事件相关单位,在最短的时间内召开新闻发布

会,有多少说多少,不要让人有机会利用吓猜疑。平时要帮助各级领

导加强口头表达能力。

三。对外籍记者的管理。不应该BA他们区别对待,中国记者能去的地

方,他们也能去,中国记者不允许进入的,他们也不允许。反过来也

一样。外籍记者与中国记者是平等的,不能享受特权。但是,要对他

们的报道建立数据库,一方面了解他们报道的立场,一方面也可以知

道有无从事特殊信息的搜寻。到一定程度时,要把该记者特殊对待。

要明确一点,除了有等组织支持的媒体,大多数的外文媒体对

中国并不是完全否定的态度,给他们机会,让他们自己观察,是早晚

会做出平衡性的报道的。

四。各级中央级,省,市级政府网站要成为新闻平站和信息平台。不要

每隔几个星期或是个把月才更新一下,从设计到内容安排都好像文件

一样,既不生动也没实用性。为什么不能把最近市政府为哪一个区新

建的社区设施放上来,为什么不能把某局新推出的服务介绍一下,为

什么不能把本周末本市能让市民去的文娱活动列出来?为什么不能把

每个局每个区的领导信息都放上去,让人每周或每月写一小段给市民

看?如果带宽不够,可以把一些线性广告撤下,多图片也可增加可读

性。

五。中宣部不能放弃在海外的新闻宣传,难道央视和中新社只负责把

国外的报道发回国内就好了吗?为什么不考虑一下在海外的华人和对

中国事务有兴趣的人,他们也需要信息。以这次西藏事件为例,不少

海外华人在观看了西方国家对我国西藏地区暴乱的歪曲报道后,自发

组织起来进行抗议和保护奥运圣火传递,他们都是从中宣部或是中国

媒体上看到这些消息的吗?不是。那为什么我们的中宣部没有一点积

极行动,非要到海外的草根运动进行到如火如荼时,才能姗姗来迟地

做出一点反应呢?这样下去,为让更多人怀疑中宣部的失职和不作为


所有跟帖: 

要等20年后这代宦官都"俱往也"了还差不多. -CatcherInTheRye- 给 CatcherInTheRye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4/07/2008 postreply 21:37:21

言论自由有那么可怕吗? -竹冠兰佩- 给 竹冠兰佩 发送悄悄话 竹冠兰佩 的博客首页 (704 bytes) () 04/07/2008 postreply 22:06:29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