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海鱼之旅
又快到感恩节了,学校放假,老渔民寻思再次去钓歪顶的机会,正巧,基友林教头告悉前天晚上去海景鱼情火爆,歪顶又大又多,这让早就按奈不住的老渔民急不可待,恨不得马上冲向海边,挥竿抛线。老渔民本想第二天再去,因为时间比较宽裕,无耐鱼瘾发作,又念想着上次去海景贻误战机,由于钓组(鱼钩)匹配不当,没有正常发挥,一直想再来一次翻身战。说来也巧,前天与林教头去歪顶不如意的老刘,也急于趁热打铁,再去旧地复盘,于是老渔民与他两人一拍即合,当天下午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前往海景,准备打个翻身仗。大概是因为节日周的缘故,老渔民也意外得到LD批准,当日放行,得以成行,这一切突如其来的决定和行动,有点让老渔民有点措手不及。
等老渔民收拾东西,捆绑好两个钓组后一起出发时,已经是下午三四点钟了。行至半路时,天开始下雨,这让一时冲动的老渔民开始怀疑自己的伧促决定,还好,老刘是个乐天派,笃信下点雨对渔情更有利,而且天气预报说雨在八点以后会停,顿时让老渔民舒怀。等到达海景时,天色早已黑了,已经快七点钟了,这老渔民又有些懊悔没有更早出发,因为凭他以往经验,天黑时歪顶的鱼情一般会不错,错过了一波好鱼情。果然,在他们上桥时,已经栈桥上有些钓者的脚边上了歪顶。不知什么缘故,自己认为有经验的老渔民居然对此熟视无睹,而是按照他以往的经验,来到末端平台北侧,准备好竿和钓组后在那钓了起来,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几条小歪顶,就是小黄花鱼(croaker),所期望的歪顶收货无几。
百鸟聚会壮观景象
下雨的时间比预报的要长,雨一直下到十点钟后,还好,老渔民们有备而来,披着雨衣钓鱼。不过,下雨还是多多少少造成了一些麻烦,比如鱼具、还有衣服和裤管被淋湿。除了下雨不利的条件外,此次居然碰到海面上的路灯照亮之处有无数的海鸥在捕食,因为有灯光的水面上到处是饵鱼群;整个海域是一片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以至于需要不时大声吼叫或击掌驱赶鸟群才能抛杆。即便如此,鸟群还是时不对出现在钓鱼的海域,所以不少钓者的鱼线和钓组时不时缠上海鸥,影响他们钓鱼,有时还扯断他的的鱼线,让他们叫苦不迭。

老刘也在前天晚上的位置试钓,但上鱼甚少,所以两人一直钓到十二点后,老刘发现栈桥中部的咬口较多,才转移到他和林教头前天晚上的那个位置,钓到的鱼也多了起来。期间,老渔民注意到海面上的灯光下,饵鱼群里不时炸水,而且旁边的一名老美,用浮标在末平台外侧钓斑点鳟,老渔民隧即换上Gotcha Plug路亚,在饵鱼群里轻轻松松地钓到不少蓝鱼,留下几条来作饵。
钓歪顶用cutbait??
这次的最大收获对于老渔民来讲,莫过于对歪顶鱼习性的认识。在他的认知里面,歪顶鱼主要以浅水区沙蚤、虾等甲壳类小生物为食,所以,钓歪顶一般用新鲜的虾或Fishbites拟饵,或两者混着用。老刘把蓝鱼片成块后块成小块,做成肉饵(cutbait)挂在钩上钓,老渔民一开始不想挂鱼肉,因为他认为鱼肉只会引来像蓝鱼或鳟鱼之类的肉食鱼类,但他还是忍不住地在鈎上挂了鱼肉,居然钓上来一条大歪顶!原来歪顶也吃鱼肉,而不只限于沙蚤或虾之类的水底有壳类生物,这近乎颠覆了他的认知!不过,由于是鱼肉作饵,自然而然地引来像灰鳟和蓝鱼的食肉和杂食性鱼类来咬钩。
老渔民把随后几条钓到几条小蓝鱼切成肉条,替代虾和Fishbites,居然钓到不少大歪顶,由此也省了不少买饵的花费。如果问及此行还有什么收获或遗憾,老渔民他们可能会说在抛竿和收竿时应该多小心点,不能操之过急或疏忽,因为他们挂在桥墩上和甩飞了不少钓组,时间需要停顿下来重新安装钓组,这也影响了他们的垂钓时间。

老渔民他们本来只打算钓到十点钟最高潮位后的两小时,但看到库乐里面鱼获不多,于是决定继续钓到次日大清早,算是钓了个尽兴,鱼货自然也是不少。尽管有旅途和熬夜的疲惫,但对此行的乐趣念念不忘。这正印证了一句至理名言:”Any day spent on fishing is a good day,no matter what.”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