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明月|生活】第135期 人生初舞台:《梦断红楼》

来源: 树枝儿 2024-06-13 15:48:2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6355 bytes)

【他乡明月|生活】第135期 人生初舞台:《梦断红楼》

嗨,听到我声音的亲人和朋友,你好吗?我是三小姐晓鹂。

 

我上期节目不是说最近忙吗?是真的。不说别的,光是合唱团的事就占掉了很多时间。首先是一周的训练就要占掉两个晚上,然后我又参加了一个演出,周六要额外再增加一次排练,排练的地方还在南边的弗吉尼亚州那边,就又占掉了一个下午。平常在家里还得自己练练要表演的歌和学的舞什么的,时间真不太够用。幸好刚过去的这个周六我们的演出结束了,终于可以空闲一点了。所以,我今儿就跟你聊一聊这场演出的事。

 

之所以要聊这件事,是因为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登台表演,卖票的那种,还挺感慨的就。当然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在台上跑龙套就不算了,那时候我是连一句台词都没有的!我们的这场演出叫《梦断红楼》,你一听就知道这是基于《红楼梦》的故事,集歌、舞、戏曲、朗诵、小品、和器乐于一体的一台大型歌舞晚会。中间没有休息,整整两个小时,前前后后有21个节目。舞蹈就有好几个,有传统的扇子舞、旗袍舞什么的。有一个叫翎子舞(翎子就是京剧里面武将帽子上别的那种翎子,我们当地叫野鸡翎子),那个舞特别有民族舞的特点。印象很深。但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小女孩跳的独舞!那个小女孩才11岁,从7岁开始学芭蕾,基本功特别扎实。但那天她跳的不是芭蕾舞,是民族舞,叫《媚》,妩媚的媚。穿着大红的肚兜兜,和粉色的长裙,手里拿着一把大红的团扇,腰身软得像丝带一样,跳起来真的是又天真又妩媚,特别好!她跳完以后真的是掌声雷动啊!那天陪她去的有她的芭蕾老师,我一看就觉得面熟,想了半天突然想起:哎呀,她不是当年我家孩子学芭蕾时候的老师吗?!这都是十年以前的事了,她居然也还记得我家俩姑娘。没想到今儿在这儿碰上了。很可惜我家姑娘上了中学以后就再也不跳舞了。哎,对了,那天还有一个水袖舞也特别好,真正让我理解了“长袖善舞”四个字的字面意思。真的是表演得那叫一个行云流水,一挥手一转身,一抛一收都很有章法。我猜她在家也没少花功夫练。至少在后台侯台的时候,我还看见她一个人躲在走道里在练呢。

 

我刚开始说了,这台晚会叫《梦断红楼》。但晚会的第一阶段是以“永恒的爱情”为主题的八个节目,和《红楼梦》没有直接关系。它有两个舞蹈,京剧片段《四月晴和》是讲林冲——就是逼上梁山的林冲——和他娘子当时的美好的感情,独唱是刀郎的新歌《花妖》,二重唱是电视剧《家》的主题曲《那时的月儿》,三重是唱童安格的《耶利亚女郎》,朗诵是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还有大提琴重奏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圆舞曲》。第二阶段才是以“一朝入红楼,终身梦不醒”为主题的和《红楼梦》相关十三个节目。当然都是围绕着《红楼梦》的来选的。比如说京剧就是《黛玉葬花》的折子,越剧是著名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那场戏,和写林黛玉结局的《黛玉焚稿》那一场。其他还有的,比如围绕宝黛两人的舞蹈《读西厢》和小品《好了歌》。我特别喜欢越剧的《黛玉焚稿》。虽然我听不懂越剧,但演员的声音很美,唱腔婉转凄凉,表演也特别入戏,真的是催人泪下。她的扮相也特别好。彩排的时候我就忍不住跑去问她,看她能不能有时间去我学校表演。到了正式演出的那天,加上灯光和道具就更好了。对了,那场戏里用来当道具的那张很古典的木榻,和用来当火盆的中国风格的瓷盆,都是总导演她自己家的收藏,为了那天的演出专门搬过来的。你别说,和那场戏的风格还特别搭!你去文稿里看照片就知道了。

 

要说《红楼梦》的改编,不管是戏剧、电影、还是电视,我是一直觉得还是86年的电视剧是最好的!尤其是它的音乐,更是无人能及。我相信,不管过去多少年,王立平老先生写的红楼组曲都是难以超越的天花板级的音乐。所以在这台晚会上,当然也就是以电视剧的插曲为主线,不管是《红楼序曲》还是大合唱《葬花吟》,还有其他的什么以宝黛为主的《枉凝眉》《红豆曲》,还有写香菱的《叹香菱》,和写晴雯的《雯晴歌》,写王熙凤的《聪明累》都唱到了。当然形式是不一样的,有的是大合唱,有的是男声小合唱,有的是女声小合唱,还有独唱、二重唱、三重唱、和四重唱。

 

我参加的是合唱,有三个节目:《红楼序曲》《晴雯歌》和《葬花吟》。按说,这些歌早在当年看《红楼梦》电视剧的时候就听熟了,是可以随口哼哼的那种。但真正排起来才发现没那么容易。我们的指挥马国富马老师要求很高的!当然,人家是专业的么!他以前是南京市歌舞团团长,是交响乐团的专业指挥。他精神特别好,完全看不出已经是八十的人了!这次演出从大合唱到小合唱,每一次排练都他都从头跟到尾,太厉害了!太不容易了!虽然我们合唱团的人基本上都是业余的,但他还是按专业的要求来要求我们,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给我们扣细节。比如说:开口第一句“花谢花飞飞满天”就要用气声,要轻柔婉转;但“花开易见落难寻”一句也是要气声,就要求声音是饱满高昂的;到了“天尽头何处有香丘”就要有音头,要有力量。相对的,有些地方就要似断似续,要有弹性。我不知道你怎么唱歌?但我自己平常瞎哼哼的时候是不管换气、强弱、和情感表达的。我的意思是说不会特意去管这些东西,就凭自己的直觉瞎唱,当然也用不着和别的声部配合。但是你要到了大合唱就得样样兼顾。对我来说,别的都是可以学的,但有两件事费了老鼻子的劲了。一个是升4我唱不准,一个是气不够长!尤其是气不够长,每次唱到“花开易见落难寻”和“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气就不够用,常常在不能换气的地方迫不得已地换气,或者勉强撑到最后音就裂了,特别难受。没办法,指挥要求就要一口气唱完,我就只能自己一遍一遍地练。然后我就找到了一个练气特别好的时间,就是开车去上下班的路上。真的,反正开着车什么都做不了,我就趁机练深呼吸。从最开始的时候我一口气只能坚持10秒,慢慢到20秒30秒,到了现在我最好的记录是54秒。所以,到了最后演出的时候,我也终于可以把那两句一口气唱下去了。这就是我参加这个演出在歌唱方面最大的收获!

 

当然,除了唱歌的时候气息比以前长了些,还有很多其他的收获。首先就是认识了很多人。这次的演出是“春光好艺术表演中心”主办和主演,是由大华府同乡会协办的。参加演出的有好几个团体的几十个业余爱好者,当然她们还特邀了专业的独唱、大提琴、和钢琴。这段时间大家常常在一起排练,很多人混来混去就都脸熟了。大家也互相帮忙什么的。我是第一次参加演出,家里没有任何化妆的东西,临时跑去买了几样,自己又不懂,结果买的东西还不太好用。多亏我们合唱团的大明带了化妆包,粉底、眼影、眉笔、腮红什么的一应俱全,颜色还特别适合东方人的皮肤,就直接拿来用了。真得好好谢谢她。当然,有了化妆品就我自己的水平还是根本没法给自己化妆的。所以那时候,Helen特别热心地出手帮忙。她很有经验,一层一层有条不紊地来画,很快就搞定了。我真的很感谢她,因为那之前我们还都不认识呢,没说过话!幸亏有了她,要不然画个眉毛涂个口红就算是化了妆的我,还不定要怎么搞呢!

 

不过,我最大的感慨就是亲身体会了观众看不到的后台。真的,当我们自己作为一名观众的时候,看到的都是最终呈现出来的节目,是舞台上的光鲜亮丽。观众是完全不能想象舞台背后的杂乱、辛苦、和努力的。你看,这台节目从七点半到九点半,说起来只有两个小时。彩排的时候就不说了,光是正式演出的当天,工作人员中午就得到场。因为要布置舞台布景,要调试灯光,要测试音响和话筒,要搭建合唱的阶梯等等等等。参演的人也得两点就要到场,化妆、走台、彩排,忙了个一塌糊涂,连晚饭也只有20分钟的时间。后台上一直有人出出进进,忙忙碌碌。有的人在补妆,有的人在换衣服,有的人见缝插针地在背词,有的人在练水袖、练走步、练手势、练动作什么的。你不时就会听到催台的人在喊:快,大合唱上台了!下一个准备!其实,除了后台,就是舞台上也有很多观众看不到的情景。比如说正式演出,大红的幕布前面,独唱演员在唱《枉凝眉》。幕布后面,我们大家就匆匆忙忙现搭合唱的台子,然后搬电子琴的搬电子琴,搬凳子的搬凳子,找乐谱的找乐谱,找架子的找架子,还有摆话筒的架子,舞蹈队也得提前起造型什么的。因为时间有限,就特别紧张。尤其到了最后一分钟,眼看着独唱就要结束了,跳舞的还差一个人衣服没换好。但是又怕催台的声音被观众听到,总导演就自己跑到后台去催。看到俩人在大幕拉开前最后几秒跑回自己的位置,我的那一口气也提到了嗓子眼上。

 

还有一件事是我没有料想到的,那就是几乎所有的演员都是没有办法下场去看这场演出的。就只能都在后台听,或者在两边的侧幕瞄一眼。因为是卖票的。我们倒是直接买了票的,但是你想一下,你要是去看,因为一会儿就要上台一会儿就要上台,你出出进进就会很影响别人看节目。所以,所有的演员都是不能下场去看节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忙忙碌碌了好几个月,就只能从别人口里知道这场演出的效果是什么样子,我们自己是没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的。这一点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我一直以为参加演出的人才能看的更好。谁知道恰恰相反。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算我们可以去看,大家都是顾不上的。因为很多人都身兼数职,忙里忙外。比如说总导演韩维,自己就是唱歌的主力,参演了好几个节目。其他人也是,有的是又唱歌又报幕;有的既有二重唱、合唱、又有朗诵;有的唱完歌赶紧换装去跳舞,跳完舞又赶着换装去唱歌;有的既在合唱团又负责晚会的宣传和报道;有的既是策划又是演员,既有小合唱又有大合唱;有的上一秒还戴着耳机在舞台上指挥,下一秒放下耳机往台上一站就去唱合唱。总之每个人都为了这场演出尽心尽力。就算是这样,能顺利地完成演出也真的太不容易了!古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这场就真的遇到了意外的变化!怎么回事呢?是这样的。我们的演出,原本很早就安排好了的演出场地。但是就在演出前两个多星期临时被告知场地不能用了!你知道那时候海报、宣传报道全都发出去了,甚至票都卖了。那怎么办呢?总导演只好临时找人换场地,重新印票卖票。好在没有耽误演出的日期。但是,就在演出当天也还出了幺蛾子:新换的学校不容许节目组用他们的钢琴。他们的钢琴就在舞台侧面放着,但是就是不可以用,没得商量。无可奈何之下,节目组只好临时搬了一架电子琴来代替钢琴。幸好弹琴的人是专业的,就算临时换了琴也没掉链子。其实就是在演出过程中也是有意外的,我记得有一个节目,演贾宝玉的演员头顶的假发跳着跳着就掉了,又没有时间重新戴一遍。她很厉害,她居然没有慌乱,硬是跟着节奏和跳林黛玉的人得配合很默契,顺利地跳完了一支舞。说实话,我特别佩服她。换了我,早不知道慌成什么样了。她那样的定力,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演出能练出来的吧我想。真太厉害了!你看,这场演出能顺利地成功地完成,前前后后不知道花了多少人的时间、精力和努力呢!

 

你知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一句老话了。但说实话,没有参加过演出的人,比如我,其实以前是没有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这次我虽然只参加了大合唱,但多多少少对这句话有了切身的体会。以后看别的演出的时候,我一定会更多一些欣赏的态度而不是挑剔吧?毕竟,上过台才知道,在台上能顺利地完成演出是多么不容易。这也算是一种新的收获吧。都说人生是一场修行,总有新的你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让你感动和感悟,也能够去体会到新的乐趣。

 

你呢?在你已经熟悉的生活轨迹上,你发现了新的乐趣吗?有了新的体会和感悟吗?希望在评论区看到你的留言呀。好,最后还是要谢谢你的支持、陪伴、和聆听。生活总有新的感悟和快乐,那咱们也下期节目再见。拜拜。

图一:独舞《媚》
图二:越剧《黛玉焚稿》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