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谈天下(97)另类反思意大利华人零感染

来源: markyang 2020-05-12 11:54:31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24559 bytes)

最近看到很多有关COVID19的新闻报道,其中不自觉的也会更多的关注我们华人的新闻。其中几个新闻引起我的兴趣,希望能够深入发掘一下新闻背后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当地时间1月31日,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完整介绍了美国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诊疗过程以及临床表现。

他是一名来自中国的35岁男子,该男子回武汉看望家人后,于1月15日抵达西雅图-塔科马国际机场,后乘坐公共交通回家,他在西雅图独自一人居住。1月16日,该男子开始出现症状;1月19日,该男子进入当地一家诊所治疗;1月20日,他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阳性。1月20日确诊当天,医生就用特制的防护担架将他运送到普罗维登斯地区医疗中心的一间特殊隔离病房,与普通病房隔离,拥有独立的空气过滤器。这些设备是5年前为应对埃博拉病毒准备的,第一次派上了用场。

这名患者住在隔离病房中,并接受了机器人听诊治疗,他可以通过麦克风与在房间外的医生远程对话。据介绍,1月19日,患者进入当地诊所治疗时,已有4天的咳嗽和主观发热史。患者早期症状非常轻微,与感冒、流感等冬季传染疾病病症类似,只有轻度咳嗽和轻度间歇性发热,直到第9天才出现左肺下叶肺炎。该病例血清标本检测多次呈阴性,但中国已有重症患者的血液中出现新冠病毒RNA。论文作者认为,这些轻微病症使新冠肺炎早期在临床上和其它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难以区分,为诊断带来一定难度。

患者住院第7天接受了Remdesivir静脉注射,第二天,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不再需要吸氧治疗,食欲恢复,氧饱和度恢复到94%-96%。论文作者称,注射瑞德昔韦Remdesivir后,患者病情迅速好转,提示新治疗药物的有效可能。但目前仍需要随机对照试验来确定Remdesivir对新冠肺炎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医院为该男子使用的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头孢吡肟和尚未获批的抗病毒药瑞德昔韦Remdesivir。两周后的2月3日,医疗中心宣布,他已从美国华盛顿州距西雅图以北48公里的埃弗里特普罗维登斯地区医疗中心出院。

从第一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希望。

第二个故事是新泽西出现的第一例新冠病毒病例,也是一位华人。

James Cai今年32岁,和妻子和一个不到两岁的可爱的女儿在纽约居住。因为妈妈和祖父在新泽西,所以很多时间他也呆在新州。James16岁从上海移民到美国,现在的职业是医生助理,他在纽约的一家诊所、紧急护理中心和护养所上班。

2月28日,他来到纽约熙来攘往的时代广场,参加了以前安排好了的一个大型医疗展会。3月2日,展会的第4天,出情况了!James发现自己病了,第一个征兆就是,咳嗽。接着,发烧和乏力。当时新泽西完全未听说有谁感染了新冠病毒,纽约也没多少人在意。James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就中枪了,他希望只是普通感冒,不过警觉的他丝毫也不敢掉以轻心。在新泽西一家无需预约的流感诊治中心,他做了两个流感相关测试,期望着得到可以放心回家去的结果。新冠病毒测试?那里当然没有。测试结果很快出来了,阴性,排除了流感。但同时显出肺部凝块(pulmonary embolism)的症状 —— 这比季节性感冒还严重,绝不可小觑。

Coronavirus patient who got sick while attending conference in ...

James直接去了不远的哈肯萨克大学医学院的急诊部,告诉医生他咳嗽、呼吸短促,他被安排照了CT,这一照照到了他和医生都惊呆的情况:肺部有毛玻璃状结节!天,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新冠病毒?!第二天。医院给他做了新冠病毒Covid-19测试,要24到48小时才能有结果。医生安慰他说,“别担心,你这么年轻、健壮,应该不会有事。”独自在隔离室苦苦等着结果,James如坐针毡,只好疯狂Google刷屏,他惊恐地发现,几乎所有症状自己都具备。“不,不可能!不会的!” 他自我安慰,同时又诚惶诚恐!

3月4日,第三天。James还在小隔离室里分秒煎熬地等着结果。结果还没来,新闻却来了!房间里的电视传来:“今日大家将听到有关新冠病毒的重大消息” (We will begin tonight with breaking news regarding the coronavirus) 新闻主播的声音有些急促,空气中透着未知的不安。“没错!新冠病毒已经来到了新泽西州,州长墨菲刚刚宣布,第一例阳性结果 —— 极有可能就是本州卑尔根郡Bergen County一位30来岁的男士。”

第二天,3月5日。医生来到Jame跟前,告诉他:检测结果出来了,阳性。“你是本州第一个测试出来的 Covid-19感染者。” James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个从电视新闻(州长讲话)而不是从主治医生口中得知自己的诊断结果的病人。周五,3月6日。因为缺氧,James呼吸越来越费劲,他跟医生说他缺氧严重,肺部不能正常运作,到了有危险的程度。James短信每一个亲友,告知紧急的情况,呼救!请他们发散开去寻求任何可能的帮助。亲友们迅速回应,一个救助朋友圈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来:搜索各种信息和专业意见,联络亲友的亲友,甚至找到远在中国、抗疫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医疗专家。中国医生的意见包括:高剂量维生素C,考虑固醇类药、抗病毒药,尽快再照CT。然而James的医生拒绝了。他们觉得目前的治疗方案是恰当的,是他自己放大了焦虑,并认为再照CT不会有什么不同。

3月7日傍晚,James的呼吸出现了新状况。缺氧几近窒息,他开始各种担心:可能要插管了,那有可能引起并发症;器官可能坏死;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了。难道就这样一步步等死,连亲人都再见不到一面了吗?巨大的恐惧攫住了他。3月8日,医生终于同意给他做了第二次CT,结果正如他所料,非常不好。他左右肺都发炎,30-40%肺部感染,和第一次CT相比感染面积扩大非常多。三、四天时间恶化至此,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James不知自己还能活几天,是否能再见母亲妻女。绝望中他唯有祈祷,向上帝,向佛祖:“上天保佑,让我活下去!”面对James迅速恶化的病情,医生们终于认识到一个现实:这是一个不寻常的病毒,即使是年轻健康的生命,也可能熬不过这个病毒!在这之前,James为自己自我疾呼,是非同寻常的;来自外界的那些提议,因为超出医生们的常规经验,也不太可能被采纳。

治疗正式启动了,大动作且高规格。而且,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James在主导了治疗方案,一个中国的医生建议了一种高强度供氧呼吸机(high-flow machine);三种实验性抗病毒药物:—柯力芝( Kaletra,用于治疗艾滋病), 氯喹(chloroquine,用于治疗疟疾)和 瑞德西韦(remdesivir,用于治疗埃博拉病毒)。此时此刻,James和他的医生团队终于达成医患同步的统一战线。医生们非常乐意尝试James要求的各种治疗方案。第一天就立竿见影:烧在退,血氧也不再继续下降,James心口压着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一周之后,James的病情开始稳定。他终于可以呼吸了!自如地、大口地呼吸,让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活着的常态。真好。究竟是哪一种药,或是三种药,还是高强度呼吸机,还是这几种疗法的组合,产生了积极的疗效?没有人知道。

《纽约时报》的播客节目The Daily专门把James的故事做成一期节目。资深记者Susan Dominus对James做了跟踪采访。Susan为她的采访对象如释重负的同时,对于身边这场水深火热中的新冠病毒大瘟疫,有一份说不出的沉重!在采访后记里她写道:James,新泽西州的第一号病人,分享给我们的是一个生死悬于一线的故事。

设想一下:如果他没有不顾一切地为自己极力呼救;如果他根本就没有任何与中国医疗人士的联系;又或者,他自己不是在美国的医疗机构从业具有相当的医治常识,那等待他的可能是什么样的命运?而那正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最有可能面临的遭遇!因此我们不能不追问:大流行病来到跟前的时候,我们美国,从普通民众到医疗系统,为什么如此猝不及防?我们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救了他的命,因为这些药物和疗法仍在临床试验中。我们所知道的是,我们国家整个冠状病毒的故事都是缺乏准备的故事。人们就是不肯相信,事情会像中国的武汉或意大利的米兰那样糟糕 —— 这是一个普遍持有的态度。绝不仅仅是这家医院的医生才这样看待。是的,医生们很忙,他们每天都在挽救生命,自己的生命也暴露在危险之中。但是,已发生的事实依然很难抹去,就在不久前(3月1日,3月2日或2月底),我们所有人仍然那么侥幸地希望并相信:即使面对那么多不幸的证据,我们国家决不会像其他地方一样,遭受这种灾难性的后果。

从第二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很多的担忧。

第三个故事,哥伦比亚大学华裔博士生不幸新冠病故。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波林傑(Lee C. Bollinger)9日向全校師生發出郵件表示,一名員工和學生日前不幸感染新冠肺炎而病死;41歲華女莊士晟在擔任志工時感染新冠肺炎,與病毒對抗兩周後逝世,其生前就是就讀哥大的心理輔導系學生。

上月初在曼哈頓華埠西語裔教會擔任志工、協助耆老翻譯,卻不幸感染新冠肺炎的莊士晟;她不久後病危離世,留下十歲的兒子和五歲的女兒,家人擔心病毒傳染,只能盡快為她辦理後事。莊士晟是來自台灣的第二代移民,從小就語言天賦極強,並成功考取執照成為一名律師;因注重小孩的心理教育,莊士晟回到母校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修心理輔導碩士學位,原訂將在今年5月完成學業。

痛心,华裔精英妈妈新冠去世,幼子哭着见最后一面_庄士晟

从第三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周围的不幸故事。

所有这些都只是个体的故事,我想要引用的是一个群体的故事。

意大利最大华人社区如何实现零感染?这个故事大家是不是很熟悉,这个也是一个在中国被广泛宣传的故事。

意大利最大华人社区如何做到零感染的?

最近,普拉托的华人因为疫情中的零感染奇迹在中国和意大利出名了。普拉托是意大利最大的华人社区,也是意大利华人密度最高的地方,有2.5万名华人住在这里。对普拉托的华人来说,主动防控让他们在全球疫情重灾区逃过了一劫。

来自福建的陈友强已经在普拉托的纺织工厂工作了十几年。1月31日,中国疫情暴发初期,意大利对中国实施禁航,陈友强的很多工友辗转通过第三国返回意大利。普拉托有近五千家华人企业,绝大多数华人企业、商家在政府决定“封城”之前10多天就停止了营业。因此,当意大利人像往常一样前往滑雪场,挤入咖啡馆和酒吧时,普拉托的多数中国人都待在家里。他们不但自己做好防护,还向政府机构、民防部门和医院等地多次捐赠大量口罩、手套、防护服等医疗物资。

意大利最大华人社区无人感染:在意大利首例确诊前三周就自发进行封锁_ ...

当2月22日意大利发生新冠疫情时,中华医药学会就紧急成立了新冠肺炎中医治疗专业小组,开始24小时值班,同时紧急通知意大利全境中药店经理全部进入意大利中医药联谊群,共同配合当地中医药治疗,推出协定处方用药,坚决杜绝在疫情期间哄抬中药价格,以最低价格协助华人同胞接受中医药治疗。疫情期间,他所在的中华医药学会开通了意大利29条中医救助热线,为意大利华人进行义诊、鉴别诊断,指导中医药预防治疗,成了当地华人的定心丸。3月,中国先后派遣了来自四川省、浙江省、福建省的三支医疗队,奔赴意大利北部重灾区开展救治工作。他们带来了当地非常急需的重要医疗防护用品和中成药,受到意大利民众极大欢迎,医疗队所经沿途都能听到民众的欢呼。中国医生和中医药在当地的接受度更高了。

普拉托市长马泰奥在当地媒体中的直播说:“我们是全意感染者最少的省份之一。新冠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疫情时,许多华人从罗马、米兰和普拉托飞到中国过春节,然后又回来了,一度让这边非常恐慌。可情况恰恰相反,华人成了大家的榜样。春节后,从中国回来的华人们自觉隔离,疫情在意大利暴发后,他们立即关闭了商店和餐馆。现在,他们和我们大家一样待在家里,无一华人感染病毒。得益于华人社区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公民意识,这是普拉托的运气!”马泰奥感谢普拉托华人为大家树立了好榜样,华人社区的表现给其他市民传递了一个信号——疫情不容轻视,所以政府后来出台的各项管控措施在普拉托推行得非常迅速和有力。

网连世界】意大利最大华人社区如何实现零感染?--国际--人民网

这个故事给我的感觉就是四点,意大利华人不是意大利疫情的源头,中医药是抗疫的中流砥柱,华人抗疫防疫都非常积极,中国政府对于意大利抗疫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得到广泛的赞扬和肯定,包括对于中国政府的肯定,华人的肯定,以及对于中医药的肯定。整个故事都是满满的正能量,难怪会被大量宣传,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我却又有一个对比意大利华人和美国华人的故事,有一些另类的反思,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欢迎朋友们反驳,尤其欢迎在意大利的华人朋友们指正。

我的反思的来源是几年前的一个罗辑思维的视频,罗辑思维 39 被排斥的中国人

在这期节目中,罗胖从美国的排华法案开始谈起,提到在一个以移民为立国之本的国家,为什么没有提出过任何针对其它族裔的排除法案,却会在1863年提出一个排华法案呢,其中的最重要的部分居然都不是抢夺工作机会(雇主不会在乎),或是压低工资(雇主欢迎),让其它族裔都排斥,其中心思想居然是,自我封闭 与世隔绝,赚钱至上,漠视社区,排斥民主,同床异梦。

而如果我们看到这些150多年前的排华法案,我们会认为这个只是一个古老的故事,我们可能就有点太天真了,很多类似的事情现在还发生在世界上很多的华人社区。

我们就以意大利为例,和到美国的早期华人以留学工作为主,和到加拿大的华人以多渠道移民为主不同的是,意大利的很多华人都是从浙江,福建一带到意大利打拼的华人,他们秉承者中国人传统的勤劳智慧,在意大利也是打开了一片天空,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成衣,皮包等产业。但是同时也有一些问题。

第一个,极力压低工资,甚至是恶性竞争。

华人聪明能干、工资要求很低这是有目共睹的。有时是好事,有时则会扰乱市场,损害其他劳工的权益。劳动力本身也是商品的概念在华人的思想中比较淡漠。由于劳动力的价格很难界定,华人多是孤身前往海外,不带家眷成本低,不养家糊口,很像今天撇弃一家老小的农民工进城打工。

这在雇主看来是优势,但是这样大大损害了同阶层的其他劳动者的利益,从而引起同为“无产阶级”之间内部的反感和暴力斗争。其他移民劳工便以各种手段对华人施以暴力。廉价劳动力的恶性竞争,导致了“无产阶级”内部的分化,逐渐演变成两个种族、两个阶层间的激烈矛盾。“华人是一群既不能收留,也赶不走的人群。他们可以使国家变成两个明显断层,加深贫富阶级之间的矛盾。

中国式低价倾销,在国际市场竞选中还不时出现。在非洲被驱赶,在西班牙、意大利仓库被焚烧,在俄罗斯市场被砸、仓库被封等等都与低价恶性竞争不无关系。

更有新的情况和那时又不同,那时华人是压低当地雇佣价格,现在到国外的富有华人是抬高当地房产价格。这些作为,外国老板都比较喜欢,但普通百姓都不喜欢,因为华人压低了他们的收入水平,或者增大了他们的生活开支水平。

悲催的是我国农耕社会思维在计算产品成本时,从古到今几乎忽略考虑自己的劳动力价值。在融入国际大家庭的今天,切换竞争思维尤为重要。当有人还为这种低人权优势而沾沾自喜时,是否应当反思其中的消极因素呢?

第二个,只想来赚钱,不想谋发展

有本意大利人写的书《不死的中国人》其中讲述的一件让意大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在意大利的华侨不少,但是,当地人几乎没见过华侨老人去世后的葬礼,所以产生了中国人都长寿的误解。其实,华人都是年轻时出来赚钱,挣足了钱,跑回老家造大房、娶媳妇、修大庙,一茬又一茬周而复始,挣钱在外,落叶归根的传统思想,那里会有留给老外见到华人老态龙钟的机会呢。

曾有议员在讨论通过排华法案时就做了这样陈述。华人有吃苦耐劳、勤奋节俭的传统。多赚钱少消费,更别提在海外购置不动产,商业交易喜欢用现金,政府很难征收到税款。所以,对当地财政贡献就成了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在早期劳动阶层排斥华人时,政府觉得华人劳工成本低有利可图,不愿意通过排华提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官方也赞同严格限制华人移民的原因。

第三个,拒绝文化融入

可能是受传统族群乡绅文化的影响,在海外华人间似乎最信得过的是华人,最亲近的是同乡。华人基本上只生活在自己的天地里,不愿意,也不喜欢与当地人相互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相互融合。语言不通或是借口,因为完全可以相互学习。

“中国人是一群神秘的人。他们只生活在自己的车间、或餐馆后厨的阴影里面。好似是一窝蚂蚁,除了干活挣钱,似乎没有喜怒哀乐,从不单个出现,一出来就是一群。” 近年意大利记者笔下所描述在意大利的中国人,还是百年前的形象,几百年过去了,海外华人的这种族群文化依然在延续着。不能张开双臂向他人表达要融入他国文化的愿望,甚至以“中华文明”排斥其它文化,抱守其中的糟粕,继续把生命压缩在狭小的空间内,靠低人权维持竞争,这也是导致海外排华现象产生的一大原因。

第四个,反向民主

不关心政治进程,甚至变相的破坏民主制度,当中国清末还在四处闹匪患时,洋人们开始玩起了民主选举投票游戏。那时候的海外华人既不明白,也没兴趣。需要投票表决时,工头稍微给下面工人第一点好处,工人们就会不加思索听命照做了。结果被洋人骂成“愚昧无知,缺乏进取,不可教化等等”。

这种出卖自己基本权利的做法至今在我国乡村中还有所闻,给一桶地沟油或十元钱,村民就把选举村长的权利卖了!(城里人还没有这种一人一票选举的机会,若是有也很难估计是否会好于村委选举。)这种宪法赋予的崇高权力在愚昧的人看来一文不值,还不如两个肉夹馍来得实惠。国人这种淡漠的政治意识在饱受封建统治残害的民族中还需要长期耐心的启蒙式教育(统治者自然不愿意做这种出力不讨好的事情),更需要民众自发的觉醒和觉悟。若再受到愚民驯化,恐怕觉醒之路更加漫长。

我把这些总结为四个症结

1. 种族排斥,排斥其他非我族类

2. 金钱至上,过分讲究效率和利润

3. 叶落归根,缺乏对于所在国的归属感

4. 文化融入,缺乏对于所在国文化融入

对比在美国的华人,在新冠病毒面前,有非常多的人不仅仅是积极捐赠,而且也是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ICU工作,在警局值班,在各级政府进行协助,他们中会有很多人感染,甚至会献出生命,但是她们/他们更加容易被这个社会记住,他们是充分的融入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和其它族裔一样,在疫情面前共同面对。

我肯定不是说希望意大利的华人也出现很多的感染病例,实际上,因为华人社区对于新冠病毒的充分重视,华人在美国的感染比例也是相对较低的,但是如果在美国的重灾区,比如纽约的某个大区,华人比例很高,但是却出现了零感染,这个估计不会是什么好的新闻,而是说明了一些什么,可能是老人人数很少,可能是工作在第一线,尤其是医院,诊所的华人非常少,也可能是因为担心背锅,而自己默默忍受,自我疗愈,不管是那一种或是一些原因,这个都不会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好消息,只能说明这里的在美华人和美国其它族裔一起是同呼吸,却没有共命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三个故事有两个是与西药物治疗有关,这与中药是抗疫的中流砥柱有什么直接关系?有一些华人确诊后并没有去医院而自愈的,我就是有认识的。 -stapler123- 给 stapler123 发送悄悄话 stapler123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3/2020 postreply 12:05:48

Lol -sslw- 给 sslw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3/2020 postreply 14:49:42

不是零感染,应该是零确诊,不信就去查抗体吧,无症状的那么多! -漂亮姑娘- 给 漂亮姑娘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05/13/2020 postreply 17:18:32

interesting -longtermInvestor- 给 longtermInvestor 发送悄悄话 longtermInvestor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3/2020 postreply 17:33:21

加上一个极度怕死就全了,这可以解释中国人能待在家,哪里都不去。 -kai2002- 给 kai2002 发送悄悄话 kai2002 的博客首页 (0 bytes) () 05/13/2020 postreply 21:26:07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