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外喉舌纽约侨报和北美中文作家协会

来源: 老秃笔 2017-10-24 20:27:02 []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次 (9634 bytes)

中共朝廷海外统战历史悠久。 在中共打内战得手推翻中华民国之前,其在纽约的地下党员唐明照在1940年在纽约创办了美洲华侨日报。中共朝廷开张后,与世隔绝二十多年,消息封锁严密。自然国内愚民们不知道唐明照这号人物。1971年联合国接纳中共朝廷为会员。很快,联合国也腾出一个付秘书长的高职给予中共。这个职位就派给了唐明照,既是酬劳他海外统战工作几十年,也是中共在文革大动乱之后派不出懂英文且了解海外国际事务的官员的结果。不管唐明照高升与否,他那份美州华侨日报已经在纽约,旧金山等华人聚集区站住脚。有体系有人手,每天出报,替中共朝廷在海外唐人街维持影响。

在八十年代中期美国纽约唐人街,你可以发现唐人街里华文日报分成几大流派,国民党系的世界日报,南亚的星州日报,香港的明报,中共的美洲华侨日报。但是,由于当年来自中国大陆的人群极少,唐人街居民多是台港澳南亚过来的华人,他们具有强烈的反共情绪,故各报的销售量以世界日报星州明报等为主,那份美洲华侨日报销量很少,只能勉为其难地维持门面。若不是中共数十年如一日地底下撒钱补贴的话, 它根本办不下去。

最重大的转折点在于1989年的北京六四大屠杀。 当年四五月份北京发生的大规模民主爱国反腐败群众运动震撼了全世界。月后,中共元老邓小平和其他几个老土匪举起屠刀在北京以党军向爱国民众大开杀戒造成数百人死亡千人受伤震惊世界的六四屠杀。中国近代史数百年中,在中国首都屠杀民众的,只有日本鬼子1937年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的大屠杀,37万遇难者和1989年中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大屠杀。前者是外族外国入侵中国的罪行。后者是中共土匪法西斯本性的公然暴露。

中共在北京的法西斯暴行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引起巨大反响。各地华人群体举行示威游行,环绕中共使领馆。 中共在美国的使领馆和派驻联合国人员出走,宣布与中共分割,约有十四人。

那份美洲华侨日报也因六四屠杀而产生严重内部分歧。当时的总编和编辑部同仁们宣布离职,不再为中共效劳。中共当时忙于内乱无暇外顾。在资金,人手不足,继续为中共屠杀叫好受到极大压力的因素作用下,这份报纸被迫关门。其时正是1989北京六四大屠杀后一个月。 当时的世界日报对此事有详细报道。 中共在香港的喉舌文汇报或者大公报也开了首页天窗哀悼北京六四屠杀遇难者。 其主编后来也被中共换下。

1990年初始,有美洲华侨日报原左派主编出面重新发行,改名为侨报至今。这事儿,不用多问,肯定是中共统战部门暗中出手布置出钱支撑的。

真正救了这份中共海外喉舌的是变化中的唐人街居民构成。 随着中共开放政策的继续和经济发张迅速,来自中国大陆的居民逐渐增多。时至今日,来自中国大陆的居民在美国各地唐人街早就成为主体,把过去占主要地位的港澳台南亚华人的影响力几乎挤出去了。这些人由于来自大陆,深受中共宣传洗脑影响,很少读世界日报之类的报纸,习惯阅读来自大陆的媒体。

如果你读这份侨报,你会发现,这是一份换个报头,就是人民日报的报纸。里面全部是把中共描绘的“伟光正”内容。套句不太文学的话说,*****装的真像那么回事儿。比如,习帝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得反腐败,拿下无数朝廷贪官污吏的运动,你根本看不到啥内容。看完这份报纸,你的印象就是大陆地区一片莺歌燕舞人间天堂。正好跟妖轮子的大妓院描绘的昏天暗地一片惨淡景象相反。自然,你也有ing该知道,这侨报和大妓院不过是二个魔鬼的后门,恶心人用的。侨报自己也隐晦,“《侨报》自创刊伊始,便着力向读者提供及时、客观、准确、公正的中国大陆新闻,在众多美国华文媒体中独树一帜。”  狗嘴里能吐出象牙么? 中共的喉舌能给你“客观,准确,公正”的报道么?

不知道在纽约的唐人街这份侨报如何卖的,反正在我们新洲爱迪生地区,这份报纸是免费的,堆放在华人超市门口随便拿,跟妖轮的大妓院一样。算是地摊报纸。 这种不靠广告不靠发行收入的报纸,后面如果没有各自老板的撒钱支持,不可能撑的下去的。他们各自的黑暗目的不过是占领海外华人文化领域,靠着日积月累不断重复谎言,慢慢把毒素注入到华人社区。

不过,侨报这么效劳中共朝廷,咱朝廷不明就里的马虎官员们也有犯糊涂的时候i,2016年3月中共人大会议,侨报记者问新闻法和甘肃武威扣留记着事情,估计侨报本意是“正面”报道为朝廷说好话把朝廷专制的坏样子弥补一下,不料人大的官员直接粗暴拒绝问题,说侨报不是西方主流媒体。 呵呵,这真是小看人了! 侨报本来就不是啥正规媒体,而是咱党的海外口舌么。 这就是俗话说的自家人打了自家人么

那么,侨报和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又是怎么关系呢? 这也是一个朝廷要占领海外华人文化领域的一个重要步骤。原来纽约有一个华文作家协会,是台湾早年来美的文化人士组成的。现在因为时间关系,会员们大多高龄,难以为继了。

但是,来自中国大陆的作家,喜爱写作的人群不少,他们觉得跟台湾作家们有些文化和习惯不适应。多年酝酿下,终于在侨报这里得到支持。无它,侨报也有咱朝廷分派的任务:拿到海外华文文化的话语权,增大中共的影响力。 这样,侨报出面替朝廷网罗一群闲的无聊的文人,朝廷出钱让他们回国吃喝玩乐,再参加些朝廷文学组织的文学会议,在多如牛毛的各地文学杂志上忽悠几片文章,有名有利,高兴的都不知道窝头有几个眼儿了。

于是乎,侨报出头,去年召集大纽约地区的文学青年和蹋蹋们,成立这么一个北美中文作家协会,敲鼓鸣锣的,在纽约侨报正式开张。至此,朝廷在海外的文化领域布局又多一子,配合各地的同乡会,各种牛毛般的协会,在北美这块净土居然撒豆成兵,隐然有呼风唤雨之势了。

现在朝廷使领馆要是根据朝廷旨意开个什么大会,制造民意,那真是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 比如,俺们南方亚城有个老蹋蹋是儿科医生,居然搞一个辛亥革命研究会,专门配合中共领馆召开辛亥革命百年大会。中共领事到场讲话,各界代表讲话,众口一腔,俨然这会在北京召开的风范!再举一例,费城十几个偷渡来的福建人开外卖店赚点钱了,想跟朝廷套近乎。搞起一个中国统一促进会。每次朝廷领馆需要,他们都会出面谴责台独,支持党中央云云。

这个新成立的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也是类似的外围组织。

中国历史上,跟朝廷套近乎的文人们,不外目的是谋求一官半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进入体制内,既可以得到朝廷的承认和落得些许意外之财也可以加速自己的文学之路。台湾人的俗话说,西瓜榜大边,也就是跟着老大混的意思。本来北美各地都有文人自己举办的纯文学组织。可是在一些人眼里,这算是民间的,不容易修成正果。还是跟着朝廷走,犹如光棍汉娶个拖油瓶寡妇,可以一举二得。

跟这种文人谈文学,听这种文人谈文学,你能得到什么呢? 他们能有屈原的忧国忧民的悲愤情怀么?他们能有鲁迅先生那样的针砭时弊么? 他们能有李白杜甫的文采么?他们能有托尔斯泰那样的宏大笔触么?

他们爱好写作,又靠近朝廷,从朝廷的猩红旗下捞取些残羹。 他们又比朝廷体制内的吹鼓手们要好些,不必全面出卖灵魂换饭吃。可是人家红色作家是身在朝廷体制内身不由己不得不为之,不然一定下场悲惨。这点我们都知道,也不想责备朝廷体制内的作家群。可是海外这个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可是主动跟朝廷套近乎的结果,可是主动上的贼船啊! 他们有灵魂么? 文人难得是清德。 他们没有,我称之为粉红色作者群。

听闻北美中文作家协会会长陈九月底来亚城做文学演讲有感,一挥而就。 词不达意,言却由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

发现Adblock插件

如要继续浏览
请支持本站 请务必在本站关闭/移除任何Adblock

关闭Adblock后 请点击

请参考如何关闭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装Adblock plus用户请点击浏览器图标
选择“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装Adblock用户请点击图标
选择“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