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政、商 “铁三角”:美国真正的统治者

军、政、商 “铁三角”:美国真正的统治者

近二十年来,每到美国的大选季节,中国就会成为美国社会问题的“替罪羊”,被两党候选人反复鞭挞。今年共和党的候选人朗姆尼 指责中国不按国际规则形势,通过操控人民币汇率及窃取知识产权等 “ 欺诈 ” 行为 “ 盗窃 ” 了美国数百万工作 ,他宣称要 将中国列为货币操纵 国,如果当选就 将制裁人民 币。奥巴马则通过竞选广告的方式,指出朗姆尼是“外包先锋”,把美国工作转移到中国,而他自己才是对华强硬派,先后签署了多项针对中国公司和产品的制裁命令。 两党候选人对华的指责性言辞虽然并不全然代表他们未来的对华政策,但当总统候选人不分党派以责骂中国来煽动民意的时候,其中所流露的敌意却应该令所有的中国人深思警惕。

虽然朗姆尼和奥巴马分属不同的党派,但从他们的对华态度和对外政策来看,其实大同小异。事实上,美国真正的统治者不是总统,或者大选得胜的党派,而是一个军政商三位一体的权利集团。 1961 年,艾森豪威尔总统在离职演说里,提醒美国人民一定要警惕权力过度集中在“军工复合体”( military-industrial complex )里可能对社会造成灾难性后果。身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和政治领导之一,艾森豪威尔的警告意味深长。事实上,艾森豪威尔的警告中还包括了“国会”。出于政治考量, “国会”一词没有出现在他的讲演词里。但是,他毕竟揭开了美国权力的幕布,令许多美国人民意识到自身命运和国家安全为国防承包商、政客和军队组成的“铁三角”所控制的事实。


艾森豪威尔总统

军事主义对美国政治的影响并不是从六十年代才开始的,实际上,美国自来以战立国,国歌里唱得明白,这是“自由之土,勇者之家”( land of the free and home of the brave ),二百余年来,美国的发展和战争息息相关。几乎每一次经济和社会危机,都是靠战争来解决。

把从 1775 年以来中美两国的主要战争放在一起看,很容易看出两国国运兴衰的轨迹来。除了内战外,美国二十世纪前所有的战争,无论是从英国人手下争取独立,从印第安和墨西哥人手里夺地盘,从西班牙嘴里抢殖民地,都是扩张性的,而其后的战争多半是在境外进行的。 (对美国的军事行动感兴趣的可以参看下面两个网页: http://en.wikipedia.org/wiki/List_of_wars_involving_the_United_Stat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Timeline_of_United_States_military_operations ) 而中国则相反,二十世纪中叶前的战争全部是内部变乱或外敌侵略造成的,只有到了五十年代以后才有了出境作战的例证。

时间

美国

中国

1775 - 1799

“独立战争”( 1775 - 1783 )

印第安战争

台湾 林爽文事件 ( 1786 )

平定廓尔喀 ( 1788 - 1792 )

1800 - 1824

“ 1812 之战”( 1812 - 1815 )

印第安战争

川楚白莲教教乱 ( 1795 - 1804 )

张格尔之乱 ( 1820 - 1827 )

1825 - 1850

“美墨之战”( 1846 - 1848 )

印第安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 ( 1840 - 1842 )

1851 –

1874

美国舰队轰开日本大门 (1853)

“美国内战”( 1861 - 1865 )

印第安战争

太平天国起义 ( 1851 - 1864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1856 - 1860 )

同治新疆回乱 ( 1862 - 1877 )

同治陕甘回变 ( 1862 - 1873 )

1875 –

1899

“美西战争”( 1898 )

“美菲战争”( 1899 )

印第安战争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 1876 - 1877 )

中法战争 ( 1883 - 1885 )

第一次英国侵藏战争 ( 1888 )

甲午战争 ( 1894 - 1895 )

1900 –

1924

“八国联军”( 1900 )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 - 1918 )

义和团运动 ( 1898 - 1901 )

辛亥革命( 1911 - 1912 )

北洋军阀战争 ( 1913 - 1926 )

劳工输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 - 1918 )

1925 –

1950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 - 1945 )

占领日本 ( 1945 - 1952 )

北伐战争 ( 1927 )

军阀混战 ( 1929 - 1930 )

第一次国共内战( 1927 - 1937 )

抗日战争( 1937 - 1945 )

第二次国共内战( 1946 – 至今)

1951 - 1975

“朝鲜战争”( 1950 - 1953 )

“越南战争”( 1959 - 1975 )

冷战

“朝鲜战争”( 1950 - 1953 )

中印边界之战( 1962 )

珍宝岛中苏边界冲突( 1969 )

中越西沙之战 ( 1974 )

1976 –

1999

“海湾战争”( 1991 )

“科索沃战争”( 1999 )

冷战

中越战争( 1979 - 1990 )

2000 –

至今

“阿富汗战争”( 2001 – 至今)

“伊拉克战争”( 2003 - 2011 )

空袭利比亚 ( 2011 )

反恐战争( 2001 – 至今)

从立国至今,美国一直是个准军事化的社会。宪法里保证公民的持枪权就是要美国人民可以保持随时能有从民到兵的转换能力。这种全民皆兵的文化沉淀体现在美国人对体育的重视,对武器的崇拜和对拓荒者的敬重上。下面是 2008 年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带着小女儿在雪地里屠宰驯鹿的照片,这种血腥的画面令欧洲媒体几乎呕吐,但是对很多美国人来说,则是一种野性的召唤,他们看到的不是对动物的残忍,而是美国先民强悍的拓荒精神的再现。不认识到美国社会的准军事性,就不能意识到美国社会繁荣富强的基石并不仅仅在于资本主义制度,而在于其深远的军事传统和强大的军事能力。



美女与野兽

“大萧条”之后的罗斯福新政,并没有显著地恢复经济。“二战”开始后,全面发动军事机器才从根本上解决就业问题,美国从此走上了军事凯恩斯主义的道路。通用电器的主席 Charles E. Wilson 曾说过,“永久性的战争经济” ( a permanent war economy )才是制止经济动荡的灵丹妙药。所以二战胜利后,美国并没有刀枪归库,马放南山,而是立刻和苏联进行冷战对峙,大量投资武器方面的高科技研发,硅谷的创立就是国防工业民间化的一个范例,又先后出兵朝鲜、越南,在造成数百万当地百姓死亡和数十万美国士兵伤亡的同时,也为美国制造了数百万的工作机会。

《孙子兵法》说:“兵贵胜,不贵久”,那是一个有悲天悯人情怀的职业军事家的看法。对指望发战争财的军工复合体来说,战争拖得越久,越有利可图。因此,越南战争打了 16 年,伊拉克战争打了 8 年,阿富汗战争已经进行了 11 年,目前还在持续。战争固然可以增加就业,但是“永久性的战争”也造成了债台高筑的局面。 2012 年,国防经费将占美国政府预算 19% ,除了小部分用于海外战争外,大部分金钱会流入国防承包商的腰包。


2001 – 2011 美国军费图

越战以后,为了避免全民征兵引起社会反弹,美国采取募兵制,服役从公民义务变成了职业选择。一方面固然形成了一支格外专业化的军队,同时也造成了军队和民间生活的脱节。战争已经不再是越战时代牵扯全民神经的焦点,而是一部分人的工作风险而已。在民意不甚关注的情况下,战争可以进行地更长更久,而以外患未除为由,军费可以名正言顺地一再攀高。从 2000 年到 2011 , 美国军费翻了一翻还多。如今美国军费高居世界首位,占全球军事总支出的 40% ,比紧跟其后的十五个国家的军费加起来还多。


The world's top 7 military spenders in 2011.
Figures sourced from the SIPRI Yearbook 2012.
2011 前七名军事大国经费比较图

除了军事人员和武器制造者外,军方还拥有大批的基地。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帝国,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冷战结束后,为了享受“和平红利”,克林顿总统冒天下之大不讳,关闭了大批的军事基地,打碎了很多人的饭碗,得罪了以战争牟利的“铁三角”,所以夫妻两人都被国会反复调查修理,最后以他的性丑闻为借口,给他以弹劾的羞辱。


美国全球基地图

2008 年,奥巴马以坚定的反伊战姿态,赢得了反战人民的支持,最终取得了总统大位,具有反讽意味的是,其实最早投资他政治生涯的金主就是芝加哥的犹太武器制造商。尽管倾向共和党的 Foxnews 天天攻击奥巴马的军事外交政策,认为他只会投降示弱,但是在奥巴马任期内,美国军费还是年年增长。现在为了应对国债高筑的情况,奥巴马想大规模削减军费,不光计划从阿富汗撤军,而且开始逼国防部整体性瘦身裁员,其面对的反弹力度,不会小于他的民主党前任。更让奥巴马头疼的是,他本来就在退伍军人和军人群体中支持率较低,如今他的对手朗姆尼向军工复合体的“铁三角”输诚献媚,夸口说从人员到经费,不但不裁不削,还有大规模增加武器订单,这就更增加了他连任难度。

1963 年, Johnson 总统曾到联合军事会议上向将军们保证,“只要让我当选,你们就可以打仗。”相信奥巴马这位哈佛高才生向军工复合体的“铁三角”寻求支持时,话不会说得象那个德州人那么直接露骨。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在国防承包商、政客和军队组成的“铁三角”的统治下,战争已经是美国的生存方式,不管谁当选总统,不管以何种形态,还会一直持续下去。

中国的崛起对全球秩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美国面对的不是苏联那样的军事强国,而是一个和美国经济息息相关,文化上又处处不同的超级大国。从历史上来讲,军事手段是美国应对危机和挑战的传统之道,然而面对中国这样一个有核武器攻击能力,工业体系完整,人民勤劳坚强,文化传统深厚的国家,军事手段未必能有作用。所以象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这样头脑清醒的“知华派”已经公开指出现在两党候选人对华的言词极不负责,不利于两国关系的发展。事实上,这种以战争解决经济问题,或者把经济问题以战争手段解决的思维最不利的还是美国自身。

过去十年间,美国贫富分化严重,大量的中产阶级陷入贫困,上千万的人口靠政府救济度日。“永久性的战争经济”固然可以创造一些就业机会,但是浩大的军费开支会压缩其他重要的民生支出,尤其是对教育等基础产业的投资,完全无助于解决贫困问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大量的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国家,美国已经越来越难以负担“永久性战争”带来的经济压力。所以美国的人民应该意识到现在已经到了放弃“永久性战争”思维的时候,把预算从投资下一代武器转移到教育下一代儿童身上,投资基础设施,提高百姓生活水平,探索利用新能源都会带来持续的,有益于社会和个人的高收益的新工作机会。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 军、政、商 “铁三角”:美国真正的统治者
  • [基金简讯]新浪网播放王氏基金总裁访谈
  • [基金简讯] 王氏基金开通新浪微博
  • [基金简讯] 王氏基金赞助2012年“华源杯”(HYSTA CUP)高尔夫赛
  • [基金简讯]王氏基金赞助美国世界技术大会和海外对接活动
  • 所有跟帖: 

    商的范围太大了,应该是金融业。 -这个星球有点轴- 给 这个星球有点轴 发送悄悄话 (0 bytes) () 10/21/2012 postreply 04:05:06

    请您先登陆,再发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