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冕之王-中国羽毛球队
世界上羽毛球运动开展得最普遍、水平最高的国家, 当属北欧的丹麦和亚洲的印尼.
我国羽毛球运动的水平较低, 开展也不够普遍.直到1954 年王文教、陈福寿、林丰玉等印尼华侨青年, 怀着报效祖国的宏愿, 毅然回国组成第一支国家集训队, 我国的羽毛球运动水平才有了较大的提高.1959 年第一届全运会上, 有79 名运动员参加了羽毛球比赛, 一批新手崭露头角, 技术渐趋完善, 并向全面多样化发展.从60 年代起, 我国的羽毛球运动进入了全盛时期, 被人們称之为"黄金时代".
1963 年夏, 羽坛霸主之一的印尼国家队访华, 中国队10 战6 胜.在当年11 月的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上, 中国队取得了女子团体和男子单打冠军.冬天, 中国队应邀访问印尼, 6 战35 场比赛, 双方尽出高手对阵, 中国获得全胜! 這一下震惊了世界, 震惊了视羽毛球为"国球"的印尼.中国队实际登上了亚洲羽坛的王座.
当时有人說: "你們对付亚洲人行.欧洲人身材高、力量大、技术好, 你們靠快攻打他們、尤其是丹麦人, 不行."年轻的中国羽毛球队鼓足了一口气, 盼望着能有机会和欧洲的丹麦队进行较量.
1965 年, 机会來了, 中国羽毛球队应邀出访丹麦和瑞典.丹麦电视台的主持人面对观众, 发表了如下妙论: "据說, 中国羽毛球队的水平很高.但是真是假, 我們谁也不知道.說句实话, 中国人究竟会不会打羽毛球, 我們还很怀疑."來机场迎接的丹麦羽协官员, 在彬彬有礼的言谈中, 显示出了一股傲慢之情.中国队的赛前训练, 丹麦队连看都不看.按照原定赛程, 中国队应先到丹麦各地访问比赛, 然后再回到哥本哈根, 进行中、丹国家队的正式对抗赛, 但是丹麦羽协突然要求改变计划, 首先进行正式对抗赛, 大概是想杀中国一个下马威, 使中国队能知难而退, 尽快打道回府吧.
中国队大度地同意了.比赛设5 个单项: 男单、女单、男双、女双、混双, 两队每项各出两名(对)选手进行对抗赛, 第二天由各项的两名(队)胜者, 进行单项决赛.大大出乎丹麦人意料之外的是, 在第一天的比赛中, 丹麦人除了一队女子双打取胜之外, 其余的全军覆没! 到了第二天的决赛, 中、丹对抗赛成了中国队员之间的表演赛!
尽管中国羽毛球运动已达到了世界第一流的水平, 但是由於当时的国际羽联某些人的顽固态度, 中国的合法地位一直未能恢复, 中国队一直被排斥在正式的世界大赛, 包括洲际羽毛球赛和汤杯、尤杯比赛之外.所以60 年代的中国羽毛球队, 被人們送上了一个"无冕之王"的美称.
世界水平最高的队不能参加世界性的正式比赛, 這在国际体坛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羽坛人士纷纷纷指责国际羽联制造的這种滑稽丑闻, 他們說: "凡是中国没有参加的比赛, 任何一个冠军都是不实在的."
亚洲羽联首先起而抗争了, 他們不顾国际羽联的阻挠反对, 於 1974 年5 月 30 日接纳中国羽协为正式成员.在当年9 月举行的第7 届亚运会上, 中国队初登正式赛场, 取得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女子双打5 项冠军.
這以后, 又是亚洲羽联带头, 成立了与国际羽联抗衡的世界羽联, 并於 1979 年和1980 年组织了第一届世界羽毛球锦标赛(单项)和第一届世界杯赛(团体), 中国羽毛球队共获得了7 项冠军, 再次显示了自己无可置疑的冠军地位.
迫於形势的压力, 世界羽坛的明智之士开始寻求可行的途径, 消除对抗, 走向合作, 终於在1981 年5 月20 日, 国际羽联和世界羽联宣布联合, 成立了新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 中国羽协成为正式会员.从此, "无冕之王"堂堂正正地走上了世界羽坛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