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

来源: 2011-04-04 13:06:3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生生息息之爱》拍得7906万港元/1000万美元 刷新张晓刚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张晓刚的《生生息息的爱》以7906万港元/1000万美元成交。(图片来源:新浪收藏)


新华网香港4月4日电(记者 赵博)在3日晚间举行的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拍会“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专场拍卖上,张晓刚的油画《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以7906万港元成交,刷新画家个人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作于1988年的《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尺幅宏大,代表泥土的黄褐色画面上描绘了多位裸露上身的原始男女,与襁褓中的婴儿、羔羊、鸟兽一起栖身于大自然中。作品表达了对生命力的歌颂,也对生命发出最原始的探索和询问。

“尤 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推出总估价1亿至1.3亿港元的105件拍品,均为比利时收藏家尤伦斯的个人收藏,涵盖了当 代中国艺术起步之初某些关键年份的作品,较具艺术和收藏价值。拍卖当晚,全部拍品成功售出,总成交价为4.27亿港元。

当晚的拍卖会竞投十分激烈,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争相报价,使得多幅拍品以高于起拍价数倍的价格成交。除张晓刚外,张培力、王广义、耿建翌等当代艺术家的画作也都创下个人作品世界拍卖纪录。

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部主管林家如表示,2008年以来当代中国艺术作品的拍卖成绩差强人意,很多人对市场的信心不足,这场拍卖会无疑为当代中国艺术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

1日开槌的香港苏富比2011年春季拍卖会为期8天,共呈现名酒、书画、腕表、珠宝首饰、瓷器及工艺品约3600件,拍品总估价约27亿港元。

尤伦斯当代艺术重量级藏品将亮相苏富比香港春拍

发布时间:2011-02-12 来源:ARTINFO我要评论()

 

涉 猎中国艺术多年的尤伦斯收藏本周再次成为关注焦点。2011年苏富比香港春拍将于4月3日特别推出“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 追本溯源”晚间拍卖会,呈献这一系统的重要收藏中的106件博物馆级作品,拍卖总估价为1亿至1亿3,000万港元/1,269万至1,667万美元。

张晓刚《生生息息之爱》(1988)

张晓刚《生生息息之爱》(1988)

尤伦斯夫妇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藏家,此前在中国艺术界的大手笔是于2007年在北京斥资设立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此番参与拍卖的大部分作品来自于后者在2008年奥运期间的大展“我们的未来:尤伦斯基金会收藏展”,而其核心藏品仍将留在基金会。

这并非意味着参与本次拍卖的作品无足轻重,相反地,它们均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当代中国艺术家创作于八十至九十年代之杰作,自被收藏之后就鲜有露面, 涵盖了早期当代中国艺术历史的关键时期,其中包括张晓刚、张培力、毛旭辉等参加了1989年前卫艺术大展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刚在去年香港苏富比、 佳士得秋拍上创下高价,其动力来源于进入这一往昔由西方人占领的艺术市场的众多中国大陆藏家。

张培力《X﹖系列三号》(1986)

张培力《X﹖系列三号》(1986)

今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尤伦斯专场上,我们将见到张晓刚的三联绘画《生生息息之爱》(1988年作,估价2,500万至30,000万港元/320万至 380万美元)、张培力的《X?系列三号》(1986年作,估价150万至250万港元/19万至32万美元)以及王广义的《毛泽东:P2》(1988年 作,估价150万至200万港元/19万至26万美元)。

王广义《毛泽东:P2》(1988)

王广义《毛泽东:P2》(1988)

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品负责人林家如(Evelyn Lin)说:“能有机会参与如此高水准重要艺术作品的拍卖,是我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时刻,我很高兴能与国际收藏机构分享这一历史性收藏的各个杰出方面。”

我们可以想象,作别这样一些重要藏品对于尤伦斯夫妇的遗憾,但此次拍卖产出将会让其更有余地去继续追寻与年轻的新兴艺术家们合作的“热情”。而这也 并非尤伦斯基金会首次出售他们的藏品、用以推动收藏以及UCCA的继续运转——自2009年以来,尤伦斯的古代书画藏品便已在北京保利连续刷新拍卖纪录, 包括当年5月以5510万人民币拍出的宋徽宗《写生珍禽图》。

同时,关于UCCA将退出中国艺术机构界的传言仍在流布。去年他们曾与民生银行在大型展览与出版等诸多方面达成伙伴关系,这也让人不禁推测:于去年在上海创立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民生银行,是否将会取代尤伦斯成为UCCA的新主?

据透露,苏富比还将在本次香港春拍之前,以尤伦斯的收藏为基础举办一次有特色的教育巡回展览,以此为大众提供一个对中国当代艺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 代发展的直观概述。巡回展行程将包括伦敦(2月12-16日)、上海(3月9-10日)、北京(3月12-13日)、新加坡(3月19-20日)、纽约 (3月18-22日)、以及台北(3月26-27日)。

耿建翌《灯光下的两个人》(1985)

耿建翌《灯光下的两个人》(1985)

毛旭辉《家长》(1992)

毛旭辉《家长》(1992)

舒群《同一性语态系列:一种后先锋主义?》(1994)

舒群《同一性语态系列:一种后先锋主义?》(1994)

刘炜《生于一九八九年》(1995)

刘炜《生于一九八九年》(1995)

曾樊志《面具系列四号》(1994)

曾樊志《面具系列四号》(1994)

(作者:欧美琳  责编:王琢如  www.artnet.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