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30小时
---- “3.11”日本大地震亲历
五点就醒了,索性起床,洗涮完后,最后查阅一下email。父亲6点也起来了,厨房里开始忙碌。7点,出发往西门去,很幸运,迎面正好一辆的士停了下来。等到了磁悬浮站台上时,看了看表,一共不过20分钟。
七天前还在东京, 跟上海比,东京虽然冷风嗖嗖,但是天仍是碧蓝的。在机舱内座位坐下,轻轻地喘了口气。显然舱内有不少日本人,他们的特点是安静,绝少听到他们大声交谈。 起飞时间过了20分钟,飞机还没有滑动的意思。翻出杂志,胡乱翻了一遍,然后再翻了一遍,又过了20分钟。在首都机场和浦东机场飞机等在停机坪上,已经司空见惯,这次却觉得尤其烦躁。东京转机的时间是两个半小时,眼看一个小时就耗在这一望无际的跑道旁。我站起身,走向空姐,这是一个短发的日本空服员。显然安静的机舱里我的突然出现吓了她一跳。可是没等她说话,我开口用英文问:
“能告诉我怎么回事吗?”
“我来询问驾驶舱。”
“我眼看要误了下一个航班了啊!”
“我马上就问驾驶舱。”看到我一连严肃,空姐的脸色由不好意思变得紧张起来。我接着提升了声音。
“这简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今天我不知怎么这么大火气,就觉得烦。终于起飞了,晚了整整一个小时。在东京机场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转机,包括过安全检查, 东京过关可是出奇的慢。
“很对不起,先生!”面前突然出现另一个空姐,像是乘务长,显得干练,脸上充满了歉意。她半躬着身体,贴近我。
“我知道你刚才在担心晚点。我们非常抱歉!”
“没事儿了,我只是担心误了我东京下一班的飞机,这不是你们的错。”
“您乘的下一个航班是?”
“NH8。”
“旧金山。明白。对此我们非常抱歉!”
我伸手轻轻拍了拍乘务长的胳膊。她的脸上充满了尴尬和歉意。
“非常抱歉!”她不停地说。
这是个不到两个小时的行程。机舱门打开后,我紧随前面人员往外走,临出舱门,站在门口的乘务长又一次跟我道歉。我不好意思地对她说了声谢谢。下了飞机,按照习惯,首先直奔国际转机通道,来到等待的人群队列,抬手,现在是东京时间3点27分。下一航班登记时间是4点45分。应该没问题了。
还算快,十五分钟过了安检,进入了一个长长的隧道,跟浦东机场和首都机场相比,成田机场设施显得有点陈旧,长长的扶手电梯上空无几人,前面一个老外,后面紧跟着一位中年妇女。我放慢了脚步,在移动的电梯上缓步往前走。
突然电梯发出沉闷的轰鸣声,再一看,电梯的履带在剧烈地左右撞击两边的金属护栏。 我的第一反应是,这个电梯出故障了?持续了二、三十秒,终于停了,一切突然变得格外得安静。我回头对那位妇女问道:“地震了?”
这位妇女大声回答,“对,是地震!”我们回头快步走,撤出扶手电梯, 在人行通道上走。心里还想着,可别把航班起飞时间又给震晚点了吧!我们先后出了隧道,按标识找到了新的登机口方向,到了一个中央大厅。这班转机的人群显然还在后面,大厅人并不多,免税商店了寥寥几位乘客,服务员也都很安静。看时间充裕,想着给儿子买点什么,便进了一家免税商品商店慢慢逛。 服务员之间很小声地在嘀咕什么,大概是一轮刚才那场地震吧。日本人显然不把这些当回事。
不到4点。突然,地面又抽搐起来,这不是晃动,更像是两个大人抓着一块木板使劲来回推拉,上面的人就像是小孩儿,四处寻找能抓紧的东西。店员们都跑出商店,互相搀扶着, 蹲在地上。站不稳,我靠着身边的一个大圆柱站着,心里想,我是不是也得蹲下啊。抬头看,头顶上方的巨型玻璃在哗啦啦地急速摇摆。事后想起,要是玻璃震碎,我肯定得给砸个鼻青脸肿,当时怎么就反应不过来。反正就觉得不好意思跑,或是蹲下。持续了又是几十秒的工夫,终于停了下来,大厅里年轻姑娘们禁不住叫出了声,终于,日本人也当回事了!
广播声响起,用日文,大概还有英文,也没人注意听吧。我开始往登机口走。不知从哪儿冒出了很多人,迎面一个年轻的女工作人员,对我说了些什么,用手指着右边的楼梯,示意往下走,请下楼, 请全体到一楼,请所有人到一楼。突然,头顶一股水喷涌下来,像是水管断裂冒出的水。我们都绕开水流,缓缓往下走。一楼开始聚集了很多人。工作人员把通往停机坪大门打开,引导人们忘外撤。不一会,人群聚集到候机楼外,看着怎么也得有几百人吧。天空并没有下雨,但是候机楼外墙宛如大雨,四处哗啦啦地淌水。
这是一个阴沉的下午,人群中有一大批学生,显然地震使他们觉得兴奋, 不停的大声喧哗。学生就这样,哪个国家都一样。我身边站了一个去加州的印度人,开始不停地发短信。我也试图开机,可是打不通,接连发了11次短信,也不通。这个印度人问我,要不要用他的手机发,他的通了,而且他家也在加州。我很感谢,用他的手机发了一条短信给我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