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比岳飞的妈伟大,我比雷锋伟大
我写的一片「杂感」“我妈妈比岳飞的母亲伟大”并非普通意义上的“比较”,被有的网友误解是预料之中的。字面儿上,这个题目“太不自量力”了、“太自大”了,你怎么敢拿爱国主义的古典形象和自己的出身平凡的妈妈相提并论呢?“母爱”可以随便用来相比的吗?等等等等。
在一个靠传统教育、政治宣传和洗脑环境中长大的中国人对于话语权的理解也被损害了。对于“伟大”这个汉字组合,我们都知道它是被用在什么样的中国人的身上的,其真实的内涵也不存在了。
当人们在重复使用着死去的语言时,也就是在重复着死去的思维和思想。对作舟博客有些了解的朋友会马上看出这种标题的含义,即颠覆死去的语言。
“母爱”可不可以拿来比较?
当然可以,因为很多人或阶层早就用“母爱”给我们洗脑了。中国人在学到“岳母刺字”和“精忠报国”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教材时正是拿岳飞的妈妈和我们妈妈相比。我们的妈妈做不到岳母(不是丈母娘)所做到的,因为她比我们的妈妈“伟大”。
到了廿一世纪的今天,“母爱”又被“虎妈”、“狼爹”之类演变成了和“岳母刺字”极其不同的东西。我相信没有几个中国母亲今天会从小儿严格给孩子灌输“爱国”的东西的,她们多多少少和“虎妈”一样奢望着孩子能出人头地。
“出人头地”又是一个什么概念??
很多人在网上分享思考时,都是想“看破”或说破一些东西。有价值的讨论能让我们从不同网友的思考里进一步理解我们思考的内容和我们这个世界。不思考,就是脑死亡或脑残。所以,我特感谢真诚分享思想的网友们。
“岳母刺字”和“学习雷锋好榜样”在很多方面是同出一辙的宣传教育。“雷锋”真的比我们都“伟大”吗?谁给“伟大”下的定义??“雷锋”对中国和世界到底做了什么贡献???
颠覆一种束缚我们头脑的语言和找回我们的话语权需要想象力。我们不论天天讲母语还是外语,我们都要识破那种语言里的“统治色彩”和其它抽象的内涵与外延。使用和学习语言不等于完全学习那个语言里的“权威思维”和人性、普世的价值观。
幽默和夸张、暗喻等都是我们可以使用的工具,帮助我们思考语言极其语言对我们的影响。我们看一看“两会”上的那些政协委员就够了,她/他们像一个个讲话的机器,说出来的都是提前编好了的程序。她/他们胆敢说错一句话,官衔儿就没了,赚钱的道儿也会被上司堵死。
所以,希望碰巧读到作舟文章的朋友不要只从字面儿上解读我的文字。
谢谢阅读和分享!
请阅读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