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36法:13:寻根究底14:纵横交错15:双管齐下16:舍文求质

来源: 2007-08-19 04:20:23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英语学习36法之13:寻根究底

英译:
inquire deeply into / get (or probe) to the bottom of (the business) / find
by hard and thorough search

词源:
寻,寻求。究,追究。寻求根源,追究底细。形容什么事情都要问个所以然。清。曹雪
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题解:
学习英语要有寻根究底的精神,这样可以发现许多对自己来讲是新鲜的东西,并且增强
趣味性,加强记忆力。以doctor为例。这个词既可作“博士”讲,又可作“医生”讲。
这两个词义似乎毫不相干,但从词根分析,仍有蛛丝马迹可寻。

拉丁词根doc- 或 doct- (=teach教)。Doctor在古代就是“教师”的意思。当时教师
被认为是最有学问的人。后来,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这个词就很自然地转义为在某个
学术领域里获得学位的人,即“博士”了。

由于“医学博士”(Doctor of Medicine,简称M.D.)是英国设立最早,而且为最大多
数人所熟悉的一种“博士”头衔,所以人们不知不觉地就把“博士”当作“医生”的同
义词了。doc- 和doct-这个词根的常用派生词还有docile(可教训的),doctrine(
学说、教条),document(文件、文献),等等,不一而足。

再以词根galvano-(电流)为例。此词根出自意大利生理学家Luigi Galvani。有一次
他偶然发现带电的解剖刀可以使青蛙的尸体发生肌肉痉挛,经过进一步试验,终于证实
了用化学方法发电的原理。于是他的名字便成了许多专业术语的来源。如:galvanism
(流电学,流电电疗法),galvanized iron(马口铁),galvanoplasty(电镀)。不
仅如此,还形成了一个非常形象地动词短语:galvanized into life 振奋精神。



英语学习36法之14:纵横交错

英译:
arrange in a crisscross pattern / crisscross

词源:
纵,南北的方向。横,东西的方向。错,交叉。形容事物互相交叉,情况复杂。也作
“纵横交贯”。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十七卷:“见《万法归宗》中载有是符,
其画纵横交贯,略加小篆。”

题解:
纵横交错,各有侧重的方法在阅读练习中十分重要。阅读可以分为许多种,诸如:精
读、泛读、快读、略读、寻读等。每一种读法都可以算作一条纵向的线。把这些纵向的
线再向横的方向互相交织,便纵横交错成网。

各有侧重是指在向横的方向发展之前,先要把纵向的线理顺,具体讲就是明确各种读法
的特点和作用,以期通过阅读有所收获。

精读是为了学会各种阅读技巧;泛读是为了增强语感;快读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
能力;略读是为了抓住文章重点;寻读诗为了回答问题。

阅读中的纵横交错,就是指在各种阅读训练中,既注意各自的纵向联系,又注意它们的
横向联系。如精读中的阅读练习,是从最基本的阅读技巧向较难得阅读技巧发展,注意
前后照应,温故知新,这便是“纵”。

把精读中学到的阅读技巧用到泛读和快读中,或反过来处理,这便是“横”。比如,可
以用从精读中学到的上下文猜测词义的技巧,自觉地指导泛读和快读等。而快读中的略
读法,也可以用以指导泛读,甚至精读。如此往复,交替运用,便可有较大收益。


英语学习36法之15:双管齐下

英译:
Paint a picture with two brushes at the same time (work along both lines )/ do two things at the same time / do both things simultaneously

词源:
双管,两管笔。下,下手。原指左右手各握一管毛笔,同时下手作画。比喻同时采用两种办法,或两件事同时进行。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载:张璪画松“能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潤含春泽,一为枯枝,惨同秋色。”

题解:
听力的提高是一件十分复杂而又艰难的事情。练习听力时有许多问题需要注意。其中有两点不能忽视,即培养连贯记忆的能力和培养预测能力。对这两点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提高听力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一:培养连贯记忆的能力。对于一篇学习材料,往往也能基本听懂,但听到后面又忘记了前面,听完整篇文章就记不清听到的内容了。这主要是因为缺乏连贯记忆力。究其原因,就是没能边听边记忆。实践和研究表明,对听到的内容迅速地记忆一下,哪怕只是瞬间记忆,稍微留一点心,其效果也比只听不记忆强得多。有时可以采取一些硬性措施,比如,听后要进行练习,其中包括重复、回答问题、判断是非、多项选择、填空复述等。为了做好这些练习,就可以迫使自己不得不边听边记忆。

第二:培训预测能力。在听的过程中,如果听了上文后的一刹那,就能预测到下文大概要讲什么,这对听力理解是很有益的。例如听到I was angry时,马上停下来问自己:Why was he angry? 然后可以凭猜测想象。如:Maybe he had been waiting for a friend for too long a time. 然后再接着听下去,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


英语学习36法之16:舍文求质

英译:
Attend to the meaning and neglect the words / grasp the meaning instead of the words / pay attention to the meaning and disregard the words

词源:
舍,舍弃。文,文采。质,朴实。不重文采,而求朴实,此“舍文求质”之谓也。比如,中国已故著名作家赵树理的作品便是“舍文求质”的典范,具有独特的风格。

题解:
“舍文求质”的本意是不求文采,只求质朴。把这一成语用到英语学习上,就是舍去原意,加以引申。比如可以引申为透过表层意思,求其深层意思。

英美人士说话和我们一样,有时是话外有话,所以只是按照词句的字面意思去理解就难免出错。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就要努力学习,细心体会,舍去文词的表层意思,求其深刻内涵。现举两例,以供参考。

比如,你和某人谈过一会儿之后,对方如果说:It’s been interesting talking to you. 那你千万不要以为对方认为同你谈话很有意思,似乎想再聊一会儿。其实这句话用的是现在完成时,这已经暗示“有意思”已经成为过去,在往下谈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言外之意就是“没有意思”。如果你不透过表面文词看透言者的实质意图,就会自讨没趣,大冒傻气,言者喋喋不休,听着充耳不闻。

再比如,若有两位客人,一男一女,男士把女士介绍个你时说:She’s been a widow for a year. 直译就是:她已经当了一年的寡妇。从文字表面看,翻译得很忠实原文,从字面上看,可以说是无可挑剔。但由于不同的词在不同的文化中有不同的色彩含义,所以这样的译法欠妥。中国人听了很不入耳。因为“寡妇”一词在汉语中总是给人以欠佳的联想,而widow一词在英语中却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中性词。西方女人丧偶后被人称为widow,乃属平常之事,即便自称widow亦不为过。考虑到中西文化的差异,不如“舍文求质”,按照句中的确实含义以及中国人能接受的方法,译成:她先生已经去世一年。或者译得文气一些:她已孀居一年。试看,这样译的语气是否显得好得多?顺便提一句,widow一词如直译“寡妇”,不如译得文气些,叫做“未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