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36法:9.一目十行10.广种薄收11.精耕细作12.详情度理
英语学习36法之9:一目十行
英译:
read (or cover) ten lines at one glance / read ten lines of writing with one single glance
词源:
目,用眼睛看。阅读时,一眼就能看十行字。比喻看书速度快。唐。姚思廉《梁书。简文帝纪》:“简文帝幼而敏睿,既长,读书十行俱下。”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二十四卷:“那三官双明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一目十行,举笔即成文。”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 后来也用以形容读书马虎,不细致。
题解:
读书时一眼就能看十行,其速度之快可想而知。说十行是夸张,不过根据自己所需而尽量加快速度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一目十行的读书方法可用于快速寻读答案练习中。快速寻找答案是快速读书的一种方法。最好由两人配合,甲找到一篇乙所未读过的文章,从里面挑出一些关键性的东西做成问题,乙读书之前,或口头告诉他,或书面写出来给他看,总之让乙明确读时应寻找的内容。比如时间、地点、人物、人名、地名、数字等等。乙在读时要快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甲可以采取一些强硬措施,比如计时,这样可以督促乙的读速。乙在读时要快速,减少读每一行所需的时间。于是可以采取一目十行那样的粗读法,如果在某一行中没有寻找到目标,要立即放过,迅速转移到下一行去继续寻找。
快速阅读要解决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和阅读技巧问题。所谓思想认识问题,主要指以下各点:第一,阅读,尤其是快速阅读,和平时看中文书籍一样,是为了与作者交流思想,获取信息,而不是为研究语言,更不是破译密码;第二,快速阅读过程中,不需要百分之百的理解,哪怕只理解百分之七十就可以了。快速阅读中一定要抓住中心思想;第三,阅读速度与理解没有绝对成反比的关系,并非读速慢理解率就高,读速高,理解率就低;第四,没有必要将材料中出现的所有单词都掌握,只要求阅读后知道文章的大意,这样并不会影响对全文的理解。
所谓阅读技巧问题,主要是指改变通常的阅读习惯,其中包括:第一,不要纠缠语言细节,不查词典,不考虑语法问题;第二,克服阅读过程中头随字行来回移动的习惯,要做到快速眼动而头不动,克服手或笔指着字行的阅读习惯。读的时候不要出声,甚至连默读,也就是虽不出声,但嘴依然在动的习惯也要克服,要练习“眼读”,避免“口读”;第三,克服阅读注意力不集中,或影响阅读速度的任何习惯。
如何巩固快速阅读成果呢?可以把阅读分成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可以速度为主,技能训练为主,用比较容易的阅读材料;第二阶段是巩固第一阶段的成果,保持所取得的速度,突出以理解为主的训练,用比较难的阅读材料,通过阅读增加词汇,搞清一些语法难点。
英语学习36法之10:广种薄收
英译:
sow extensively (or over wide areas) for whatever that can be gathered in /
extensive cultivation
词源:
广,多,扩大。薄,少。指扩大耕地面积,而不考虑单位面积产量,最后以耕地面积大
而取胜的种植方法。也指只顾多种植,不顾精耕细作,以致降低了产量的得不偿失的种
植方法。
题解:
“广种薄收”虽然是种田的方法,但也可以取其义而引申,用于读书学习的方法。用到
读书上可称为“博读”。一篇文章的内容毕竟有限,即便完全掌握也只局限于某一方
面。文章多了,所及方面自然就会多。这样,一方面了解一点,方面一多,最后所掌握
的知识量自然就会多起来。具体做法就是不局限于自己所攻学科。学文科的也可以看理
科的,学理科的也可以看文科的。这样互相补充,所学知识就会全面,从而避免片面
性。
学习英语的博览群书,无论从打基础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发展听说能力的角度来看,抑
或从提高写作能力的角度来看,乃至从实用的角度来看,这都是非常重要的。“博”即
宽,就是要把读书的面放宽,不要把自己囿于自己所攻专业之内。
对于基础差的人来说,无论学什么专业,在选择读物时,“博览”二字也都可以落实到
多读一些简单的故事。此类材料的优点是常用词语及句型出现的频率颇高,再者,故事
能吸引人们的兴趣,使人不自觉地提高了阅读速度。另外,故事还可以提供某个词语出
现的生动场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英语学习36法之11:精耕细作
英译:
Intensive and meticulous farming / intense cultivation
词源:
指对农作物精心细致地耕作,力求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为不这样就不能增加粮食的产
量。
题解:
这种耕田方法也可以加以引申,用于英语学习上来。它正好与“广种薄收”成一对。
“精耕细作”,突出精字和细字,其实它主要是突出一个“精”字。故而此种读书方法
其实可归类于“精读”的范畴。
精到何种程度,如何来精?这要看具体的读书目的及读物的内容。从篇幅讲,有的精于
全篇,有的则精于重点段落;有的精于句子,乃至单词短语;还有的精于语法,有的则
精于写作技巧。精于全篇的要逐段、逐句、逐字地用心研读,比如短小精美的散文,或
名人名著等。
精于重点段落则有些实用主义的味道,看中某一重点段落,着眼于提高语言技巧,或提
高造句能力,从内容到形式仔细研读,融会贯通,有些甚至需要熟读会背。精于重点句
子,是指某一些典型的句子,或比较新颖,或比较深奥,或具有代表性。精于重点词语
的,往往需要理解和记忆词义,并用其造句,加以运用。
英语学习36法之12:详情度理
英译:
make an intelligent appraisal of the situation / make a reasonable
appraisal of the question
词源:
详,端详。度,推测。形容依据情况推理论断。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凤
姐详情度理,说:‘他们必不敢多说一句话,倒另委屈了他们”。也作“揣情度理”。
题解:
语言和其它事物一样,总是在不断地发展演变。比如有的词根意义就一再引申,这直接
影响词汇的意义。要想认识这些词根及其构成的词汇之“庐山真面目”,一定要抱着认
真态度,对每个词及词根,做到详情度理,弄清其发展演化的来龙去脉,只有如此才能
真正掌握。
例如salary (工资)一词,词根是sal- 其实就等于salt (盐)。 那么,“工资”与
“盐”有何关系?原来古罗马时代吃盐是定量的。士兵每天可以领到一份购盐证作为报
酬。现在英语中还说:He’s not worth his salt.(他配不上他那份盐。)即不称职
的意思。That’s rather too salt! (费用太高!)
Sal-作词根的词不算少。如:salad = sal+ad(色拉), 就是在上面加点盐的意思。
Salami (一种咸味很浓的腌制香肠),saline 化学上和医学上对各种食盐溶液、盐
水、盐类泻药的总称,它又派生出许多术语。
又如hypo- 和somni-这两个词根都表示“睡眠”之义。原来它们都来自神话中的睡神。
这个睡神在希腊叫做Hypnos,到了罗马,变成Somnus,这样,因词源不同,在现代英语
中就派生出许多有关睡眠和催眠之类的词。如:hypnosis 催眠术,hypnotize催眠,
hypnotic催眠药,hynotherapy催眠疗法。而睡神Somnus的助手叫Phantasus,擅长用幻
觉诱人入胜,因此又派生出许多已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表示幻觉和幻想等的词。如
phantom ( 或fantom) fantasy,fantastic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