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36法(29:忙里偷闲30:风驰电掣31:精益求精32:如法炮制)
英语学习36法之29:忙里偷闲
英译:
steal a little leisure from the rush of business / snatch a little leisure from a busy life / take a breathing spell in the midst of pressing affairs
词源:
偷闲,挤出时间。在繁忙的情况下挤出一点儿时间。宋。陈造《江湖长翁集。同陈宰黄薄游灵山八首》自注:“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四十九回:“原来阿妹去看瀑布,可谓‘忙里偷闲’了。”
题解:
听写是训练听力的重要手段,但听写有时未免有些鼓噪乏味,引不起兴趣,效果欠佳。其实,只要开动脑筋,比较切实可行,而又有效的方法总是有的。比如,忙里偷闲,听听外文歌曲,而借助于英语歌曲作为听写材料,把歌词听写下来,就是一种不错的方法。我们不妨把它称之为“歌词听写法”。
把英语歌曲作为听写材料,一下子就会把自己的情绪调动起来,使听写不再鼓噪乏味,经过歌手唱出来的歌词都是真实自然的。再者,好的音乐总是能让人着迷,比鼓噪乏味的文章更能敏感、更能长时间地集中精力,保持兴趣。另外,通过歌曲听写,进而学唱,还能有助于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
歌曲听写可分几个步骤进行。首先可以把整首歌曲听上一到两遍,看看自己是否能听懂主要意思,就像听文章一样。此外,听写歌词时不要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放录音,而应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放。还可以重复放听同一个句子或段落,直至整个句子或段落被完整地写下来。
歌曲听写还应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歌曲的选择。这一点很重要。应选择一些抒情歌曲和民歌,这些歌曲节奏舒缓流畅,适合听写。合唱歌曲和一些节奏太快太强的歌曲,如摇滚歌曲等节奏太快的歌曲都不适宜听写。
歌曲听写法不错,然而只能作为一种忙里偷闲式调节手段,要想真正能提高听力水平,仍需要多听多读一般的听写材料。
英语学习36法之30:风驰电掣
英译:
go by the wind / pass swiftly like the wind or lightning / go like a bat out of the hell
词源:
掣,拉,扯。“风驰电掣”形容奔跑的速度极快,像刮风打闪一样。《六韬。龙韬》:“奋威四人,主择材力,论兵军,风驰电掣,不知所由。”
题解:
这一成语在此借用引申为读书速度极快。这比一般的快速阅读还要快,这种读书法有很大随意性,甚或含有消闲性。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无效读书法。不过什么方法都可以尝试一下,只要读书的目的明确。
此种读书方法有个前提,即不在于掌握词句之类具体的知识,而在于,仅仅在于训练眼脑的互相配合及反应能力。具体做法就是选用适于自己的材料,甚至随手拿过什么材料都可以,深浅难易程度可以考虑,也可以不考虑,总之一句话,拿过来就读,而且是“风驰电掣”般尽量以极快的速度阅读。读时可以用脑,也可以几乎只用眼睛不用脑,看上去像探照灯,只是一味机械地扫描,看你最后能扫到多少。
其实,说不用脑也得用脑,人的条件反射是自然自动的,因此无论多么快,无论多么漫不经心,脑子依然还是要强迫性地迅速工作。久而久之,受益并不会太少,不信,请君一试。
有一点必须说明,此种“风驰电掣”般快速读书,不能代替有目的的快速阅读,最多只能作为一种调剂或补充。
英语学习36法之31:精益求精
英译:
constantly perfect one’s skill / strive to perfect one’s skill / always endeavor to do still better / strive for perfection
词源:
精,完美。益,更。在完美的基础上力求更完美。《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精也。”
题解:
学习英语必须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比如做习题,就应如此。众所周知,做习题是提高英语水平不可缺少的方法,因此,课本的编写或者试题的设计者,都要绞尽脑汁,翻新花样。不过,只要细心,就不难看出,其形式不外以下几种,对此有个了解,在解题时不无裨益。
词义理解性问题:
即要求对文章中个别关键词或难词作解释。这就要求对通篇文章有较透彻的理解,方可获得准确词义。
直接回答性问题:
即指通过阅读全文,可以从中直接引用原文便可答出的题目。
推理性问题:
此类题目则需要靠上下文在句义上的关系进行推理方能得到答案。
假设性问题:
通过对原文进行合理的假设,推断文中未曾说出的内容。
评价性问题:
即指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做出切题的概括、总结和评价。
英语学习36法之32:如法炮制
英译:
do as someone else has done / follow somebody’s example / make something by an old formula / imitate what was done by others
词源:
炮制,用烘炒等方法将原药制成药材。如法炮制就是指依照成法炮制种药材。比喻完全照现成方法去做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等明日早走,依旧如法泡(炮)制,也不怕他飞上天去。”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即如法炮制,果然把阵破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回:“后来如法泡(炮)制。先从门口结识起,又送了很多东西。”
题解:
“如法炮制”是贬义词。但英语学习,尤其是初学阶段,可以取其本意,也就是按照别人现成的方法模仿。模仿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消极的就是照猫画虎,但未画出其神,只停留在毛皮上,这就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模仿得也不会正确。积极的模仿,就是对他人之法先要弄懂,然后再去模仿。
比如,有时为了掌握有代表性的句型,就可以这样做。比如:This is a book。这是一个简单的句型,只要熟练掌握,并有一定的单词量为基础,就可以“如法炮制”出若干个类似的句子。This is a pen. 这是一本书。This is a boy. 这些是一名男孩。以此类推,便可变化无穷。
当然,我们在规定的学习中不可能光是简单句型,不过复杂句型也可采用这种方法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