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独自的时光

来源: 2016-12-21 09:42:27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中国人有一个大毛病,不会享受独自的时光。


今天我不上班,坐在这打字,窗外是厚厚的雪,不时有家庭主妇遛狗,从我的窗前走过。她们遛完狗,回家收拾房子,喝杯咖啡,想着晚餐做什么,把肉从冰箱里拿出来化冻。如果有脏衣服,打开电视,一边看狗血的妇女档电视,一边熨衣服。
 

我想,如果是个中国女同胞过这样的日子,她非得郁闷死,天天以泪洗面。
类似的,中国人不愿意退休。如果是个高管贪官之类的还可以理解,小职员,会计退了休返聘,乐得屁颠屁颠的。钱还真不是主要的原因,他不去办公室和杯茶和别人聊聊天,就没着没落的。
 

中国人,你让他自己呆着,他会疯掉。
 

也有例外。举个例子,此人现在一提,都是无耻的代名词了。但是提近代史上,还真不能少了他。他的名字是郭沫若。
 

老郭属于哪种热闹起来没边,安静起来能坐十年冷板凳的。
 

当年在日本留学,学医,娶个日本老婆,生一大堆孩子,他居然饿着肚子关小黑屋里翻译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我至今以为他当年翻的西风颂是最好的,不羁的西风呦,你听你听。后来那帮北大教授翻的,总没有老郭的汉语味。
 

五四来了,老郭能出头不是偶然的。之前他都在日本小黑屋里翻了快十年浮士德了。
 

新文化运动接着是老蒋北伐。创造社这帮人全愤青革命党,全去了广东了。文人一般成不了事,在广东折腾折腾全跑了。郁达夫又回去写他的流氓小说,成仿吾大文人,跟着游击队当文化教员,什么也不写了。
 

人老郭居然当上了北伐政治部代主任。这是什么官,邓演达是主任,动不动到老蒋办公室坐坐。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叫清共,老郭放着国民党的中将不当,居然去了南昌。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八一建军,功劳不仅仅是周恩来,朱德,叶挺,张国焘,贺龙,沫若兄也是领导人,虽然他不会打仗,不是党员。可那是贺龙也不是党员啊。
 

起义失败,队伍一路往广东跑,据说老郭就这时命都快没了,还革命加浪漫,不忘泡妞。不是ONS也就是个三十天。到了香港各奔东西。
 

老郭从香港去了上海,在内山完造的书店藏了几天,就是鲁迅的哥们内山桑,老郭为了保命就去了日本。
 

这一去就是十年。从北伐,南昌的热闹回归小黑屋。对其他人来说,这等于从政治局打入平民,从王妃打入冷宫,从首富打入乞丐。换了邓小平,想的是怎么翻案,换了史玉柱,想的是怎么东山再起,换了刘晓庆,想的是再演部好戏,让人们想起她来。
 

老郭,在日本研究了十年中国古文字,中国古代史,先秦哲学史,外带写回忆录换面包。
 

现在人一说胡适,都佩服得不行,如何保持知识分子独立精神。你去问问胡适在先秦思想史上最佩服谁,就是这个软骨头郭沫若。胡适最风光的三十年代,沫若兄是在日本乡下做学问。
 

老郭拿起来甲骨文金文就念,胡适行吗?这可是真学问。你要说老郭无耻,我同意,你要他没学问,先去买个书架,因为沫若文集得放一个书架。那时没有google,没有copypaste,没有拼音输入,全是是手写的。
 

说那么多,我就是以老郭为例子说明,一个人如何面对孤独,可以判断这个人是不是浅薄有没有品味。
 

一个孩子不懂事,独自的时候不知道做什么,可以理解。一个成年人,一个人在家,就如坐针毡,没魂似的,非找个人聊天,喝酒,或者出去扫货,或者看脑残剧,或者一睡一天,说明此人没有找到最基本的生活意义。
 

享受孤独的时间,估计是所有有成就的人的共性,因为独自的时间才可以思考。郭德纲看着够热闹吧,他说在家最享受的就自己关屋里。
 

好了,得瑟半天不是说人人成郭沫若郭德纲,成什么成就,观点是,一个普通人,一个人独自的时候,一定找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比如收拾房子,比如做饭,比如修车,比如割草,比如读书,比如画画,比如弹琴,比如散步,比如看松鼠吃果子,比如看着窗外鸟在枝间跳。
 

不要一想起一出家门,找地方扎堆,聊天,广场舞,扫货在马路上博取回头率就兴奋。
 

这世上,快乐是在家里面,不是家外面。即使独自一人,家也是快乐的。
 

最后说段老郭的轶事。老郭死后,整理遗物,发现了一本英文诗,老郭在书的空白,把每首诗一边读一边翻译成中文。这本书就影印出版了,叫英诗译稿。
 

老郭的日文就别说了,德文,在日本学医用的德文教材,他翻译了浮士德和少年维特之烦恼。解放后,他身为副总理,科学院院长,天天开会,大批判稿整人,写诗给毛主席拍马屁,游山玩水,居然读一本英文诗,随手在空白翻译出来。
 

我当时读到这部英诗译稿时感触良多。它不只反映了老郭士大夫的一面,也可以反应出老郭在那么热闹哄哄烈烈的时代,仍然有孤独的一面。你可以想象他住在大宅子里,独自坐在书房的藤椅里,手拿英文诗,读一句翻一句。
 

圣诞快乐。下午出门。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