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铁一号和府学小学

来源: 2016-11-27 21:21:50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我的童年:铁一号和府学小学 我出生在北京西城区东四十条附近的铁狮子胡同一号,解放后叫张自忠路3号院,这个大院是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清代这里有三座府第:东为和亲王府,中为贝勒斐苏府,西为和敬公主府。和亲王府的前身是贝子允府第。雍正十一年(1733)世宗五子弘昼改建为和亲王府。贝勒斐苏府,是清初恭亲王常颖的府第。清末,两府内的建筑全被拆除,重新建造了三组砖木结构的楼群:中间的主楼为欧洲古典式灰砖楼,东、西、北各有一座楼房。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解放后成为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和人大校舍。我们住在解放后建的三座红楼中。 我在此住了大约7年到小学一年级结束。我忘不了院门口的二座大狮子和高大的红色院儿门楼子,在一个小孩子眼中这院子很大,除了一进门正中的主楼,还有周围的灰楼及后来建的三座红楼。我们一群小朋友有很多玩耍的地方。 记得上小学前文化大革命开始,人大有两个派系:三红和新人大,争斗的很厉害,每天都有人拿着红缨枪站岗,大人们都不敢出外频繁,我们小孩子可以去大院儿合作社打酱油。爸爸在单位忙于文革不能每天按时回家,一到晚上一有个风吹草动,妈妈就搂着我不敢开灯缩成一团,我太小了并不觉得害怕,可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到了恐惧。 1968年复课闹革命,我刚好上小学一年级,大院的后门是我们上下学走近路出入的门儿,我们就读府学小学(一小),每天几亇人一起结伴同行。六,七岁的年纪不用接送走几条路口都相当安全。那时路上几乎没什么车辆,自行车都很少,我们一年级一个同院儿男生为了取悦我们几个女生,直接在马路上打滚都很安全。 小时候小伙伴相传院内主楼地下水牢有鬼,我们会战战兢兢的扒在地牢的铁栏杆往里望,但是漆黑一团啥也看不到,但总会有人在后面尖叫:有鬼!之后大家逃之夭夭。上学的路上经过有一个深宅大院,小伙伴们又相传院内发生过诈尸,每当经过那个院门,我们会尖叫着快速跑过那扇大门,真觉得挺吓人的。我们几个小伙伴试过偷偷的溜进主楼,爬到最上层,然后手脚并用爬上旋转木梯上到最高的塔顶从上往下望很爽,那陈旧的木楼梯吱吱嘎嘎的作响,同时还颤颤微微的,庆幸我们年幼体重轻,不然摔下来能要了小命。还有一次同单元的小男孩偷了爸妈的避孕套,用它吹了个汽球拉着我去院儿里玩,被居委会小脚侦缉队大妈一把抢过去给没收了,当时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若干年后才醒过来知道发生了啥事。 大院里都是人大的员工和家属,我们基本上都在院儿里食堂买饭回家吃,妈妈会让我去食堂买馒头什么的,我会在路上一边走一边吃上几口,妈妈说一边走一边吃这样很没教养很难看,之后再也不敢了。 1969年,知识分子都要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父母双双下放到了江西省余江县,曾经的血吸虫高发地。爸妈决定不带我去遭罪,把我寄养在北京一亲戚家,从此离开了铁一号,之后再也没回去过了。它永远是我童年时美好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