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对父母是无法选择的

来源: 2008-03-26 08:17:40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太多人的经常叙说父母过去对小孩怎么怎么好,所以现在小孩大了,小孩对父母应该怎么怎么回报。 这个没什么错,父母对子女的恩惠,子女有机会应当报答。

但这个回报并不应该是unconditional的。 为方便讨论,如果放在纯金钱的角度,比如父母要求子报答100元钱,小孩应该没什么问题。 如果1000元、1万元,大概也可以。 但如果10元,100万元,1000万元呢?

如果在某一个金钱的数码,小孩无法、或者不愿意去接受父母的要求,是否就意味着不孝顺?

如果按楼下那为想“抽人大嘴巴”的人说父母“养你真是错误”,那也是父母的错误,而非子女的错误。 更不用说,在教育上,父母曾经犯了些什么错误。

想当初父母生小孩,无论是voluntary、还是accidental,小孩的降临,自身是毫无选择的。 小孩一旦被生了下来后,父母就得因他们那一瞬间“行为”而负责。 父母对子女“常驻了18年”,不单是道义上的责任,而且还是法律上的obligation。 真要是哪个父母“因为你儿时的哭闹而丢弃”,去试试看? 那是要吃官司的。 这一点在美国和中国都没有区别。

而子女对父母的照顾,是在仅仅是在道义上的,而非在法律层面的。 在中国法律有要求子女照顾父母,但仅仅适用于父母没有其它经济来源。 中国的法律不会、也不能够要求子女非得每月接济父母多少,如果父母有最起码的退休金(比如: 500元每月)和最起码的住房(比如:10平方米)。

通常子女长大后,有了自己的独立经济来源和形成了自己的独立人格。 而不少父母不知道应该相应adjust,继续把子女当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对子女巧取豪夺, 导致了两代人在经济上的纠纷。

历史上,中国社会和媒体的舆论往往是站在父母一方,拿出我文章开头的大道理。 但中国的社会也在发生变化,最近就有这样的报导:『北大博士被诬“殴打岳母”,北京晨报最新报道:女儿递诉状要二老腾房』。 就是讲:父母赖住在子女家不走了,除非子女答应给买百万元的住房。 对于这里有的人来说,百万元也不是拿不出,去孝敬父母。 但这个issue不是拿得出拿不出的问题,而是该不该拿出来的问题。

当然在现今中国社会一方面存在着父母对子女的“勒索”,另一方面也存在这子女对父母的“勒索”,所谓“啃老族”。

社会上有不少这样的情行: 但双方的所谓“爱”,必须以金钱报答作为前提,而一旦金钱上的索取没有满足,就成为了“恨”。 出现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中国的文化传统,A方起初觉得在经济上somehow有obligation去帮助B方,而矛盾出在B方的expectation超出了A方所能给予的程度。

话又说回来了,父母对子女当初的18年有道义和法律上的责任是unconditional的,子女对父母的今后没有法律上的责任(只有道义上的),这样是否对父母不公平? 非也。 子女日后成长成人,成了家,有了孩子,就得unconditional地对他们的子女付出。 这就形成了一个公平的循环。

这里的一些人,觉得父母对小孩再多的“要求”也属应该的人,等到你们的长“老”的时候,你们是否觉得也应该对你们的小孩提出种种的“要求”? 你们可以好好想一想,子女对父母实在是无法选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