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带着儿子来到了英国

来源: 2013-11-17 15:19:17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在儿子刚过六岁的时候,老公独自到了英国求学,为了联系方便,家里开通了当时还非常昂贵的网络服务,老公到达英国两天后,还一直没有任何消息,我很担心,于是就斗胆给他老板发了封邮件询问,他老板很快就回了我的信并报了平安,因为老公的邮箱还正在申请中,所以不能跟我联系,并叫老公用他自己(老板)的邮箱给我回了信,后来才知道老公老板是苏格兰人,一位非常有爱心的老板。
老公刚到英国很不适应,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像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一样,而且为了省钱,老公每天骑单车去学校,英国的公路都很窄,单车都是靠路边走,特别是秋冬时节,昼短夜长,一般到下午4点钟以后,天就黑了,经常有雨,骑车是非常危险的。
 我一般是早上起床会给他一封電邮,然后下班后再检查邮件看他是否已经在学校,老公从学校回到住处前也会给我发封邮件,这样就可以知道他是否每天都平安。 由于省钱,老公不仅是骑车去学校,连每天的中午饭也自己带去,所谓的中午饭其实就是几片白面包或在住处用微波炉烤几个土豆加上两个煮熟的鸡腿带到办公室,偶尔带两个水果,就当午饭了,由于缺乏维生素,加上工作上的压力,曾经有段时间老公的眼睛出了问题,突然看不清电脑屏幕,而且感到疼痛,老公只能减少看屏幕的时间,而且每天带大量的生胡罗卜到办公室当水果吃,他办公室的同事还笑他就像兔子一样,其实老公还真是只兔子。坚持胡罗卜一段时间后,老公的视力渐渐好转,研究的课题也渐渐上了路,他跟老板一起申请了一个课题,有了奖学金,

一年后老公回国接我跟儿子, 老公带着我和儿子在9月中旬飞到英国,当飞机快在曼城降落的时候,大概是下午3点多钟,没有什麽热度的黄黄的阳光照到的是一排排的二层旧楼房和一些破旧的工厂及停满了车的停车场,很少看到现代化的高楼,我的心里不免有些遗憾,啊,这就是英帝国的第二大城市吗?出了机场,直奔火车站,谁之星期天的火车不仅少,也没有保障,看来乘火车到某小城的希望是没有了,老公只有拦了一辆愿意走长途的出租车,一路高速,路边远处一些星星点点的独立房,没看到任何行人,但有不少的草地,也有些牛羊。大概过了1个小时,出租车下了高速,穿过一个小镇,小镇的两边都是久经百年风霜有些发黑的石头房,再经过老公所在的大学校园外,终于到了我们要去的小城,路两边的房子的种类比较多样,并不都是石头的排房,即使是石头的排房,石头看起来也没有发黑,每家前面都有花园,很整齐漂亮,有不少花还开着,终于找到一点到了发达国家的感觉,出租车继续开到市中心,一路车辆很少,但却看到有十几辆农用的大拖拉机和卡车一路开得很慢,而且还鸣笛,出租车司机说是农民们正在游行抗议汽油涨价。
车在市中心的一排黑石头房前停了下来,老公付了司机£90的费用,£90相当于当时人民币1000多块了,仅仅是1个半小时的路程,看这费用还真是资本主义啊,还更让我吃惊的是老公居然掏出了钥匙开门,我和儿子怀着好奇心慢慢走进了门,迎接眼光的居然是一张破桌子,几张破椅子,一张破沙发,破旧而发黑的地毯,傍边一个破旧而没有任何炊具的小厨房,还没等我和儿子从诧异中醒来,老公已经提着行李上了楼,并说道"我们家只租了三楼的两间房,跟二楼的租户共享二楼的厕所和一楼的厨房,目前,二楼的租户还没搬来"。看到三楼新换的地毯,虽然廉价,但总算看到干净多了,心里稍许有些宽慰,既来之就安之吧,自己忙着把带来的被子放在破旧的床垫上,打发老公去买些吃的,老公说星期天商店早关门了,于是只好拿出飞机上剩的一点面包和上飞机前带的几个水果将就吃了就睡了。第二天一早,住在不远处的一家留学生朋友送来一个锅,老公又到他办公室拿了他自己以前用的几个碗,在英国的生活总算开始了。
万万没想到的是西方国家还有这样破烂的房子,跟我们国内新装修的新房比起来简直好像是从发达国家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更没有网络,我一点不喜欢这里,心里只是希望老公快快毕业,一家人尽快回国 生活,可谁想,三天后,朋友说某餐馆需要女招待,问我去不去,于是开始了打工生涯,儿子也就近上了学,老公还是每天忙他的研究。一晃很多年过去了,一家人还在英国生活着,儿子是早就习惯了,老公呢还做着某天回国发财的梦,我呢,也无所谓了。
下面是儿子小学的照片,一百多年的老学校,教学质量属于当地顶尖水平,每年会有十几个学生进入重点中学,其中好几个 会考入牛津和剑桥,学校的顶楼是旁边女子中学的实验室,小学高年级的部分学生会被选拔到女子中学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和数学培训班,学校旁边有一个PARK,天气好的时候,很多学生放学后会在这里玩,家长们聊天。



Pa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