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黄又油腻的唠叨
我在出国之前从来没有吃过、也没有见过黄油。对黄油的所有认识都来自于小说阅读。就像牡蛎、牛排、醋浸小黄瓜。
港台小说写“牛油”,以至于很长时间内我都以为黄油是肥牛肉熬出来的油,这个误会甚至持续到我吃真正的黄油:虽然觉得味道不错,但心里总有障碍。
客观地说:黄油和猪油烤的点心,热的时候各有各的香。冷了以后都不好吃,但黄油稍占上风。猪油太腻,这就是我不喜欢吃家乡酥皮月饼的原因。
刚出炉的羊角面包为啥好吃?黄油和面粉同量。一两面粉一两黄油。吓不吓人。
冷了立刻没那么好吃了。但比起冷猪油点心还是好点。
黄油的标准是脂肪含量82%。也有含60%的轻量版,但我觉得那就是又当又立。都吃黄油了,还轻量版?咋不干脆喝水呢?
疫情前半斤装的黄油价格才一欧元出头,现在翻了一倍不止。这跟面粉肉奶蛋一样,属于基本生活需要。它的涨价是很严重的。据说涨价的原因之一是出口量增大。确实,现在中国小地方超市也能买到法国进口黄油了,只是很贵。也有国产黄油,光明之类的牌子。但毕竟是小众产品,想吃的不嫌贵,嫌贵的反正也不是必须要吃。西点烘焙党们喜欢,因为黄油毕竟是西点之灵魂。
正宗黄油有一个植物油替代品,叫margarine。连羊角面包都有黄油版和margarine版。但后者实在差很多,价廉物不美。
黄油在法国人生活中的重要,体现在一条俗语中:vouloir du beurre et l'argent du beurre。(又想要黄油,又想要卖黄油的钱)。类似中国人说的: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法语说某件事容易,也用黄油比喻:comme un couteau chaud dans du beurre。似热刀入黄油,游刃有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