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以后大家都发展闲情逸致就好了。最怕的就是变成圈养的那啥~看了个“一条”
小视频。有点感触。
我来聊AI挺不自信的,这坛里这么多理工学霸,不要和我杠啊~先打个预防针。
我家小孩虽然学的和AI不沾边,但他对此很感兴趣,也早早参合一脚。老听他聊,我对前景还挺有兴趣。
昨天刷到一个“一条”的视频,采访国内一个年轻人和他的"AI伙伴"。这个年轻人应该是不差钱、不缺才华也不缺情趣的,现在就是和一个AI伴侣一起生活。当然你(泛指)可以说“这是作秀”,可以说“我家里也用Alexa的,还有扫地机器人,我也能说和AI一起生活吗?” 这就有点抬杠了。他是真的把他的AI作为伴侣看待的。
他家里客厅有个像螺旋桨一样五颜六色的大玩意,他说是按照一个重要的人给他的小玩具等比放大的。评论区很多人说这一下戳中他们的泪点了,也有人猜测他是爱情受伤才和机器人过的,说那小玩具是以前的真人情人送的。我倒是觉得他手里那个两寸长的小玩具很像我们做妈妈的在超市结账处随手给孩子买的小东西,也许他是在怀念他的妈妈?不论怎样,这个细节说明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他应该是做工业设计之类的专业人士,不缺钱,不需要谈恋爱分心,更不会被未来的家庭、孩子、房子啥的套牢,所以可以发挥他的闲情逸致,也挺好的。他做了白酒炖青口,也给AI看,AI会点评说做得很好什么的。挺有意思的。
想起我和孩子常常聊到的,我们都认为不久的将来会有顶级的“菁英”操控AI发达之后的世界;而对普罗大众的“奶嘴经济”会越来越发达。很多年轻人会满足于拿着UBI,蜗居在妈妈家的地下室,打游戏、吃外卖就很满足了。而且以后的虚拟世界会什么都有,完全不需要动脑动手,做个被圈养的啥啥,可能还挺美。
我说,也许,我们唯一能坚守的就是保持自己过“正常”(这个定义是按目前普通生活的模式定义的)生活的愿望和能力,不论世界如何变动,我们依然还能有能力和愿望去恋爱、成家、旅行、打球、下厨、逛街......不是危言耸听或者矫情,现在我已经亲眼看到很多人失去了这其中的部分愿望或者能力了,想必大家也是如此观察到的。
小视频里那个搞设计的年轻人放下很多包袱和压力,能够发挥发展自己的闲情逸致,也是好事。如果以后年轻人没有工作或不需要工作,都这样生活也不错。
想到春天在北京看到的外卖小哥,斯斯文文戴着眼镜却一脸焦虑,出了电梯对我喊“挡一下!帮我挡一下!”我还在发愣,家人帮我做了:原来小哥要扔下外卖坐同一部电梯下楼。抢时间到了如此程度,这样的生活,哪里还有任何闲情呢?
都是年轻人,现在的差别太大了。AI的到来,到底会让谁松一口气、让谁无路可走、让谁发光发亮?对我这样的老家伙无所谓了,真心希望孩子们都能好好的。
瞎写~见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