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有期,朋友们!祝节日快乐!
徐志摩写过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我不是特别喜欢,但他的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多年前读过两次感觉还是好的。今天又仔细地读了一遍还是好。他的散文与其说是散文不如说是散文诗。这里面可以看出他浪漫主义诗人所散发出的风采也可以感受到他自然主义者的精神气息。他爱书本也爱大自然,就像蝴蝶扑闪似的“性灵”特质在散文中生动活泼展现。他这样写到:
“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阿尔帕斯与五老峰,雪西里与普陀山,来因河与扬子江,梨梦湖与西子湖,建兰与琼花,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市夕照的红潮,百灵与夜莺,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一般紫的紫藤,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只要你自己心灵上不长疮瘢,眼不盲,耳不塞,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的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穷困时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南针”
到底文艺能带给人什么?是新鲜的生命体验吗?想想一些艺术家晚年在安详中还能深爱地在自己至爱的艺术中创作那不是一种自然的回应吗?那么我们普通人呢?我们爱艺术不也是呵护如实地呵护自己内心生命流动的自然吗?
只要他们的灵魂是清澈的,只要他们的心灵是年轻的。
昨晚看威尼斯派画家乔尔乔内的名作《暴风雨》,非常喜欢。对于里面的人物,我看了一些点评,有人解释是突出风景,有人觉得耐人寻味,不知如何表达。我认真地看了那个婴儿在母亲怀中的形象,非常自然。突然感到或许那婴儿是画家表达自己婴儿时代在母亲怀抱中的样子而那一旁站立的士兵是自己青年的形象。艺术创作总会伴随着作者的思考与情感。听说现在科学仪器在探测画作时发现士兵原先是一名女子的形象,后来他改变了。而乔尔乔内的自画像是多么的与众不同,很感慨一些天才总是超前的,总是早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