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于无意识的发现- 关于偶然与必然
我输入了韦尔卡诺这个名字想多一些阅读。昨天似乎一整天笼罩在他作品的氛围之中。想起昨天似乎很顺利,那个名字一输入,屏幕上就出现了他的信息。先是个人简历一番快速浏览,然后正式进入作品的品读。事实上最早对于他的了解是多年前的事了。那时似乎读过一篇短篇的完整阅读,加上他的几篇演讲.经此而已。
对于阅读者印象深刻的可能是寒冬夜行人的篇章它所具有的创造性结构。这确实有趣。不过当时我也只是跳跃性的阅读。他对我文学创作启迪作用显然有一定的影响。我不可否认当时是如何镇定自如地暗自编织一番拼图式文字结构风格小说的宏伟设想,特别是得知他是诺奖提名人之后。我倒不是一名对于名利的追逐及恭维者,而是出于奖项的尊重。这尊重对我来说是一番实际阅读欣赏某些诺奖得主文章后的一种认识情感。
我绝对谈不上是一个标准文青,因为我似乎天生缺乏浪漫编织文字的能力。不过对于文字工作者展示的才情还是表示艳羡。我想文青的资格落不到我头上。如果不是当时因因缘际会看到了某些文青的难处,这艰难曲折的追逐知识路程的最初动机很难展开。
昨天的阅读完成了一些篇章,除了重复记忆中那篇短篇,还完成了一些评论文章。所以相比于第一次的阅读,第二次的阅读认识就更为的立体化。
我还没有完成对他所有文字的阅读。但仅有的文字阅读显然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我注意到了他的文字幽默与善意,一种通透理解后的表述在淡然之中。这是一种个人态度?或许以一个成人孩童似的心态,架构一个男人童话世界。
隐喻的世界是抚慰人心的工具,在时代交迭中如大地上劳作的播种,耕种,收成,再播种,耕种,收成,配合着四季变化。这是我的理解。
韦尔卡诺是错误的输入。是单词在脑中错误排列造成的即兴结果。不过这个结果我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而是在屏幕打开后出来的信息时才知道。这让我体验到一些中英文的些许区别,如果我用英文单词记忆他的名字,或许在回想记忆中的最初提醒不会出错。
这有点意思。我用中文的单字记忆了他的名字,那意味着存在了大量单字释义而又不同含义单字叠加的组合。是不是头脑接受的信息量大于字母组合的单字而造成了我记忆中的错位?
让我再回想一下最初的即时反应,确实有一种茫然,就是说我的潜意识早于我的无意识知道了信息不确定。所以此时我似乎明白了笃定的意涵。不过这也透露了一些信息,对于久远的记忆或许第一反应也就是直觉下的反应反倒是敏锐且准确。是这样,昨天我的确是直觉似的准确无误地打入了卡尔维诺这个名字。
今天我看到的短篇是海边的经历。我想到他文章中多次以海边为背景的故事。是的,在文章下笔之时,记忆被掀起。
或许是回忆中的一种诱惑?我突然想起以往去咖啡馆的路上。清晨是如此的安静,象是秋日清晨里的阳光悄然地打在梧桐树上,并在栅栏边的草地上留下了明亮的鲜绿。
与其说是要喝咖啡,不如说是一种体会。在这条通往目的地的路上,路上所看到的风景与我以往的感受再次重叠。车子是缓缓地行驶,我几乎是顺着我的感觉往那个方向开去。
时间不紧不慢,顺着这条街道大约10分钟左右的行驶。
通常,刚进门时,我会大略扫一下屋内。与往常一样,屋内的光线不是太明亮,但在舒适的视觉当中。咖啡馆里照常,坐着一些人,大多是自顾自忙着自己的事。站立等待的女士们多是运动装,象是运动刚结束,有的象是要赶往运动的途中。她们往往急急地买完咖啡后就一阵风地离去了。有极个别坐在里面的女士她们衣着认真,对着电脑紧张地打些资料,象是做面谈或是会议的准备?我不确定。而坐在里面的男士们多是家居模样,模样看上去退休的偏多。有的坐在沙发上,面对着玻璃窗外的街景,似乎静静地想着一些心思。
这次我点了小号的分量,还是与往常一样,倒入了很多的奶,加了多包的糖。站在咖啡馆台桌旁,我不由自主地往面前的墙壁上看去。那里的画面是我蛮喜欢的画像,两位正在研磨咖啡的制作。只是认真地观看让灰尘粘连在壁面上的颗粒不小心让我看得一清二楚,让我颇觉遗憾。
走时,推开门,几个男士在屋外靠墙的桌子紧紧地挨个坐着,他们似乎在激烈地谈论一些话题。越过绿色遮阳大伞,我看到了蓝色天空,远处山脉曲线起伏。
有时一个微弱景象的遇见让人涌起似曾相识的感受。在记忆中走过的印象似乎忘记了,也只有再次碰上,才揭开了一些信息,那神秘的过去,现在,而未来还会再一次遇见。
这时我已坐在了前院的围墙花园内,再一次抬头看着墙柱上镶砌的瓷砖拼贴,心中赞叹多美的图案啊。我还是保留着自己的从惊奇到自然的心情,只有那庄重典雅暗暗契合。
我看了一眼藤椅边角边放着的咖啡。我记不起当初初次阅读卡尔维诺文字是否是在喝完咖啡之后,不过似乎境况相似,一种短暂延续性的胶着状态,只不过身在不同的空间位置-此时书房内外之别。
记录于无意识的发现- 关于偶然与必然。
写作是一种心情,对我来说是这样:从心情开始,并短暂持续这种特殊状态,让语句在文字中流淌。这种心情,情绪的产生氛围,或者说我这种心情带来的叙述风格是自己满意且契合的状态。但是心情就如情绪一样富于变化,象是云朵在天空的投影,于是就有了云层下的哀叹与琢磨。云朵在观察者的眼里,在大风力的作用下会快速地变幻着形状,在毫无预测之中。而我的心境就如晴朗的天空中淡淡的白云,在我眼里缓缓的美丽。
风起是一种干挠,它带着信息。象每一场秋末快速的风卷落叶,它在叫唤,冬啊,季节的交替,请跟上大地的脚步。生命中深刻的记忆会模糊,遗忘,偶尔记起也是茫然惘然,感受以特别的意义存在于意识当中,当意识重复叠加,会形成意象,或许以符号形象的形式存在着。当遭遇意义就被发现。
这篇文字是不同时间点拼接而成,文字段落的顺序不随时间的顺序进行,在文章页面上是以不同空间插入的形式构成。
我还在走廊上来回走着,想起了文字的无限性。
此篇致于卡尔维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