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举例反驳
举例反驳
假设你是一个概念设计师。
-
“用”AI的场景: 你的客户要求你设计一个“未来感十足的城市”。你用Midjourney或Stable Diffusion等AI工具,输入精确的指令(如:“科幻城市,霓虹灯,赛博朋克风格,高楼林立”),快速生成几张草图供客户选择。这个过程有明确的目的,你是在把AI当成一个高效的工具来使用。
-
“玩”AI的场景: 你没有任何具体任务,只是出于好奇,在AI作画工具里输入一些天马行空的词语,比如:“蒸汽朋克风格的猫,在月球上打高尔夫球”,或者“一个戴着眼镜的面包,在图书馆里读书”。你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某个结果,而是为了看AI能生成什么有趣、荒诞、意想不到的画面。这个过程完全是一种探索和娱乐,是“玩”。
现在来反驳你的观点:
“玩AI”可以反过来变成一种“用AI”的创新方式。
在上面的例子中,当你无聊地“玩”AI时,你可能意外地得到了一个非常独特的灵感。比如,那个“戴着眼镜的面包”的形象,可能启发你创作出一个完全新的角色,或者成为你下一个项目的核心创意。
所以,在这个语境下: “玩”的过程本身,成为了你发现和创造新想法的“用”的过程。你不是为了“用”才“玩”,而是通过“玩”的行为,完成了“用”的目的。
因此,“玩AI”和“用AI”并非简单的包含关系,它们可以是高度融合、互相转化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