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表】五、六十年代农村人的宝贝“手表”

来源: 2025-08-20 11:29:44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手表】五、六十年代农村人的宝贝“手表”:农村人那有见过“手表”这种宝贝,但带链“白金怀表”我在老家时还是见过一两次,本来这个“白金怀表”是不能拿出来见天日的,一经被人发现就会罪加一等,这个带着长长“白金”链的“怀表”是我一位“地主叔婆”唯一传家之宝,“地主叔婆”家是在南洋发达后回老家置业,解放后评了大地主、土改时“地主叔婆”没有把“怀表”交出,偷偷的将这个“怀表”托我另一位“富农叔婆”保管。我第一次见它时是在六二年那次偷渡,“富农叔婆”想让我把“怀表”带到香港,交给“地主叔婆”的一个在香港做警察的儿子,但我62年那次偷渡没成功回到家后“白金怀表”也给还“富农叔婆”。我这位“地主叔婆”生了三男两女五个孩子,六四年我离家时她还在世,那时她己经八十多了,后来听说九十多岁才离世。“地主叔婆”儿女陆陆续续全到了香港,村中只留下了“地主叔婆”一个人在老家。

我第二次见到这个“怀表”是在六四年离家前夕,偷渡要准备一些干粮和其中物件,家里没有钱我妈带我去找“富农叔婆”想借“怀表”卖钱,“怀表”一直藏在“富农叔婆”家里,见了“富农叔婆”说明借陀表用途后,“富农叔婆”开出了条件必须带她一起偷渡才借,带她一起走也不是我一个说了算,所以“怀表”没有借成,后来这个白金“怀表”的归宿如何我就不请楚了,有两种可能,一是改革开放后“富农叔婆”孙子从香港回乡被孙子带进香港,也可能用作“地主叔婆”的陪葬品。

我第一次真正见到“手表”是当年偷渡进入沙头角,“蛇头”用小舢板把我俩送到“鹿颈”,小舢板泊岸时我在海边捡了一个烂手表。当年偷渡佬第一追求就是“手表”,吃喝不重要手表一定要有,我一共带过四个手表,第一个“乐都”、第二、第三是“刁陀”、第四个“劳力士”。

我第一个手表是80元从九龙表行买的瑞士“乐都牌”,这个“乐都表”带了不到两三年,由于做了愚蠢的“见义勇为”被弄烂了。才买了300元的第二个表,也就是在九龙城被人拿走的那一个“刁陀”,刁陀被骗走后才买了第三个带星期和日历的“刁陀”,当时好像是800元买的,这个刁陀一直带到去英国。

第四个手表就是“劳力士”了,说起这个“劳力士”也有一段故事。当年一位刚从香港到英国的“新界”小子,他申请了多张信用卡,他用几张信用卡买了一个600镑的“劳力士”,由于被信用卡公司追债没钱还,拿着只带了一个多月的“劳力士”开价450镑到处问人要不要。当年450镑可不是小数目,大厨每周工资才35镑,最后一减再减300镑卖给我。我买这个“劳力士”也是一时兴起贪便宜,买了这个“劳力士”之后把我带的“刁陀”350镑卖给另一位工友。

我的“劳力士”带不了两年就送给我大儿子,他不要他说没有电子表好,他不要我就给我的小儿子,小儿子一直带到现在,小儿子把这个“劳力士”表当宝贝,经常寄到瑞士抹油,堂堂一个大医生也不愿换过新欵的,带来带去都是它,我看“劳力士”也不见得怎样好,只得个“名”不准时一天慢过一天。

我一共带过四个表,一个“乐都”、两个“刁陀”、一个“劳力士”。我不喜欢日本表,那时日本“精工表”很流行,“星辰表”也不错,当年听说日本表很多机件是用塑料做的,总之手表我是不喜欢日本货。自从83年有了自己外卖店后我就不喜欢带表了,从八三年开始我就没有带过一天表。各有所爱,什么“名”表也比不上我这个表,用作留念比日带夜带有价值。